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税法 (第1/2页)
所有人都在看着齐德,眼神中满是玩味之色。 在这般注视下,齐德脸上的汗,呼呼直冒,正打算开口说句什么,陈云甫的声音抢先响起。 “好了,震直不是说了,投寄也好、飞洒也好,那都是国家税法中存在的漏洞,咱们的任务就是查漏补缺,而在查漏补缺之前,这种行为不能说是有罪,法无禁止皆可为嘛。” 陈云甫这是给齐德的行为定了性。 你那些田,都是投寄田。 投寄田免税啊。 虽然说朝廷的官员免税额是两百亩,可那是要分品级的,品级越高免税的田亩数就越高。 以唐朝为例,亲王一万亩、宰辅八千。 而到了宋朝,因为要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在,因此所谓的免税田限制形同虚设。 明朝官员的免税限制要严格的多,齐德这位辅臣最多也不过就是十顷,也就是一千亩,现在齐德整出了三千多亩地,按说是超出了限制,可明朝除了免税田之外,还有折兑政策。 生员的折兑是九折。 所谓生员,就是指秀才、举人。 这些生员的名下如果有一千亩地,那么除去免税的一部分外,剩下需要交税的田赋打九折缴纳。 可以缴纳粮食也可以缴纳银钱。 齐德的折兑比例当然不是一个生员可以媲美的,他有三千五百亩地,先免后折之下,该交税的部分恐怕连几百亩都没有。 就算陈云甫想以此来找他麻烦,齐德也可以缴纳一笔折兑银出来归数。 因此陈云甫才将这事遮过去,不再往下深究。 没有意义。 齐德擦去自己脑门上的汗水,讪讪一笑。 “本辅打算制定阶梯税法的原因,就是为了查漏补缺,本辅的想法呢,是将黄册和鱼鳞册二合一,每户有几口人、名下几亩田全部要记得明明白白。 如此,税法就可以和丁徭法合并,如丁少而田多之户,则免服徭役,如丁多而田少之户,则出一丁编入军户,推屯卫所或服徭役。 具体的标准,会后着户部同工部、兵部一道进行核算,给出具体考量。 至于税法,亩数不足二十的,依旧为三十税一,亩数超出二十而不足五十的,二十税一; 超过五十不足二百者,十五税一。 超过二百而不足一千者,十税一。 凡私属个人田亩达到一千亩以上者,五税一!” 黄册和鱼鳞册二合一,税法又改成阶梯制,这是强行逼着天下所有宗族分家分田啊。 丁徭制也改,不分家,男丁多的人家就要忍受骨rou分离的痛苦,不仅要服徭役还要编入军屯卫所。 这算是赤裸裸的‘暴政’了。 齐德刚想开口,余光扫到一旁坐着的严震直,心里陡然有了主意。 “少师,如此一来,各省的粮长怎么办?就说严震直,严家乃是浙江大族,严粮长家里的田......” “草民家中有田一千三百八十顷。” 都不等齐德自己点拨,严震直自己就把数给报了出来。 整整十三万八千亩! “严粮长家中的子嗣不旺吧,十几万亩地无论怎么拆分,每个孩子也得分个上万亩,五税一,哪有如此暴政。” 陈云甫看向严震直,冲后者微不可查的点了一下头,后者便起身道。 “草民家中有田十万,而丁不过数十,如何耕的过来,平日里全靠租户劳作,如果朝廷打算革新税法,那草民愿将所有田产悉数卖给租户,让他们每年以租赋替代赎买钱。 如此十年二十年后,也就差不多了。” 租户分期买地,变租户为自耕农。 齐德呀然,不可思议的看向严震直。 你是大地主啊,屁股歪哪去了? “嗯,这个变更的过程牵涉的利益很多,朝廷也不好让各省、府、县的三级粮长来承担,之前本辅不是说了吗,租户、佃户以租代买,差额由朝廷来补。” 陈云甫适时的接话道:“比如说浙江一亩水田卖二十两,租户买下后,每年每亩地产出在三石左右,留够口粮,剩下的粮食可以卖一两银子,需要二十年才能偿付。 那干脆朝廷来替这耕户去偿付,就相当于,朝廷欠天下粮长的钱,朝廷会在十年内付清,同时按照每年百五的比例偿付额外息钱。 债务转移到朝廷头上,粮长们也不用担心这钱拿不回去。 至于租户和佃户们欠朝廷的钱,朝廷会以每年加辅的形式进行收回。” 朝廷赎买、十年付清、百五息钱。 这些合在一起简单明了来解释,就是朝廷强行发一笔十年期,百分之五年息的国债给天下的粮长。 不买都不行的那种! 朝廷如果破产了,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