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_第7章 收拢关中,封侯拜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收拢关中,封侯拜相 (第3/4页)

的中兴,让大汉的气数至少延长了百年。

    对于忠于汉室的人来说,只要在皇位上坐着的人姓刘,那么究竟是谁掌权,其实并没有那么值得在意。

    反正汉朝历史上出过的权臣也不是一个两个,大家都习惯了这种事。

    只要不要像董卓那样丝毫不把皇权放在眼中,秽乱后宫,随意毒杀太后、皇帝,对皇室做出表面上的尊重,许多人就能够勉强接受。

    也正是借助这一点,长安朝堂中的局势,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谷

    为了避免麻烦,秦霄通常很少参与朝政,都是让商鞅代劳。

    主要是想到要向一个小屁孩行大礼,秦霄就很难接受。

    但,既然要做出一个无心取代汉室的姿态出来,秦霄又必须要对汉献帝保持必要的尊重,哪怕是表面上的尊重。

    干脆,秦霄就不去上朝。

    反正,以现在的局势,朝堂上的政令也出不了长安。

    就算秦霄什么都不做,外面的诸侯联军也没几个人会听刘协的话。

    十八路诸侯,表面上都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讨伐董卓,但实际上,有什么小算盘,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反正现在势力最大的袁绍、袁术等几家,肯定不是什么汉室忠臣。

    反而是未来篡汉的曹cao,这时候恐怕还是忠于汉室的心思更多一点,在未来争霸天下的过程中才一点点变质。

    所谓的“朝议”,更多的是一群心怀不甘的人聚在一起,假装议论天下大政,沉浸于汉室辉煌的美梦之中罢了。

    不过,作为这个时代最有合法性的政权代表,哪怕政令不出门,来自于汉室的册封等等,名义上还是受到全天下的认可的。

    这一日,秦霄便让李儒上表,请封郭汜为游击将军,又请封张济为护军。

    游击将军这个官职位列四品,说大不大,但以郭汜的身份、能力,以及功劳,是绝对配不上这个官职的。

    护军则为六品,差不多和张济的身份地位能够匹配。

    秦霄的目的是试探,看看在不同情况下,汉室的册封,能否得到系统面板的认可。

    如果无视地位、功劳等等,任意册封都能得到认可,那自然是最好的情况。

    郭汜、张济,都是秦霄的手下,所有人都对此心知肚明。

    一番象征性地讨论之后,“汉献帝”下旨,对两人做出册封。

    当然,真正的决议自然不可能是汉献帝本人做出来的,而是王允等保皇派,和李儒之间互相妥协出来的结果。

    得到册封之后,两人分别多出了一个“官职特性”。

    游击将军 20点统帅值和15点体质值,护军则加10点统帅值和8点体质,算是不大不小的增强。

    看到这一变化,秦霄立即做出判断,只要是汉皇室的册封,至少在这个世界内,都会得到“系统认证”,获得相应的特性加成。

    官职特性一共有三项,分别是文臣、武职、爵位。

    同类型之间的官职特性不能叠加,取最高值,但不同类型却是可以共存的。

    秦霄当即让李儒、商鞅上表,为自己和麾下的嫡系请封。

    秦霄自己,请封太尉、大将军、列候,同时领雍州牧。

    “秦侯”是指封于秦地,也就是雍州的大部分区域,级别则是汉朝最高的“列候”一级。

    至于雍州牧,只是为了“名义上”控制雍州之地而索取的兼职,地位在太尉、大将军之下,特性直接被覆盖掉了。

    这也是汉朝体系下,“正常情况下”最大的文武官职和爵位了。

    当然,还有“不正常情况”,比如曹cao的丞相、魏公,又比如董卓的太师,都是正常情况下不会加封的。

    前一任太尉是董卓,大将军何进也被杀死。

    原本在数年之后,袁绍会请封大将军,不过秦霄直接提前截胡了。

    仅仅封了几个官职,走了一道手续,属性直接出现一轮暴涨。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这些官职特性,只在三国世界有效,一旦离开三国世界就会失去作用。

    只有主世界的爵位、官职,才是在所有世界都通用的加成,但也是最难获得的。

    但,暴涨一大截的属性,依然能让秦霄在这个世界的征战过程中,获得不小的助力。

    除了秦霄自己之外,秦霄以“铲除董卓、拥立陛下”的名义,给自己的所有嫡系手下,都讨要来了不同程度的加封。

    除了司徒、司空的位置已经被占了之外,商鞅、李儒、贾诩三人,都获得了九卿级别的加封。

    岳飞、芙蕾尔等“武人”,分别获得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之职。

    这些核心英雄的爵位,也都在比“列候”低两级的“大庶长”级别。

    至于其它手下,也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封赏,但凡稍微重要一点的人,至少都混了个四品以上的官职,以及十级以上的爵位。

    一波封赏下来,不但秦霄自己的属性大幅度提升,麾下的英雄,属性同样出现巨额飙升。

    不得不说,这样的大规模封赏,多多少少有些得罪人。

    司徒王允这段时间就没怎么给秦霄好脸色。

    如果秦霄只请封自己,或者少册封一些人,都不至于这样。

    但一下子加封数百人,还都算得上“高官厚禄”,这让王允不禁怀疑,支持秦霄上位,究竟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秦霄的野心,看上去可不比董卓要小多少。

    但,事已至此,王允却是没有什么办法来应对,只能在私底下无能狂怒一番,然后装作一副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样子。

    只是,他私底下究竟打着什么小算盘,就没有人知道了。

    ……

    “主公,幸不辱命!”

    贾诩风尘仆仆地返回长安,见到秦霄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喜:“关中六大姓,以弘农杨氏为首,已经同意一定程度上支持主公,这是各家献上的礼单,以及向主公效命的人才名单,主公请过目。”

    秦霄接过“礼单”扫了一眼,所谓的礼物倒是没什么,无非是一些钱粮物资,这是属于世家对各个诸侯的投资,每一个稍微有潜力的都会获得一份。

    既然是人手一份,那么价值自然不会高到哪去,属于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秦霄更重视的,是应各家要求,向自己效命的人才。

    打开名单,不出意外,大部分名字都很陌生。

    但也有几个熟悉的名字。

    杨修、杜畿、张既,在三国时期的名气其实都不算特别大,和那些顶尖的文臣武将比起来相差很远。

    但好歹也算在史书留名,能力自然是有的。

    和中原世族比起来,关中士族在这个年代的人才本来就相对匮乏一些,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顶尖的文臣武将。

    秦霄重视他们,更多的是因为关中士族能为秦霄提供大量的中低阶英雄,填补中下层官员的缺口。

    贾诩是先行一步返回,向秦霄汇报情况。

    属于关中士族各家的人才,还要在后面才会陆陆续续抵达。

    “辛苦你了。”

    秦霄走到柜子前,翻出任命文书、印信等物,交给贾诩:“给你请封了一个太常卿,别嫌官小,先混着再说,日后再想办法给你加封。”

    太常卿属于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

    当然,秦霄不可能真让贾诩去管什么祭祖之类的琐事。

    要的只是这份官职的属性,以及地位。

    贾诩真正的实际工作,还是在秦霄身边,当一个出谋划策的军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