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一箭多雕 (第2/2页)
徒弟见此嚷嚷着也要吃糖葫芦,所以我给她买了两只,花费十文。”说完他拿出十文给了张茂则。 张茂则接过钱呵呵一笑。 林近又道:“官家的酒坊今日发了两百文薪资给伙计。” 赵祯将手里的两百文钱给了酒坊伙计。 “酒坊伙计拿着工钱,先去了胭脂水粉店,给家里的娘子买了胭脂水粉花费三十文,又去了rou铺称了一斤rou花费二十文。” 小黄门交给苗昭容三十文,又给了卖rou的小黄门二十文。 “中午几位买了炊饼进食,每人花费五文钱。” 几人纷纷给了卖炊饼的小黄门五文钱。 赵祯道:“朕手里没钱该如何?” “官家可以先欠着!” 赵祯没好气的道:“先欠你五文!然后呢?” 林近笑道:“然后大家都收工回家了。” 赵祯又道:“那朕不仅亏了!还倒欠了五文钱。” 林近回道:“那工钱本就是该发给伙计的。” “你们都赚唯独朕亏,这又能说明什么?” 林近无奈的道:“都去酒楼打了酒带回家,酒坊收入两百文吧!” 赵祯闻言微微一愣对着几个小黄门道:“你们都退下去吧!”小黄门匆忙退了下去。 赵祯又道:“如此一天过去每个人都吃饱了肚子。” 林近道:“只要不断的如此重复就没人会饿肚子。” “你的意思是朕的钱都要花出去才行” 林近摇摇头,“ 朝廷的钱要有目地的花出去,钱到了市面上才是钱,朝廷要考虑的是如何让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而非不停的敛财,百姓饭都吃不起了又哪里有钱交税” 赵祯忧心道:“可是天下之财取之有数!” “官家不要听那些迂腐之言!财富是可以无限创造的,比如玻璃、香水等,还有即将去寻找的农作物,都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 赵祯恍然大悟,很隐晦的道:“原来钱行还有这个功能” 林近点了点头,他要搞的中央钱行,是一箭多雕的计划。 苗昭容和张茂则自然是听的一头雾水。 “好,这件事由你去做,朕会给你份旨意。” 林近这次大包大揽了这么多差事,确实够他忙了,如果能独立建一司出来,别人又不懂其中的门道,他就可以稳坐此位,即便官职不高,旁人也不能不重视他。 考进士做官,林近虽用功了但也没把握,最近汴京城里待考地举子们都颇有把握,即便韩公廉现在也是信心十足。 林近离开皇宫心里也是思考着这件事,赶考的举子一个个跟打了鸡血般,这反而让他有些心里没底了。 别人寒窗苦读十余年有信心那是应该的,自己则属于填鸭填出来的,此消彼长,这对林近打击很大。 书院的牌子已经挂了起来,一块黑檀木上,镶着六个鎏金大字,“大宋皇家书院。”落款,赵祯。 门旁还竖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落款,林致远。 林近仔细打量了一会儿才进了书院大门,他要找韩公廉问问,为何之前对科举一点把握都没有,如今却是信心十足。 韩公廉之前有些瘦,在书院几个月也胖了一些,只能说书院养人。 林近开门见山的道:“韩兄之前没把握考过省试,如今为何有如此信心了” 韩公廉无奈的摇了摇头,“不止我有信心,如今的举子各个都有信心,现在看来我依旧希望渺茫。” 林近了然,这是压力更大了,因为对手变强了。 “什么原因?” “你那铁笔,可谓神器,我们都是得益于此!” “哈哈!”林近没忍住笑出了声。 铁笔读写速度快,事半功倍,自己可以做到,别人只要熟练掌握了铁笔的书写方法,又有十余年的苦读自己怕是拍马都追不上人家。 韩公廉又叹道:“再有两个月,林兄弟能猜到这次省试会是什么景况吗?” “总之我是不打算考了,你们去争吧!到时候考出个三五千名进士,让政事堂那帮人去头疼吧!” 韩公廉脸上肌rou抽动着,惊叫道:“三五千名!那岂非都考中了,上次才几百进士而已,这次加上特奏名也不过千名。” “科举的题目无论怎么出,都是那些书上的题,朝廷黜落你一人也许没人管,一旦黜落的多了,学子们必然不干的,都录取朝廷又无处安置。” “你这铁笔既帮了我大忙,又让我不知所错了。” “韩兄真的有如此把握”林近还是有些不信。 介甫和禹玉都说我进步很快,现在的文章与他们不逞多让。 林近一拍额头,这就麻烦了,这一界科举要破纪录了,这事赵祯怕是还不知道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