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 割地求和? (第1/1页)
“只是占了一段城墙而已,要说破城,还早着呢。”岳飞给秦霄泼了一盆凉水:“内城和外城之间,囤积了超过二十万魏军士卒。打巷战,我军并不占优,即便能赢,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 其实在冷兵器时代,城池攻防战中,一旦守城失败,守军大多会放弃城池,而不是与进攻方进行巷战厮杀。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巷战。 安邑已经是魏国最后的防线,若是弃守,城内的王公贵族们怎么办? 大量的财产,一时间也没办法运走,难道就不要了? 还有,若是弃城而逃,逃亡的路上,国家运转如何指挥? 林林总总,各种原因之下,魏军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安邑。 即便破城,也会进行拼死一搏。 安邑城内的情况很复杂,由于很早就被秦军包围,居住在外城的百姓大多都滞留城内。 再加上大量士兵涌入,外城可以说是人挤人。 攻城的时候,单单突破最外围城墙防御,倒也好说。 反正城墙上的都是敌人,往死里揍就是了。 但突破最外围城防,进入安邑外城和魏军打巷战的时候,若是遇到了魏国百姓,要不要杀? 不杀,难保有魏军装扮成百姓,暗中偷袭。 若是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一通,这名声可就毁了。 再加上城内地形复杂,各种建筑阻挡道路,有大量可以隐藏行迹的角落。 魏军熟悉地形,可以随时随地对攻城一方发起偷袭,杀伤几人便跑,往地形复杂的小巷里一钻,便直接就消失不见了。 这个阶段,对秦霄手下的军队来说,才是最麻烦、最头疼的。 十余万以上的百姓,再加上超过二十万的守军,拥挤在外城之中。 秦霄的大军想要占领外城,或者逼迫魏国高层投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派人去给秦国那边传个消息吧。” 秦霄想了想,问道:“你觉得,我们是帮秦军打开城门好,还是让他们过来汇合?” 眼下,岳家军的精锐,已经在城头上站稳了脚步。 想要里应外合、破开城门,也不算什么难事。 但,一扇城门不过三丈宽,容量有限。 若是让秦军过来汇合,入城效率难免降低。 秦霄更倾向于,从城墙上方出动,帮秦军也占领一段城墙,甚至是直接破开秦军攻打的城门。 不过,这样做,难免要付出一些额外的伤亡。 “以伤亡换效率,反而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 岳飞回答的很干脆:“现在不是仁慈的时候,哪怕是用人命去填,也要彻底控制住城墙和城门,占据主动。” 秦霄没有再说话,将战事完全交给岳飞,静等着这一战的结果。 岳飞很快下令,让后续的部队跟进。 刘三刀和牛兴本来就十分疲惫,冲杀了一番,已经没有多少力气。 不过,两人却没有退下来,而是躲在岳家军的防线后边,毫无形象地靠墙躺下,抓紧时间休息,恢复力气。 这臭气熏天的战场,呆久了之后,竟是开始有些习惯了。 刘三刀甚至从怀里摸出了一块蒸饼,就着凉水大口吃着。 牛兴表情古怪地看着刘三刀,纠结了好一会,终于下定了决心,摆出一副冒死说出真相的姿态,指着刘三刀的领口,说道:“刘哥,你领子上沾了一坨屎,刚才你吃蒸饼的时候蹭到了。” “嗯?”刘三刀一时没反应过来,低头看向牛兴指着的位置。 却见自己的领口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上了一坨黄绿色的物体,散发着奇妙的气味。 忽然,刘三刀觉得嘴里的蒸饼就不香了。 不但不香,仿佛还散发着某种令人作呕的气息。 表情渐渐凝固,刘三刀丢掉手中的蒸饼,发出一声惨叫:“我日啊~~!!” …… 且不提刘三刀搞出来的小插曲。 岳家军在城头上站稳了局面,岳飞没有丝毫迟疑,接连调兵遣将,很快便将这优势扩大。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整整一面城墙上,便已经几乎被秦霄手下的部队占满。 还在负隅顽抗的魏军,只剩下数百上千人,占据着一段不到三百米长的城墙。 其余的地盘,都落入了秦霄的掌控之中。 传令兵早已往秦军那边送了信。 秦霄这边打开了突破口,秦军也不肯示弱,加大了攻城的力度。 虽然没有能够立即取得实质性的战果,但却也让守城的魏军疲于奔命。 魏国朝堂对这场攻防战十分的关注。 不关注不行,这可关乎于魏国无数王公贵族的身家性命,哪怕是再昏庸的人,也不会对此不闻不问。 从攻城战打响的那一刻起,魏国朝堂之上,所有人的目光就盯死了前线的城墙上。 城防一破,朝堂上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哪怕是上将军庞涓,也不敢瞒报如此重大的变故。 惠文王本来正在后宫,欣赏歌姬、舞姬的歌舞。 听闻这个消息,吓得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摔碎成无数碎片。 “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魏惠王不得不承认,自己害怕了。 本以为魏国是天下霸主,称霸甚至统一天下指日可待。 却没想到,这美梦才刚开始做起来,一觉醒来,敌人就打到了自己家门口来。 甚至,连家门都一脚踹开,随时能搬走家中的财物,乃至于自己的性命。 一名大臣立刻从人群中走出,上前一步道:“大王请宽心,我军将士必不惜一切代价死战,击退敌军!” 此人是庞涓的亲信,随着一群大臣来此,便是为了为庞涓开脱的。 事实上,这个想法也没错。 敌人攻占城墙,确实是对魏军不利。 但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一步。 外城中,可以和敌人打巷战。 即便这一步也走不通,还可以将残余的力量撤回到内城,再来一次守城战。 在懂军事的人看来,事情远远没有到最坏的地步。 但,并非是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很快,就有人反驳道:“外城被破,敌军随时可能打到内城之下。若是万一,老夫是说万一,这内城也破了,我大魏宫廷,乃至于祖宗宗庙,岂不是都暴露于秦国的兵锋之下?依老夫所见,为了大王和祖宗社稷,不如割地、求和吧?”chapter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