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我养你 (第2/2页)
以保护四皇子的安全为由,到时候你再施加点恩惠,时间一久收买这些人并不难。” 曹丹姝暗暗思索着,每日皇城的守卫为十个指挥,再加上一千的内侍,加起来约有六千人,侍卫亲军是三班倒总共一万五千人,只要掌控了这部分人皇城安全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曹丹姝点头道:“汴京城的禁军,同样也要打点好关系,这要大哥帮忙。” 曹傅点头应下了这件事,曹家的兴衰已经绑在了四皇子身上,如今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林近给曹丹姝出这个主意,主要还是为了保住中央钱行扎根在汴京城里,自己只要依托在曹丹姝这棵大树下,努力发行纸币就可以了。 他要让中央钱行成为平衡各方势力的筹码,钱行由曹家的曹佾来掌管,朝廷拿着大头的份子和分红,自己掌管着印制纸币和镖师的力量。 朝廷会不会跟林近翻脸很难说,所以他才要大量招聘镖师,也只有武力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季秋荻在大宋镖局的门口又立了一块招收镖师的大牌子,开封府尹王尧臣也知道这是中央钱行的镖局,是负责押运大量钱财的,他也不敢过多干预。 这样一来镖局就变成了一个奇葩的怪物,既不是朝廷的机构,又有很强的武装力量。 纸币由中央钱行发行,林家的投资钱行在向中央钱行里存储了一百万贯保证金后,第一批纸币终于投放到了股票市场里。 纸币肯定是很方便的,尤其对于此时股票的买卖,股民们很快接受了这种纸币,有人觉得纸币不保险想兑换成银钱,投资钱行和中央钱行也会给予兑换。 第一批一百万纸币投放到股票市场 后很快被股民们接受,随着纸币信誉的提高和便捷程度,逐渐被普通百姓接受了。 而百姓们要想得到纸币就只能将手里的铜钱去钱行里兑换成纸币,随着大量的铜钱被回收,对等的纸币也发行了出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整个汴京城里的百姓都已接受了纸币的存在。 中央钱行里的铜钱存量暴增,已经占满了许多藏库,大宋的铜钱存有量是巨大的,这让林近很头疼。 此时纸币最小的单位是一贯,世面上的小额交易还是要由铜钱来支付,纸币并没有改变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林近最终还是将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的纸币做了出来,与此同时他还设计了一套一文、两文、五文、十文的铜币。 藏库里的铜钱太多了,他在纸币作坊旁边又建了一处造币厂,将大量的铜钱销毁重新铸造成了他设计的铜钱。 曹丹姝要掌管皇城的侍卫亲兵,赵祯倒是没有拒绝,他也怕四皇子再次被人刺杀,这一万五千人也只是让曹丹姝掌管而已。 林近的纸币发行计划也提前通知了赵祯和三司,开始他们都不以为意。 直到前段时间,赵祯派张茂则来看曹丹姝和四皇子的时候,张茂则发现汴京城里的人们如今用的都是纸币,再也没人背着几十斤的钱褡子采买东西了。 回去他便将这件事告诉了赵祯,赵祯得知后立刻派了叶清臣到汴京城查看情况。 叶清臣带着三司的官员赶回汴京城,径直到了中央钱行询问纸币的事。 曹佾只是派人将林近叫了过去跟叶清臣说明。 叶清臣翻看了中央钱行的账目着实被惊的不轻。 “三个月不到,钱行里有七千万多贯的铜钱了?” 林近笑眯眯的道:“这钱可不是钱行的,这是汴京城里所有百姓的,他们用的虽然是纸币,但是市面上每一张纸币都对应着钱库里等价的铜钱。” “你的意思是这钱不能动?” “不能动。” 叶清臣心思百转,片刻后问道:“那又能赚多少钱?” 林近问道:“你是问分红?” “对分红,朝廷占了大头份子能分多少?” “一年下来有几百万贯吧!” 叶清臣惊讶道:“这么少?” 林近解释道:“不少了,中央钱行的开支是很大的,钱行要开遍整个大宋前期要花不少钱,工人工资,培养人才等都需要钱。” “那么多钱存在里面不也是没用?” “如果朝廷把钱都运走,哪天百姓们都要将纸币换成铜钱,钱行兑换不了是要出大乱子的,三司使应该明白其中的厉害。” 叶清臣默默沉思片刻后又道:“那这对朝廷有什么好处?” “朝廷的好处可就多了,比如可以多收商税,钱财运输方便,商业就会更加兴盛,商户交易越频繁朝廷收到的税就越多。再有就是可以向外掠夺财富,如果西夏与辽国都用我们大宋的纸币会如何?” 叶清臣眼前一亮道:“不如将钱行搬到洛阳去。” 林近摇头道:“不合适,中央钱行在洛阳城有分行,搬过去多此一举了。” 叶清臣问道:“你的意思是洛阳城也要发行纸币,然后将铜钱存储起来?” 林近回道:“这要看官家的意思。三司使不妨多留两日去看一看最近三个月汴京城的税收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