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匠户_第三十七章 登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登基 (第2/3页)

而会容易许多。”

    林近与季秋荻一阵沉默,只感觉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

    范仲淹等人回去交差后。

    赵祯立刻命人准备船只。

    庞籍与夏竦又找到曹丹姝让他以太后的身份下懿旨。

    庞籍道:“官家病故,他年幼无子又无兄弟,由jiejie福康公主招驸马继承大统,将来再由驸马与公主的儿子继位。”

    这显然就是在掩耳盗铃,但是只要将赵祯回城的事情抹掉就一切都说的过去了,毕竟百姓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情。

    只要推脱说回来的赵祯是有人冒名顶替就可以了。

    曹丹姝气的嘴唇发抖,这些人可真能算计。

    她明白这道圣旨一旦昭告天下,林近想要改朝换代的想法就彻底泡汤了。

    曹丹姝柳眉紧皱,琼鼻上露出了细微的汗珠,她还在斟酌利弊。

    “林致远答应了?”

    庞籍道:“他答应了!太后您要以大局为重。”

    曹丹姝明知此举无异于给林近套上了枷锁,但是她与林近的关系是不能公注于众的,最终无奈的搬下了这道懿旨。

    曹丹姝的懿旨很快公布了出来,并快马加鞭昭告了天下。

    与此同时赵祯带着他的后宫和愿意追随他的人连夜上了船。

    其中包括林近的老丈人和他们的家人,赵家所有的皇族他一个没带,这都是留给林近的麻烦。

    几十艘大船缓缓开拔,林近没阻拦任由他们离去,李明礼带着船队远远的跟着。

    到了南美洲赵祯仍然是皇帝。

    文彦博、庞籍、贾昌朝、夏竦等人全部带着家人上了船。

    他们此时在赵祯的大船上,商议着接下来的计划。

    众人都没有开口说话,王皇后就已经开始发号施令了。

    “命人放下小船,陆续放人质回去。”

    庞籍忙道:“不可,一旦放了人质林致远必然派人追击。”

    “只放无名小虾,给跟在后面的船队找点事做。”

    赵祯道:“皇后说的对,其他人可以放,范仲淹等人不能放。”

    王皇后道:“他们也要放回去。”

    “为何?”

    “官家你看看林致远的大船,一旦他们追到南美,我们打的过他们吗?”

    “只要有他们作为人质,林致远就不敢来打我们。”

    王皇后道:“官家不放他们,林致远肯定要追着不放,不如放他们回去,让他们去内斗。”

    几人闻言一愣,是这样啊!

    这些人为了自己女儿在宫里的地位,必然斗的你死我活,绝对够林致远头疼的。

    赵祯思忖良久道:“他们每家留两个子嗣在船上,其他人陆续放回去。”

    张茂则领命离开,没多久又折返了回来。

    “官家,范仲淹他们不肯走,说要追随官家去南美。”

    赵祯被气笑了,他们的女婿都篡位了,还在表忠心。

    王皇后道:“官家不可带着他们走,林致远那几个女人如果蛊惑他来救人怎么办?”

    夏竦道:“他们既然忠心于官家,不如让他们回去帮助公主当上皇后,将来生了子嗣也好继承大统。”

    赵祯闻言沉思了起来,夏竦这个建议确实不错。

    “你们还有谁愿意回去帮朕的公主?”

    几人懵逼了,他们回去不是狼入虎口吗?

    文彦博道:“臣觉得夏枢密当的此大任。”

    夏竦急忙道:“臣老矣,怕是看不到官家的外孙出生了。”

    众人闻言都齐齐看向文彦博,这里只有他最年轻。

    文彦博急忙道:“官家,臣即使回去,林致远也不会用臣的。”

    赵祯闻言叹道:“算了,将范仲淹他们叫过来吧!”

    范仲淹他们是真不想回去,他们一旦回去在朝为官,不是反贼也会被写到反贼名单里了。

    赵祯苦口婆心一阵劝说,“将来朕的外孙能不能继承大统,还得靠几位爱卿回去帮衬才行。”

    范仲淹、韩琦等人闻言一阵后怕,他们的女儿可能要与公主争权,这不是将他们架在火上烤吗?

    最终范仲淹等人还是陆陆续续下了船,被李明礼的人接回了大宋。

    赵祯也没有再留他们的子嗣在船上。

    他这次带了数万人再次被逼着去了南美,有生之年怕是不敢回来了。

    汴京城里却是另一番景象,百姓们虽不知道内情,却明白危机解除了,茶馆酒肆里说的最多的就是关于谁当皇帝的事。

    “先皇无子,只有一个公主了,招个驸马也没什么。”

    “赵家皇族可是有不少子嗣呢!怎么也轮不到驸马当皇帝吧!”

    “你也不看看赵家哪个敢反对?”

    “唉!这还不是被林致远逼得。”

    此时一队队士兵自街上有过。

    众人都是噤声,片刻后又有人道:

    “招驸马也就是为了脸上好看罢了,实际上朝廷早已经败了,没改朝换代已经很不错了。”

    “话不能这样说,万一公主的儿子将来继承大统呢?”

    “是啊!公主的儿子如果还姓赵,这天下又是谁家的?”

    众人都是唏嘘。

    京城的人都一知半解,远离京师的人更是不明所以。

    此时的大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上下政令不通,钱行遭受重创,但是边界安宁,百姓也有吃有喝,倒是没出什么乱子。

    林近并没有去什么皇宫,而是住回了林家。

    到了这种地步当皇帝他肯定是要当的。

    曹丹姝在宫里火急火燎,朝廷的政事堂一个没剩都跟着赵祯走了,她想要稳住局势都做不到。

    她派人去请了林近几次,他竟然撒手不管,说什么公主监国,太后亲政。

    赵徽柔可怜巴巴跟着苗心禾诉苦,她虽自从迁都开始就跟赵祯感情越来越淡了,但那终究是她父亲。

    “母亲,先生为何要这样做?”

    苗心禾无奈,只得将他们的恩怨说了出来。

    “你父皇要杀他,你觉得你那先生做的对还是错?”

    赵徽柔沉默了,这里面的内情太复杂了,她才十三岁,不懂这些,她实在有些接受不了。

    “我......我也不知道。”

    苗心禾道:“他两次饶过你父皇,估计也是看在你的面子上。”

    “是这样吗?”

    “你自己觉得呢?”

    赵徽柔迷茫了。

    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