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造反实录_第十九章 成立民兵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成立民兵队 (第1/2页)

    为了鼓励焦老二,沈墨还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焦强。

    焦老二很高兴,因为沈墨告诉他这个名字能让他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厉害,还说这个名字最适合他。

    看着焦强一脸的傻笑,铁牛众人都大笑了起来。

    让焦强在城里开店,沈墨是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来是方便采买各种商品货物,二来也算是一个情报点。

    焦强看着憨,但是还算机灵,而且又是当地人,熟悉情况,是沈墨身边目前最适合的人。

    至于开什么店,得先去城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盘一个下来。

    焦强去村公所找娄小茹领了经费,然后就出发去了东安县城,跟他一起去的还有焦小刀。

    两个人交情好,性格又能互相弥补,互相有个照应。

    至于担心焦强会不会拿了银子跑路或者去报官,沈墨倒是不担心这个。

    他并不是绝对信得过焦强,而是因为信得过焦小刀。

    自从沈墨收拾了黄顺,又带着人给他爹娘入土安葬之后,焦小刀就对沈墨死心塌地了。

    这孩子实在,是个重情义的。

    在沈墨的眼里,他的忠诚度已经到了九十。

    而焦强的忠诚度则有七十多。

    焦强是个心念旧主的人,不过这次也被编入了民户之中,而且因为他在收拾黄顺的过程当中也立了功,所以沈墨给他多分了三亩地。

    焦强现在也是有五亩地的自耕农了,这比当家奴要荣耀的多,他心里对于旧主的情谊天平已经倾斜到了沈墨这边。

    不过焦强不是个会种地的,而且也没时间种地,所以这五亩地也寄托给村公所帮忙佃出,他回头等着收租子就行了。

    而且沈墨还答应会给他和焦小刀两个人每人盖一套新房子,以后用来讨媳妇。

    两个人兴高采烈的,对沈墨更是感激不尽。

    对于农民来说,有田有屋有媳妇,那人生就基本圆满了,自然感恩戴德。

    ……

    农会已经建立起来了,李志远三个人的土地小组成员暂时兼任农会常务委员,又吸收了一些在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加入进来担任临时委员。

    每一户村民都要加入农会,成为农会会员。

    农会当下的章程也很简单,主要是协调组织农民互帮互助,维护农民利益,捍卫斗争果实,防范流氓盗匪,调节农民矛盾,协助村公所处理日常事务等。

    农会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等到以后政权稳固了,盘子大了,肯定会被其他更先进更完善的基层政权组织取代。

    在农会的组织下,农民们踊跃参与,干劲十足,整个焦家庄的粮食很快就被收割脱粒完成,全部放进了公仓之中。

    公仓还是原来黄顺家的粮仓,整整四个大粮仓,基本上都快装满了。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小冰河期到现在已经影响很小了,今年的雨水还算充足,所以算是一个丰年。

    再加上有苞谷番薯这些高产杂粮,所以整体的收成还是很喜人的。

    粮食入仓之后,沈墨很快宣布,第二天就开始发放今冬的口粮,按照之前人口清查的册子来发放。

    而且对于一些表现比较好的人会多分配一些。

    村民们兴高采烈,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口袋粮斗在大仓门口排队等候发粮了。

    这些人从古到今只听说过农民要给官府交粮纳税,但是还从没见过官府给百姓发粮的,有人满怀期待,有人半信半疑。

    没等天彻底亮起,全村的人都已经聚集在了公仓门口,甚至农会的人还自觉的维持起了秩序。

    有人说话议论,都被旁边的人呵斥,生怕影响到了沈先生睡觉。

    沈先生这些日子进进出出,忙里忙外,都黑瘦了许多,村民们也是看在眼里的,知道这位沈先生的确是个好官。

    没错,在村民们眼里沈墨现在就是官。

    只不过这个官跟他们见过听过的官都不一样。

    沈墨其实现在也没有给自己安排个什么具体的职务,所以大家都只能叫他沈先生。

    沈墨带着一群人走过来的时候,人群的眼睛都亮起来了,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看到这一幕,沈墨也很开心。

    李志远是是这次分粮分田工作的负责人,走上前去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

    村民们虽然不太懂,但是有样学样,都很快安静下来,扯着脖子盯着李志远。

    李志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