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_第21章 赵云来投,郭嘉的劲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赵云来投,郭嘉的劲敌 (第1/5页)

    最新网址:两条消息,其中一条在秦霄的预料之中。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岳飞分兵两路,从后世的广|元、达|州两线并进,进入巴蜀盆地。

    顺路还拿下了汉|中这个重要的中转站点。

    刘璋并未学吕布这个“莽夫”,直接孤注一掷展开决战,而是在各处郡县设防,坚壁清野,试图依靠城池的地利优势来阻挡岳飞大军。

    这个想法是好的。

    但在兵、将都远逊于敌方的情况下,刘璋大军坚壁清野的行动,仅仅只是拖延了岳飞进兵的步伐,并没有造成多少实质性的阻碍。

    尽管每打下一座稍微重要些的城池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岳飞的大军仍然在以一个不算快,却稳定到令人绝望的速度向南推进。

    对秦霄来说,最幸运的事情在于,此时益州牧刘焉重病,做主的是刘璋。

    刘璋手下并非没有能人,但此人作为主公,性格软弱却多疑,不能驾驭手下文臣武将,也不敢放手任用。

    空有十数万大军,却发挥不出多少战力来。

    如果刘焉还在,凭借他强硬的手腕,或许还能将益州打造成一块铁板,和岳飞掰掰手腕。

    但性格软弱多疑的刘璋,就没有这个本事了。

    在岳飞率领大军绕过秦岭山脉的关隘,进入巴蜀之后,便一路势如破竹,仅仅只花了不到二十天,就兵临成|都城下。

    刘璋一方接连损兵折将,部下也时有叛逃投敌的情况发生,只剩下不到五万兵力困守成|都。

    据说,病重在床的刘焉听到这个消息,当场气得呕血不止,不省人事。

    而这也让益州一方的军心士气再一次大降。

    虽然还没有彻底平定益州,但也只剩下了时间问题。

    而另一条消息,就出乎秦霄的意料之外了。

    当初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秦霄的“出生点”是在冀州。

    尽管没有在冀州多做停留,直接长途奔袭来了长安,但秦霄仍然在冀州留了少量的情报人员,打探当地著名文臣武将的消息。

    本来秦霄最重视的荀彧,已经自己投奔了过来,秦霄对那边的消息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但却没想到,足足过了一年时间,突然给秦霄了一个“惊喜”。

    冀州常山国,经过足足一年的寻访,留在当地的情报人员终于找到了赵云的踪迹。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劝说的,赵云已经从冀州出发,快马加鞭向关中赶来。

    这个消息,对于秦霄来说,绝对是一个意外之喜。

    常胜将军赵子龙,任何一个读过三国的人都很难不对这个角色产生好感。

    得知赵云要来,秦霄立即将手头的事务交给前来接手政务的商鞅,只带了一队护卫,快速赶回长安。

    当秦霄抵达长安的时候,刚好赵云已经到了。

    “主公!”

    贾诩得知秦霄返回,急匆匆地迎来,知道秦霄要问什么,抢先开口道:“赵子龙已经安排在驿馆住下,今日天色已晚,主公可明日再召见。”

    秦霄本来有些迫不及待想要见到赵云,但听贾诩这么说,仔细一想,大半夜的把人叫出来,确实不太合适,于是点点头,算是同意了贾诩的安排。

    不过,秦霄还是很关心赵云的事,好奇地问道:“咱们的人是怎么劝说赵云来关中的?”

    秦霄记得,在历史上,赵云似乎是投到了公孙瓒麾下,后来才转投刘备。

    只是具体的时间点有些记不清了。

    但,这个世界的“历史”,已经因为秦霄的出现而变得面目全非,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据说,赵云在外拜师学艺,多年没有回乡。我们的人打探到了他的家乡,正好那边遭了兵灾,有流窜的黄巾余孽作乱,我们的人救了赵村百余户人家,赵云回乡之后感念这份恩情,便决定前来报答。”

    贾诩简单地说明了情况,话题一转,又说道:“主公,从此事来看,这赵云应当是个重视恩情的人,主公若想笼络此人,可从这方面着手。赵云带了亲族前来,主公可妥善安置,以安人心。”

    “原来是这样……”

    秦霄微微点头。

    黄巾起义虽然已经结束了有一些年头了,但被打散的黄巾贼四处祸患乡里,这种事情在全国时有发生。

    尤其是在北方各地,情况就更加的严重。

    冀州也是其中一个重灾区,黄巾军余孽当中一股比较强大的势力“黑山军”就盘踞在这里。

    在公孙瓒和袁绍争夺冀州控制权的战事当中,黑山军也出了不少力。

    虽然说张燕手下的黑山军势力很强,但毕竟改不了山贼本性,纵容下边的乱兵四处劫掠,也是常有的事。

    赵云很强没错,但他的族人可多是些普通农户,压根没办法抵御黄巾贼的侵略。

    若是真的有人救下了他的乡邻族人,赵云主动投效报恩,也是很符合他性格的做法。

    想了一会,秦霄忽然想起贾诩话中的一个细节,连忙问道:“你刚才说,赵云把他的族人都带来了?”

    孤身一人前来投效,和带上家眷族人,那可是两码事。

    前者,说不定效力一段时间,觉得报完了恩情,就有可能离去。

    而后者,多半是死心塌地要跟着自己混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冀州的黄巾贼祸乱愈演愈烈,赵云不放心将亲族留在冀州,只能带在身边。

    秦霄觉得,后一种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不过,在见到赵云之前,多想这些也是无用。

    秦霄又询问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便回到别院之中休息。

    第二天一早,秦霄便在贾诩的陪同下来到驿馆与赵云会面。

    和演义中描述的形象完全一样,赵云随时随地都穿着一袭白衣,身材挺拔,面容英俊,光是外形就给人极大的好感。

    得到秦霄前来的消息,赵云急匆匆地赶来,甚至都忘记了卸下武器,手里提着一杆通体银色的长枪走来。

    在门口,赵云被门外的卫兵拦了下来。

    “面见主公,不得携带兵刃!”

    卫兵冷着脸,要求赵云交出武器。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程序,哪怕秦霄自身并不害怕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