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京(七) (第1/1页)
大明辽东总督佟养甲被打脸了,以他原先的想法,明军掘了昭陵,顺治帝必然要治苏纳海、李思忠的罪,二人没了活路,只有归顺大明。不料此二人竟是硬气得很,宁可被治罪,也不肯降。 没奈何,只能战一场。 杨怀一声令下,明军各部直扑沈阳城。 苏纳海、李思忠已萌死志,在沈阳城外挖设了大大小小的陷阱、城壕、拦马墙,还在城头排列了大小火炮。 明军冒着隆隆的炮火,拆除路障、填平壕沟。 三天后,明军陈奇策部在东门外构筑炮台,准备炮轰沈阳。 “大学士,若让明军成功筑好炮台,我军危矣。末将愿率军出武毁掉明军大炮”,牛录章京楞喀尔向苏纳海请命。 苏纳海点点头,“汝须小心,若事不成,不可强求,速回”。 “嗻!” 楞喀尔领命率三百骑开东门出城。 陈奇策未料到清军屡战屡败之后,仍有胆量出城。先是一惊,又见清军兵少,挥动将旗,令游击黄贞明部阻截。 黄贞明部有五百人,亦是经历过大战的。不料楞喀尔的三百骑,乃是精挑细选的勇士,又存了拼命之心。人一拼命,战力便倍增。 战不多时,黄贞明部居然被击溃了,本人也被乱军所杀。 “嗷~嗷~嗷~” 楞喀尔嚎叫着向明军的炮台冲来。 陈奇策心一横,率亲兵死战。城内,苏纳海见有战机,令李思忠部率军接应。明将顾忠亦率军增援。 双方混战一场,清军损坏了明军十余门大炮后,方回。 明军大营内的高台上,杨怀赞道:“不知此人是谁?居然如此勇猛!看来欲克沈阳,必先除去此人”。 佟养甲观察了一会儿道:“此人虽然凶猛,却只顾自己往前冲,根本不管后......狼籍,敌台、窝铺、城楼也被大火焚烧,不久后火势又蔓延到城内房屋,一发不可收拾。 明军趁势以云梯、攻车等战具登城。 苏纳海见事态紧急,连发令箭催李思忠由南门救援东门。李思忠骑马从南门赶往东门的途中,中了流矢,带伤赶到时,发现明军已大量登上城墙,城里城外陷入混战中,各营兵或死或溃,根本组织不起来,城内也燃起了大火熊熊。 “破城!” “破城!” “破城!” 明军高呼沈阳已陷,李思忠无奈之下撤往内城。 沈阳的外城周三十余里,形似一个圆。内城,也就是满清的盛京皇城,周十里,城方廓圆、坛城形制、宥城融合、有城门八座。本是坚城,奈何李思忠手下兵马伤亡太大,守不住。 二月六日,明军攻破内城,骁将顾忠阵斩李思忠。 内、外城墙皆已被攻下,沈阳之战仍未结束。 苏纳海率千余残兵退守衙署。他要与明军巷战。 明将爱新觉罗·傅勒赫与苏纳海有旧,大呼:“苏纳海,事已至此,何必为伪帝顺治丢命?汝若肯降,我必求大帅,饶汝不死”。 苏纳海笑道:“我受皇上深恩厚禄为生,今若降明,则将遗臭后世。汝欲生我,然我不欲生,惟愿一死。生则汝名遐播,死则我名垂世。思来想去,还是死了好”。 傅勒赫满面羞惭退下。 “不识抬举!” 杨怀听闻到了这地步,鞑子居然还不肯降,怒极,手一挥下达了攻击令。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从清晨到夜晚,双方持火执杖,战了一夜。最终,苏纳海及千余残兵尽皆战殁。 满清的盛京,重新成为了大明的沈阳。 大明平北将军杨怀巡视了沈阳的内城和外城,好一座......雄城!外圆内方,雄伟肃穆,城墙上的弹孔,向世人诉说着沧桑。 当年努尔哈赤率军从萨尔浒沿浑河而下攻打沈阳,此战,明军伤亡、被俘、投降的人数达到七万余人,超过了萨尔浒之战。辽东明军近半兵力葬送在沈阳,局势彻底崩坏,一发不可收拾。 今日,我大明终于打回来了!恢复神州,还归旧貌,何其壮哉! 杨怀心潮澎拜,提笔写道: 《满江红·今日复沈阳》 一夜无眠,欢声起,歌台舞榭。 君莫忘,城池内外,杜鹃啼血。 将士沙场争意气,家人何必空悲切。 复衣冠,还我旧河山,豪情烈。 沈阳耻,今日雪; 北京恨,终当灭。 速前行,再望赫图云月。 谁道武夫无远志,挽弓且把匈奴猎。 大风来,日月旗飞扬,朝天阙。 作完这首词,杨怀率领兵马,往满清的兴京:赫图阿拉,前进。 雄城!外圆内方,雄伟肃穆,城墙上的弹孔,向世人诉说着沧桑。 当年努尔哈赤率军从萨尔浒沿浑河而下攻打沈阳,此战,明军伤亡、被俘、投降的人数达到七万余人,超过了萨尔浒之战。辽东明军近半兵力葬送在沈阳,局势彻底崩坏,一发不可收拾。 今日,我大明终于打回来了!恢复神州,还归旧貌,何其壮哉! 杨怀心潮澎拜,提笔写道: 《满江红·今日复沈阳》 一夜无眠,欢声起,歌台舞榭。 君莫忘,城池内外,杜鹃啼血。 将士沙场争意气,家人何必空悲切。 复衣冠,还我旧河山,豪情烈。 沈阳耻,今日雪; 北京恨,终当灭。 速前行,再望赫图云月。 谁道武夫无远志,挽弓且把匈奴猎。 大风来,日月旗飞扬,朝天阙。 作完这首词,杨怀率领兵马,往满清的兴京:赫图阿拉,前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