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调你来做中办主任 (第2/2页)
炼了将近一年,理政也算是颇为熟稔了。 所以朕打算调你文渊阁,随驾御前伴朕理政。” 调自己当朱元璋的秘书? 陈云甫心里顿时一惊。 从东阁大学士转任文渊阁大学士虽然都是正五品,但这个正五品的含金量? 这哪里是含金子,这简直是含的暗物质。 “臣、臣一切都听陛下的。” 心里的激动仅仅持续了不足三秒就跑了个干净,陈云甫现在又警觉起来。 朱元璋,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前面装病想试探我,现在调我来做你的首席大秘肯定也是不安好心,我得悠着点看你玩什么把戏。 当然在面上,陈云甫还是很激动的。 “嗯,很好。”朱元璋点点头,看到陈云甫如此激动心里就轻笑一声。 小家伙,你还能斗得过朕? “宝祥,把今天通政使司送来的奏疏都取来。” “诶。” 几个小太监离开暖阁,不大会功夫便搬着好几张条案回来,将一个暖阁内放的满满登登。 朱元璋一指:“你去办吧,朕在这等你。” “是,臣遵命。”陈云甫起身作揖,也不多说什么,来到这几大张条案前看着堆积如山起码上千道奏疏吞了口口水,坐下来埋头便干。 送到老朱这里的奏疏基本都是五军都督府和地方省道的,完全是事无巨细。 最大的一件事当然是五军都督府确定北伐遴将的最终名单,而最小的一件事。 四川黎州说缺了两千斤盐是个什么鬼? 缺盐你找四川布政使司啊,再说了就两千斤而已,你还至于报到朱元璋这里来? 陈云甫心里叹气,可手下确实一点不闲着,笔走龙蛇点点唰唰就将一件件大小事务精简具细的抄记下来。 中间除了偶尔晃晃发酸的手腕之外,连口水都懒得喝。 最后,再经过长达两个多时辰的奋斗后,陈云甫站了起来。 “回陛下,臣都记下了。” “都记下了?” 朱元璋有些不可思议。 上千道奏疏,这就办好了? “来,说与朕听听。” 陈云甫也不怯,先拿起第一道奏疏。 “这是五军都督府的奏请:第一事魏国公呈此次北伐军疏: 请以宋国公冯胜为大将军、申国公邓镇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 统军二十万,计于今年三月二十日出至北平通州集整。” “准了。” 陈云甫随手就在这件事后勾了一笔留作记号。 “第二事为讣告,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萧琦以疾卒,前军都督府都督商暠请丧仪规制。” “以伯爵之礼葬之,着尚宫局赐其遗孀文绮十疋、钞二十锭。” “第三事......” 时间过得飞快,暖阁中的众人无不安心静听,也没人觉得饿,宝祥看朱元璋听的入迷也不敢打扰。 就这么随着陈云甫最后一个字落下,朱元璋才从这种状态中出来。 眼里,满满的赞誉和惊叹。 一个词来说,干练! “标儿,你给咱推荐了一个好人才啊。”朱元璋由衷说道:“只是咱把他调来,你那可怎么办。” “能替父皇分忧,儿臣就很高兴。” “那好,咱这次看来要夺人所爱了。”朱元璋便就看向陈云甫:“听封吧。” 后者连忙放下奏疏,屈膝拜倒。 “着调陈云甫任文渊阁大学士...” 陈云甫刚准备谢恩,朱元璋的声音还在响着。 “...兼任通政使司试通政。” 通政使司...试通政? 陈云甫脑子里一炸。 所以说,自己这是成为了朱元璋的侍从室主任不说,还兼了大明的中央办公厅主任? 放到后世,自己这就算是领导人之一了。 俺老陈,出息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