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象 (第1/1页)
王诚的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 在与嬴慎达成共识,并采纳了嬴慎的提议后。 立刻就根据需要,做好了准备工作。 在再三确认嬴慎这边所要提供的渔船,渔具没有问题后。 前几天就正式开始,按照嬴慎的提议进行了。 嬴慎的其实提议并不复杂。 甚至很老套。 由郡守亲自出面,在新式渔船停靠处召集百姓,言明将会有新式的渔船渔具租借给百姓作捕鱼之用。 并且将使用新式渔船出海捕鱼,收获如何,以及一些不触及秦法的福利政策。 诸如前几批租借的人员,将会有秦军随行,包教包会。 毕竟新式渔船渔具的使用方法,虽然不复杂。 但没人教的话,短时间内想要弄明白可不简单。 王诚作为桑海郡守,在桑海一地的公信力还是很高的。 很容易就召集了大量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告知了此事。 但对于出海捕鱼只为谋求生计的百姓而言。 要花一笔钱去租借,从未见过、听过的新式渔船渔具,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因此当时围观的百姓只是看着,并没有人轻易上前尝试。 还好,嬴慎早就考虑过会出现这种情况。 至于怎么解决,商君早就做了最好的示范。 王诚见没人上前,自然也就不再藏着掖着。 反正不是自己的钱。 挥手让人将嬴慎拿出来悬赏的数千钱摆上来。 言明,只要愿意租借并随船出海一次,回来之后,不管收获如何,都可以领一千钱走。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寻常渔夫出海一趟,都未必能拿一千钱。 不管新式渔船好不好用,去一趟也不亏。 于是很快就凑齐了七位勇士。 至于为什么一次出海只带了七个人。 一是因为,一膄新式渔船从驾驶到cao控捕鱼器械只需要七个人便足够了。 二是因为,嬴慎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反正只要出海一趟,让百姓真正看到实惠,未来他们自己就会参与进去,能省则省。 事实证明,只要利润足够,莫说是商人,普通百姓也会为之疯狂。 上船的七人出海捕鱼回来领赏后,再王诚的授意下,到处宣扬出海此番出海的收获。 结合他们回来时,到处向亲朋好友借用鱼篓,箩筐装鱼,有些装不下的还直接送给借亲戚。 自然明白,租用新式渔船出海捕鱼之事大有可为。 于是乎,接下来几日,在这七人的领头之下,有不少百姓都搭伙租借了渔船出海捕鱼。 在王诚的授意下,将已经学会cao控新式渔船渔具的百姓混杂在一起。 很快就让租借渔船的百姓都足以自力更生,秦军也可以全身而退了。 嬴慎之所以选择今天邀请伏念前来观看,也是因为今天是第一天,由百姓自行cao作,没有秦军帮忙cao控渔船使用渔具捕鱼的第一天。 只要今天的收获足够,那新式渔船渔具在桑海一地推广开来这件事,就算是成了。 “公子似乎在此事上出力颇多?” 伏念见嬴慎信心满满,忍不住问道。 王诚突然搞出什么新式渔船渔具,伏念或许一开始没有反应过来。 但结合嬴慎之前一直在桑海捕鱼的情况,以及事情是在嬴慎邀请王诚出海捕鱼之后才发生的。 自然清楚,这件事嬴慎必定参与在内。 甚至完全就是嬴慎促成的。 “慎来到桑海后,眼见桑海百姓捕鱼依旧沿用旧法,收获大部分都只得勉强得个温饱,自然想为桑海百姓做些什么。” 这件事已经做成,嬴慎自然没有隐瞒伏念的想法。 明明白白地告诉伏念,这件事自己的确参与在内。 “公子能为桑海百姓如此着想,伏念佩服。” 说着,伏念起身又要对嬴慎行礼。 嬴慎赶忙抬手制止了。 或许以后能够上位,为了维持帝王威严,嬴慎会需要这一套,但嬴慎现在可还不坐上那个位置。 这样没完没了的行礼,嬴慎可接受不来。 看着疑惑的伏念,嬴慎也不好说自己是烦了他那一套礼,只得说道: “慎,身为大秦公子,自当为秦国百姓谋福祉。“ 但话音一转,嬴慎意有所指道:“但此事对百姓来说是好是坏,可就未必了。” “公子此话何意?”伏念一愣,不明白嬴慎对自己说这么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伏念先生莫急,且随慎看下去罢。” 嬴慎不着急跟伏念摊牌,反而老神在在地喝起茶来。 这反倒让伏念有些心有戚戚。 作为一个立志将儒家发扬光大,希望使儒学成为统治国家的第一学说的儒家掌门人。 伏念也跟不少权贵打过交道,但像嬴慎这般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哪有请人喝茶,把人晾在一边的。 但伏念很清楚,嬴慎约自己出来必然是有事商谈。 而且恐怕就跟新式渔船渔具的事有关。 可嬴慎憋着不说,伏念也没什么办法。 虽然伏念很看好扶苏,可这位慎公子从起势以来,的确为大秦做了不少事。 势头正猛,伏念也不好得罪他。 只得按下心思,重新坐下陪着嬴慎喝茶。 嬴慎见伏念不再继续追问,对伏念的养气功夫又高看了几分。 不愧是儒家掌门人,换做别人,被这么对待,早就挥袖离去了。 也就伏念能咽的下这口气。 还好,嬴慎对于时间掐的还算准。 很快,出海捕鱼的人便满载而归,大人小孩亲朋好友,都忙碌起来,用着大大小小的鱼篓,箩筐,装着收获从茶楼路过。 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嬴慎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对伏念问道:“伏念先生看到这番景象,作何感想。” 伏念看着茶楼之下的场景,出海而来的渔夫们带着一家老小,将此番出海的收获装载起来,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 即使对于前几次出海的收获有所了解,也对今天的收获之景有所预料,可亲眼见到这一幕,伏念还是不由感慨道: “盛世之景。” 嬴慎闻言点点头,伏念的话没有超出嬴慎的预料。 按照嬴慎的了解,伏念除了将儒家发扬光大的愿望之外,对于天下大事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说白了,就是那种视天下大事为己任的人。 见到这一幕,会有发出这样的感慨,嬴慎并不意外。 对付这样的人,就得用站在天下的立场才能忽悠他。 嬴慎已经想好怎么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