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_第180章 【咸阳宫】建成,开启新副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 【咸阳宫】建成,开启新副本 (第2/4页)

能会一直这样保持下去。

    惊讶了一阵,秦霄也就恢复了平静,耸耸肩,自言自语道:“沉迷变强,总归是一件好事。”

    不过……

    秦霄看着手里的文件,又看了看游戏面板上标记的时间,很快做出决定,召见商鞅、岳飞等人。

    这样的“重要会议”,芙蕾尔也会参加,安排在自己家里显然不太合适。

    主要是秦霄有点怂,担心芙蕾尔和小蝶见面之后,会引发什么不可预料的状况。

    秦霄选择将会议的地点放在市政处。

    反正距离也没多远。

    虽然秦霄不会每天都来,甚至有时候十天半月都未必会来一次,但市政处里最豪华的一间办公室,却永远都是给秦霄留着。

    领地内并没有什么“官不修衙”的传统,为了容纳大量的官员,市政处的占地面积可不小,相当于一座体育馆大小。

    秦霄的这间“办公室”,就足有三四百平米。

    若是布置得紧凑一点,足以容纳数百人在这里开会。

    当然,四个人的“小会”,就没必要专门去布置了。

    几张沙发围在一张茶几前,既省事,坐得也舒服些。

    “马上就月底了,咱们碰个头,互相通报一下各自负责的领域内都有什么变化,讨论讨论下一步的发展。”

    秦霄率先开口,定下这次会面的基调:“不必有什么顾虑,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若是有问题,大家一起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解决。”

    “主公。”

    商鞅率先开口道:“目前第一期已经完工,章台宫、兴乐宫等十三处宫殿已可入住。此外,宫内祭祀之七庙,也已经修建完毕。请主公择期移居咸阳宫,以正君位。”

    的修建,不单单是一座能够给领地提供巨额加成的特殊建筑,而且有着很强烈的政|治意义。

    这座宫殿本身,就是封建时代王权的象征。

    哪怕秦霄现在的领地范围不足,不能名正言顺地“称王”,只要咸阳宫建成,秦霄至少也能自称为“公”,并且获得系统所认可的相应地位、权利。

    这对秦霄本人,倒也还罢了,只是说出去好听一点,顶多再加上一个“爵位特性”,有一些不太重要的属性加成。

    但对秦霄的手下,那又不一样了。

    一个小领主,能够封赏的官位再高,也就是一个长史。

    而得到“秦公”之位之后,秦霄的领地,勉强已经可以算作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国家了。

    一个国家,能给大臣做出的封赏,自然要比一个小领主高很多。

    为人臣者,即便再忠诚,也会有私欲。

    这私欲,无非就是升官发财。

    在华夏文明的传统当中,升官的重要性,往往还要排在发财前边。

    秦霄打开面板,查看了一下。

    在一栏,的界面已经出现。

    不过属性栏中的备注是“未完工,属性未激活”,意味着秦霄现在即便搬进去住,也无法得到系统的认可,成为“秦公”。

    当然,这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甚至于,秦霄都觉得,当彻底完工的时候,自己领地内的城池数量早已满足了称王的要求,到时候都可以跳过公位,直接自封“秦王”。

    “搬迁的事暂且不急,寻常百姓搬家,还得算一下吉日,讨个吉利呢。劳民伤财当然不好,但也不能太过草率了不是?”

    秦霄倒是不反对搬迁。

    别的不说,的条件,肯定比秦霄现在这个宅子好得多了。

    秦霄不会沉迷于奢侈的享受当中,但也不至于刻意去虐待自己。

    能过的好一点,为什么不呢?

    不过,搬迁到咸阳宫,涉及的并不仅仅只是秦霄自己。

    古代的王宫、皇宫,可不光是住人的地方。

    各个重要的行政中枢部门,都要一同搬进去。

    不然,皇帝想要过问一下政务,难道还要派人大老远地去某部门找人吗?

    第一期工程中的“章台宫”,其实就是中枢部门平日办公,以及举办大朝会的地方,位于“外宫”。

    而“兴乐宫”,则是秦霄以及女眷平日居住、生活的地方,属于“内宫”。

    当然,完整的并不仅仅只有这两座宫殿。

    各类不同功能的宫殿,总数会达到数百之多。

    单单只是第一期工程,就修建了十几座宫殿,完全可以满足目前的居住、政务所需。

    不过,这么多部门,哪些全部搬过去,哪些要在秦都留下一定的人手,光是这些事情,就足够让人头痛。

    再加上内宫之内总不可能只有秦霄、小蝶,再加上几名侍女仆从,那也太冷清了。

    还得选择一批合适的下人一同搬迁进去,这也是一个细致活。

    一番折腾下来,秦霄估计,想要在不影响政务的情况下完成搬迁,这个月内多半是没戏的,恐怕得拖到下个月去。

    果然,听了秦霄的话,商鞅立刻道:“回禀主公,鞅已经做出了初步的计划,各部逐步搬迁,务求做到不影响政务。初步估计,所有部门全部完成搬迁,大致需要五到六天。臣查询过,下月初五乃是吉日,到时各项准备大致都能完成,主公可于下月初五移居新宫。”

    “就这么办吧。”

    秦霄点点头,没有反对。

    只要不影响政务,具体什么时候搬迁,秦霄都没有太大的意见。

    早几天晚几天,这都不算事。

    重要的是,各种乱七八糟的琐碎细节,都必须要理顺。

    在这方面,商鞅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说了几句新宫的事情,秦霄话题一转,问道:“各地的资源,开发的怎么样了?没出什么乱子吧?”

    “涉及几十万人的生计,小问题肯定免不了,不过有问题解决问题,倒是没出什么乱子。”

    商鞅很中肯地答了一句,紧接着,立刻开始汇报这方面的进展:“目前,各处资源矿产,共计安置了三十余万平民,其中多数为苦力,各项资源产出……”

    秦霄忽然打断了商鞅的话:“资源产出的报表前两天我看过了,继续说人的事。”

    “是。”商鞅连忙说道:“各处资源点的矿工、苦力,以平民为主,外加主公名下的八万奴隶,总计近四十万人。这还只是开矿、采石、伐木的人数。围绕这些矿产资源做加工的工坊,目前吸纳的人力也已经超过十万人,其中包括大量的匠人。绝大多数资源,都是以内部消化为主,其中军需储备就占到了四成之多……”

    随着商鞅的解说,对照着前两天看过的报表,秦霄对领地内的资源开发情况,也形成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

    目前来说,领地内重点开采的资源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银、铜这种“货币资源”。

    这没什么好说的,挖出来提炼加工之后,直接就是钱,无论是在领地内部流通,还是拿出去采购物资,都用得到,有多少都不够用的。

    第二类,铁、煤等工业资源。

    这是领地内,目前最主要的开发方向。

    原因也简单,铁器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铁这种金属,无论是在民用还是在军用领域,都非常的重要,需求量很大。

    小到一把菜刀、一口锅,大到云梯、楼车等攻城器械,到处都要用到。

    若是未来科技发展起来,有了火车之类的“高科技”产品,对铁的需求只会更大。

    至于煤,领地内的气候偏温暖,基本上不太需要采暖,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