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再提迁都 (第1/2页)
,大宋第一匠户 这一日范纯仁对范悦娍说道:“我要给父亲写封信。” 范悦娍眨了眨她那一双美眸,“三哥要将定州城里的事情写信告诉父亲” “沙盘和热气球的作用很大,这事儿应该让父亲知道。” “我自己写信告诉父亲了,而且连那陌刀营的事我也说了。” 范纯仁无语的摇了摇头,meimei一直都比自己聪明,自己刚想起来这件事,她却已经写过信了。 范悦娍又道:“再有两个月要过年节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范纯仁摇头,“不急着回去。” ...... 汴京城,皇宫之中。 赵祯忧心忡忡的将几位宰辅请进了御书房。 今天他要让大臣们商议的事,是如何回复辽皇。 枢密使王贻永契气道:“将城池拆掉!好大的口气,那样我大宋不如将河北路送给辽国算了。” 王贻永的话很义气,但这并没有意义。 赵祯问道:“吕相你的意思是” 吕夷简拱手道:“老臣觉得不能拆而且还要继续建。” 章得象反问道:“辽国如果趁着溏泺防线结冰南侵,我朝又该如何?官家不会真的以为四座城就可以阻止辽国的骑兵南下吧!” 王贻永急忙道:“官家,此事我大宋不可退缩,辽皇显然是忌惮我大宋新建四城的坚固才故意提出的这个条件。” 赵祯闻言沉思良久道:“枢密使觉得该如何” “回官家,河北路禁军不足二十万委实有些少了,臣觉得应该再调拨十万禁军过去。” 吕夷简也道:“老臣赞同枢密使此言。” 赵祯闻言不由的担忧起来,这样的话河北路就足足有将近二十五万禁军了,再加上厢军比之京城的兵力不少了,无论林致远还是王德用自己都不敢将这么多兵力交给对方。 章得象似乎猜到了赵祯的想法,“臣觉得河北路筑城已经渐入正轨,不如将林致远召回京来,明年筑城的事交给王安石,苏颂,王珪三人足已。 吕夷简反驳道:“此言不妥,来年修筑霸州雄州两城才是重点,此事非林致远不可胜任。” 章得象沉默不语,他笃定赵祯起了疑心,必然会接受自己的建议。 果不其然赵祯问道:“章相觉得派谁接替河北路经略使为好” “臣觉得枢密使最合适。” 吕夷简闻言也反应过来了,晏殊同样睁开了眼,他俩都看向了枢密使王贻永。 王贻永是赵祯的姑父,是赵祯绝对信得过的人,让他去河北路节制王德用可以说最稳妥不过了。 “臣认为此事不妥。” 赵祯微微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晏殊会出言反对。 “晏相可说来听听。” 晏殊道:“臣认为吕相说的在理。不过臣觉得可以分别给大名府与澶州城增加常驻禁军。” 赵祯闻言沉吟道:“大名府与澶州增加常驻禁军!也好就按晏相的提议办。拟信通知富弼让他务必拖延住辽国。” 吕夷简道:“老臣领旨。” 会议结束,几人陆续离开了御书房,然而章得象却留了下来。 “官家,不如还是考虑一下迁都的事吧!” 赵祯闻言心道,朕也想迁啊!大臣们都不同意怎么迁得了。 “此事需朝中大臣同意。” 章得象道:“官家可以借口去洛阳巡视。” 赵祯闻言又是摇头道:“吕相等人不会让朕离开汴京城的。” “吕相的身子骨能不能扛过这个冬天很难说。” 赵祯心里一惊,吕夷简虽说有时候也不讨喜,但是能力算是此时宰辅之中最强的。 赵祯点头道:“辽皇既已放出话来,显然是要与我朝撕破脸了。” 章得象又道:“刘平败于延州,任福败于镇戎,葛怀敏败于渭州,李元昊贼声益震,又有辽国虎视眈眈,如今和谈不成,官家需早做打算才是。” 赵祯又点了点头,“朕会仔细考虑的,章相先去休息吧!” 章得象作为宰辅偷偷留下与赵祯谈话,这是很不合规矩的,所以他也没敢多留匆忙出了御书房。 章得象这一番话,着实说破了赵祯的担忧,汴京城怕是真的不能待了。 但是自己走了谁来监国呢?四皇子赵穆才一个月大显然不行,自己又没有其他儿子,赵允让父子狼子野心倒是可以考虑。 朕只要将拱卫汴京城的上四军都调到洛阳,那么让赵宗实来监国倒也不是不可以。 辽国真打过河来就让他们父子殉国,辽国攻不进来朕再带领禁军回来便是。 林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在河北路努力布防的时候,赵祯却想着跑路。 只因为他太高估赵祯了,历史上赵祯没有跑到洛阳去是因为当时和谈成功了,而如今和谈显然是失败了,赵祯想着迁都洛阳也就说的过去了。 即便林近用一年的时间将河北路整治的焕然一新,防御力提高了几个档次,朝廷仍对与契丹人开战心里没底。 吕夷简的身体越来越差,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