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_第22章 满载而归,新的变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满载而归,新的变故 (第2/5页)

,荀彝拍了拍手,很快便有数十名婢女从后方出来,端上美酒、美食。

    不知道乐师藏在哪块屏风后边,看不到人,只听到音乐响起。

    在舞姬的歌舞下,殿内筹光交错,气氛热烈异常,一副主宾尽欢的景象。

    酒饱饭足之后,终于到了该进入正题的时间。

    秦霄对郭嘉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议,立即借着敬酒的机会,起身来到荀彝面前。

    “叔父!”

    其实对郭嘉来说,如何称呼荀彝,是有个麻烦的地方。

    他和荀彧、荀攸,都是以平辈相交。

    若是从荀彧这边算,应该是和荀彝同辈,而若是从荀攸这边算,就比荀彝小了一辈。

    以小辈的身份好说话,郭嘉此时便选择了“倚小卖小”。

    郭嘉举起酒杯,道:“郭嘉在颍川四处寻访名师求学时,多受叔父照拂,在此敬叔父一杯,以表谢意!若叔父不嫌弃,还请满饮此杯!”

    “什么恩情不恩情的,太言重了!颍川能出奉孝你这样的人杰,老夫也是与有荣焉呐!”

    荀彝笑呵呵地举杯,道:“不说什么敬不敬酒的,同饮,同饮!干!”

    “叔父请!”

    郭嘉举杯示意一下,而后一饮而尽。

    他本身就喜好饮酒,刚才在宴席的过程中就喝了不少。

    这满满一杯酒下去,脸上立刻浮起红晕。

    借着酒劲,郭嘉佯装醉醺醺地说道:“叔父,郭嘉斗胆,想向叔父讨一个人情,不知叔父可愿意?”

    “哦?”

    荀彝已经猜到了郭嘉想要说的话,眼神闪烁一阵,却是没有推辞,顺着郭嘉的话问了下去:“想要讨什么人情?”

    “郭嘉游学十余载,方勉强有所成就。如今得蒙主公看重,得封军师祭酒。”

    郭嘉吐着酒气,看似是醉了,实际上眼神深处却透着清醒,缓缓道:“只是郭嘉才疏学浅,生怕坏了主公大事。郭嘉与公达相交匪浅,深知公达才学在我之上,想邀公达与郭嘉一同为主公霸业添砖加瓦,也可让公达有建功立业之机遇。只是不知……”

    郭嘉深深地看着荀彝,一字一顿地问道:“叔父可否舍得放人?”

    他没有一上来,就要荀氏出多少人才到秦霄帐下效力,而是仅仅只要了荀攸一人。

    但荀攸是什么身份?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颍川荀氏,下一代的“家主”,就是荀攸。

    若是荀攸到秦霄帐下效力,颍川荀氏难道会不给荀攸配上一批“助手”?

    再出色的天才,也需要有一批执行力强的助手相助,才能将一件件政务做好。

    还有什么,比荀氏族人更适合成为荀攸的帮手的?

    郭嘉相信,只要讨要到荀攸这个人,荀氏一族至少会出二三十名,甚至更多的族人跟随。

    到时候,自己再想办法让对方添添码,这人数不就上去了吗?

    荀彝倒是没有想到那么深,只是在思索是否要让荀攸去秦霄麾下的问题。

    秦霄来到颍川,并且大张旗鼓地拜访各家世族,仅仅只从这个动作上,荀彝就猜到了秦霄的目的。

    必是有所求。

    要么是要人,要么是要钱粮。

    甚至是两个都要。

    出于“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对于这个已经展露出强大势力的秦侯,荀彝是不打算得罪的。

    或多或少,都要给出一些好处。

    这也是世家阀门的处世之道。

    对于升斗小民,欺负了就欺负了,反正也不会有人在乎他们。

    而对于那些有实力,又或者有潜力的人,就要尽可能的拉拢、施恩。

    比如说资助一些像郭嘉这样的寒门学子,一旦他们有所成就,天然就会对资助过他们的荀氏有所好感。

    又比如资助一些志在天下,且表现出了实力和潜力的诸侯。

    一旦他们夺了天下,也必然会记住荀氏的恩情。

    或许会遇到“白眼狼”,使得荀氏的投资白费。

    但从大的方向来说,这种到处投资的行为,长远来看是一定会使荀氏从中受益。

    唯一的问题就是……

    荀攸。

    荀彝很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才华,也将其视为颍川荀氏下一代的掌舵者。

    如果让荀攸去投效某一个诸侯,那就相当于将家族一半,至少也是三分之一的筹码押了上去。

    哪怕对于颍川荀氏这样的家族来说,也可以算是重注了。

    在荀彝看来,这个时间就下重注,似乎有些太早。

    太早,就意味着局势不够明朗,出现变数的可能性更大。

    万一秦霄最后失败,颍川荀氏不说血本无归,最起码也是亏大了。

    荀彝的打算,是等到过些年,局势再明朗一些,再让荀攸“出山”,投靠某一家他们认为最可能夺天下的诸侯。

    而不是现在这么早就下重注。

    郭嘉看出了荀彝脸上的迟疑,压低声音道:“叔父,可否借一步说话?”

    荀彝眼神闪烁,思索片刻,点点头,对旁边的一名族老道:“你招待好客人,我和奉孝有话要说。”

    ……

    后殿,郭嘉一改之前醉醺醺的模样,打起精神来,开门见山道:“叔父可是有所疑虑?”

    看到郭嘉的脸色变化,荀彝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笑骂道:“奉孝啊,你这小子,就喜欢玩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装醉是吧?”

    “嘿嘿,叔父仁厚,想必不会介意。”

    郭嘉嘿嘿一笑。

    我都夸你仁厚了,你总不好意思再和我这小辈计较这事吧?

    一开始选择以小辈身份和荀彝交谈的时候,郭嘉就想好了要倚小卖小。

    “滑头!”

    荀彝指了指郭嘉,笑骂了一句,却是没有再提郭嘉装醉这事。

    郭嘉也不恼,笑嘻嘻地说道:“叔父,咱们都算是自己人,郭嘉说几句掏心窝子话。若是中听,叔父就权且一听。若是不中听,叔父就当郭嘉什么都没说,如何?”

    这算是以“自己人”的身份来拉近关系,方便接下来的话题。

    不过,在这年头,讲究的是家、国、天下。

    小圈子里的关系,本来就要排在国家和天下之前。

    郭嘉在颍川求学的时候,没少受荀氏的照拂,荀彝确实是将其看做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