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布置书院课程 (第1/2页)
,大宋第一匠户 林近回到汴京城在家里只待了一天就去了书院里。 书院如今已经有近三千名学生了,其中有殿试黜落的两千余名举子和近千名恩荫补官的将门、仕族子弟。 军训已经结束,正式开始了学习专业课。 两千余名科举落第的举子,只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军训。 书院请了大儒来专门教授儒家典籍。 太学忌酒王崇佐抽空也会来讲一两堂课。 其余的科目,如律法,农学,兵学,算学,化学,格物学,经济学......等都详细做了布置。 林近将这些课程分为文、武、理三科。 文科,包括儒家典籍,律法,算学,经济学等课程。 武科,则包括兵法,律法,算学,地图测绘,沙盘制作,武艺,密语等课程。 理科,包括算学,格物学,化学,地理,农业,工匠等课程。 文武两科都是教授的最基础的东西,理科则是更难一点,更倾向于培养科技人员。 林近还专门开设了,律法,算学,经历学,农学,画学,兵法,格物学,化学,天文,工匠,水利,地理等兴趣小组。 让这些学生以后自己选择一至两种科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 林近很清楚恩荫补官的人年龄都偏小,在书院绝对不止学习三年那么短时间,他们最少要在书院待上五年才可能真正的结业。 第一批人才肯定是这两千多落第的举子。 林近的时间不多,所以他将深层次的专业课设置成了兴趣小组的形式。 女子书院这边原本只是有几十名女学子,在一个小院子里由沈书瑶授课,如今女学子已经多达两百多人了。 沈书瑶很精明的将男子书院那边的课程,挑了几种作为女子书院的课程。 此时林近将书院所有人都叫到了宽大的训练场里,他身后一排告示牌上贴着书院的课程表。 近三千人都在窃窃私语,心中猜测着今日副山长要说什么。 只听林近说道:“书院接下来就要传授你们专业课,科目内容都在这里,你们回头自己好好想一想,到底要选文科还是武科。” 林近说完,方遂则拿着一张纸上前仔细读了一遍,与告示牌上的一般无二。 李规还没有从兴奋中缓过神来,他也是一早才知道的,他没想到律法竟然是文武两科必须学的,这由不得他不激动。 学子们听完后便又互相交谈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人发生喊道:“山长,文科、武科、理科不能一起学吗?” 林近回道:“可以,只要你精力够用,但是到结业时仍要选文武。” 他不由暗道,问问题的这位是个心气高的,一门能学精就很了不起了,还想着都学。 林近又道:“文科,武科学的只是皮毛,要想深造还要参加兴趣小组,一年后你们要做出选择。” “我今日话就这么多,都散了吧!” 李规此时上前道:“今日无课,你们可以将书院课业表,誊抄下来回家中与长辈商议此事,三日后回书院报道。” “这就放假了?” “终于可以回家了。” “三天啊!终于可以回家享受一下了。” 一部分学子高兴的手舞足蹈。 而多数人并没有因此激动,因为他们大多不是汴京城本地人,三天时间寄信回家显然是来不及的,只能由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林近见此又道:“你们记住无论文科,武科,理科都是一样的,如何选择关键在于你们自己的兴趣,我希望你们可能在皇家书院学自己感兴趣的事。” 众人一听林近的话顿时放了心,只要不是让自己去当武职就可以。 林近对着方遂与李规道:“你们带领几位先生给学生们解释一下每个科目的内容。” “山长放心,我们会安排好的。” 林近点点头来到女子书院,到沈书瑶的住处与她聊了几句天,又想起义妹王柔瑾也在书院读书。 “柔瑾在书院如何?” 沈书瑶嗤的一笑道:“她啊!偷偷一个人跑到赤仓镇找你徒弟了,如今都半个月了,把王忌酒气的不轻。” 卧槽,林近无语了,自己的徒弟这么厉害吗? “她一个小姑娘怎么一个人跑去了?!” “她让张明送她去的,你那弟子和他母亲都很喜欢她啊!两家人就差定亲了。” 林近闻言一想也是,王柔瑾出身书香门第,王蕴秀是见过一面的,刘永年是外戚,倒是算的上门当户对。 “柔瑾与永年怎么认识的?还这么快就私定终身了!” 许惜不是住在你那个小院里吗?那天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