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章 分封 (第1/2页)
李泰也不敢怠慢,倒也没有直接去约房玄龄,毕竟自己现在若私下里跟房玄龄来往密切,房玄龄不用在乎,但自己可不能不在乎,越是这时候自己就越不能犯错。 所以,第二天李泰正常上朝,只不过下朝时,向房玄龄大大方方靠过去! 毕竟私下里去找房玄龄,那是结党营私,但若就这么大大方方的当着所有人的面过去跟房玄龄聊天,那么宫里面的人就算是看到了也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难道李泰这个魏王,难道还不能跟房玄龄交流几句话语吗! “青雀见过房相,不知昨日房相有何事寻我?”李泰光明正大的对房玄龄问道。 “不如一起走走!”房玄龄看着李泰小心谨慎的样子,笑了笑做出了请的姿势。 “房相请!”李泰恭敬的请房玄龄走在前面,领先自己半个身位。 房玄龄见到了这一幕,倒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直接开门见山的对着李泰说话。 不论是一直以来追求精简政务机构的房玄龄,还是主张干活为主的李泰,都不喜欢云里雾里的打太极拳。 两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有装腔作势的时间,多去处理几件政务难道不好吗! “这些日子,我因母忧不在朝堂,却听闻魏王献策图谋高句丽!”房玄龄道。 “算不上图谋,顶多只是收服而已! 高句丽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的领土,只不过在大汉之时,中原大乱,所以被外贼窃取。 如今我大唐承接汉统,自然要收回大汉之领土!” 李泰却是不知道房玄龄要说什么,倒是实话实说道。 “魏王可曾知晓,当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国破家亡,身死灯灭!”房玄龄沉声道。 “知晓!”李泰点点头道,“所以高句丽更要灭,至少在大唐陷入内乱前,我不允许大唐周边有任何会威胁到大唐的异族政权,一个都不行!” “内乱?”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沉声道,“如今大唐圣人威德无双,朝臣恭谨勤勉,魏王何必危言耸听,又何来得内乱呢!” “现在没有未来未必没有,只要世家还不断的把钱拿来买卖土地,终究有一天大唐会出现土地兼并问题,从而导致内乱横生,大汉五胡乱华的惨剧,难道还能视而不见吗? 我唯一能够做得也不过只是把周围的异族全部锤死,到时候就算因土地兼并而爆发乱战,至少还是汉人统一天下!” 李泰相当从容的对着房玄龄说道,这些话大臣感听的,怕也只有房玄龄和杜如晦。 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额头却也不由出现了几分的冷汗。 自己找你是准备想要听一听你未来的执政理念,希望魏王您能够坦诚一点,但魏王您是不是太坦诚了。 如果换一个人这么说的话,是不是应该送入到大理寺,接下来至少要株连三族了。 “魏王过滤了,只要君明臣贤,终究会有办法遏制土地兼并的!”房玄龄劝道。 “土地兼并是无法遏制的。”李泰摇头道, “因为土地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而人出与对利润的追求,终究会本能占有更多生产资料,只要人还在那就改变不了这一种本能。” 李泰说到这里,倒是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前世,虽然土地理论上全部归于国有了,但只要其他拥有利润增值的东西出现,那人们还是会本能的追逐这件东西。 房子,股票,或者其他,只要还没真正实现社会主义,那追逐利润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生产资料?”听到李泰的话,房玄龄不由喃喃自语。 虽然这个名词挺新的,但联系上下文,房玄龄还是能理解这东西到底是什么,也许这正是中文的美妙。 而李泰则继续道,“所以说,我所做得一切,并不是要改变土地兼并,顶多也就只是通过制度拖延土地兼并的爆发时间。 或者给后辈积累更多的底牌,当国家真的承受不了各种的矛盾积重难返的时候,至少让他们能够像是刘秀光武中兴一样,有复唐的可能。” “魏王对未来未免太过于悲观了!”房玄龄听着李泰的话,感觉自己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么说话。 毕竟按照正常来说,魏王你现在成为皇位的最有利竞争者,又或者您都快要成为征伐高句丽的后勤总统帅了。 您就不能阳光一点,意气风发一点吗? 像您这样悲观,做计划动不动就以大唐毁灭为标杆,这让我感觉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 “为政者最需要的便是谨慎,唯有清楚的知道大唐的未来只要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那么自己行动之时才会慎之又慎!” 李泰说到这里,感慨道,“所以我此生最是佩服诸葛亮,能够把谨慎刻入骨子,却又能够克服谨慎而不断的前进,真乃是世之奇才。” 房玄龄听着李泰的话,倒也不由笑了笑,倒也不想要问魏王的志向了。 毕竟一个能看到大唐无法解决的弊端,但又小心处理的人,总归不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事。 所以房玄龄道,“那魏王你考虑了这么久,对土地兼并,可有想法?” “算有几分想法吧!”李泰听到房玄龄的话,点点头道,“没办法彻底的解决,但拖延办法终归是有的,第一个就是坚持阿耶的分封计划一百年不动摇!” 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却没想到从李泰的口中,居然说出的第一句话是这,忍不住的对着李泰说道,“为何?!” 李泰很从容道:“土地兼并所导致的最终结果终究是人地矛盾。 那拥有最丰富土地的世家外出建国,留在大唐境内的土地必然需要拿去交换资源,而朝廷就是他们最好的交易对象。 毕竟除了朝廷,其他世家就算准备再充分,我也不相信他们能把所需要物资都准备齐全。 而到时候,终归是有回收土地的机会。” 房玄龄听到李泰的话不由愣了愣,却没想到李泰会这般对自己坦然。 但房玄龄转念一想,却也不得不承认李泰说得没有错。166小说 像那种家族里面出一个四圣或者十哲级别的人物,能够以战养战,直接一人建立诸侯国的例外。 否则你家族只要想要建立诸侯国,那就需要大唐朝廷本身的支持。 而需要大唐朝廷本身的支持,那对最顶层世家来说,那就不是无欲无求,终归有求道朝廷身上的时候。 说实话,朝廷对那些最顶尖世家头疼的地方就在于,这些世家都已经奋斗到了五姓七望,就唐朝来说,都已经奋斗到了顶端了,你还想要他们怎么奋斗。 他们哪怕是在大唐混吃等死,也比绝大多数的人要高上太多了。 这就让皇帝压根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处理他们。 说打压吧,他们又没犯错,说重用吧,这些个家伙一个个没有丝毫的奋斗目标的咸鱼。 他们只要不掺和事基本上都能稳稳当当混到三省六部的正官,有的甚至能够混到仆射。 而这一群人因为马太效应占领了朝廷要职,但自己又不需要干活,那国家还不完定了。 而李泰则继续道,“同时,这些人出去建立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就会从土地变成了人口。 毕竟终归不可能有人连半个人都不带过去,结果说那一片土地上他是诸侯王吧。 而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