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不做多余任其变 (第2/3页)
给“追风猎豹”们的丹中,确实是水份居多。 同时,前天为陆家姐弟疗伤的时候,也是水、木共用的。 耋子再次,留下了提示。 可却没有干预。 哪怕“石像鬼”,不过是一区区聚石成山的“鬼”罢了! 可是在命运前面,耋子选择了平等! 这是尊重,给予“石像鬼”选择,同时也选择去尊重“石像鬼”的选择。 毕竟,没了一个它,大地日后也是随时可以再孕育出一个新的“石像鬼”,来完成它的使命,成为真正的大山。 看明白了其中的关系,就自然明了,这同时也不是耋子一个人,可以那么自私的说了算的。 他看出来,这中部偏西地带的大荒地上,确实是需要一点水和木。 可终究,要决定这里的,还得是“石像鬼”它自己。 日后它要成为一座怎么样的大山,它自己说了算。 同时,不管它日后成为了一座怎么样的大山都好,都自然是必定坐镇于此,在此延绵,利害八方。 至于是利,还是害,就交由时间来判断吧! 是惠及良禽,还是恩泽走兽,又或则两者兼得,这都不是耋子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 因为,惠及了良禽,日后这里必定鸟尽弓藏,如若恩泽了走兽,日后这里也必定会兔死狗烹。 因为,天地中人,可不能不把人事,也算进去啊! 不管是惠及良禽,还是恩泽走兽,到最后,也不过是利惠人类,让更加多的猎人,冒险入山打猎罢了。 就如现在,若然此处不是大荒之地,这片地区的野兽们,在这天然所成的环境下,也不会因为凶残的性子,把闲杂人等给吓退。 再加上这里不丰富的资源,与凶险不成正比,现在这片大荒地的内部,才会只得耋子和莫名其妙要跑来历练的陆家姐弟三人而已。 环境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资源决定了事物的成长。 耋子不过一小小的过路人而已,实在是没有权力,为这片大荒地,定下未来之根基。 能做件为后世生灵着想的事情,就只有君霖林,又或者说,是君霖林这个位置的人,才能够决定这里的发展。 而这一点,就是连“主宰剑”都没有权力去决定的。 关键,就在于位置。 耋子,于这里,不过是一个过路客。 哪怕,他这个过路客在这里带着了比较有趣的回忆,也留下了自己比较有趣的身影。 可终究,他只是个过路客而已。 至于“主宰剑”白无二,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厮在饭店里吃着早饭呢。 唯有龙寿国的国主,才能够为国土的发展,而做下定论。 只有一国之主,方有权力去定夺,国土的资源与发展。 否则,国不成国,到处烽烟四起,太平又何去何从呢? 龙寿之名,又如何延续呢? 作为一个路人,耋子同时也是一名,有自知之明的道人。 所以,耋子每每用食,都没有理会过“石像鬼”,也不需要理会,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 它不行,就会有另外一个它出现。 不管它行不行,这片大荒地之地,日后也必定行! 因为,“石像鬼”已然出现了! 已然被大地孕育出来了! 这就意味着,这片地,已经在冥冥之中,被天地给安排上了。 天地所安排的事情,你不行,也会行! 真不行,也还有行的! 所以,在耋子自身的身份看来,无需为这里过多的担心。 作为天下三巅之一的白无二,能够随时随地在不知道哪里给自己一巴掌,那同样为三巅之一的君霖林呢? 对于国家建设,他这个路人,哪怕是行家,也只能给出建议,而不去定夺。 而建议,他显然,已经给出了。 事后如何定夺,还得是交给君霖林这位龙寿国主来决定啊! 显得憨厚的“石像鬼”,也显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安排上了。 只是,它的使命如此,它自己也不会去抗拒。 毕竟,日后成为大山,那它就是山神了啊! 一个有证件的正牌山神,不比现在的石头鬼来得吃香吗? 镇御一方的正牌山神,不比孤魂野鬼来得吃香喝辣吗? 答案不言而喻。 至于自由什么的…… 等成为神了,没事的时候,去旅游一下又不会怎么样! 只要,不在外头浪死了就好咯! 再加上长年累月的日子,成神者…… 到最后,不还是回到原地,静眼看自己脚下的变化嘛! 等真的不想做的时候,只要任职年满了,还可以申请离职,只要培养出新的山神出来就好了。 这不香吗? 它本身又不是人,虽然人看似自由自在,可是相比于它的寿命,可能很多人,都巴不得想要对换一下呢! 再加上,天赋各有不同,有的人就懒得要死。 而“石像鬼”,偏偏就是那种不用修炼,也能够长年累月,依靠吸收日月之精华,一觉睡个百来年,从而一举出世成为高手。 这不香吗? 虽然百来年,境界也不会太高。 但各取所需嘛! 有长也是有短的嘛! 所以,憨厚的“石像鬼”,它的性格,实则,也是在保护着它。 它以石头凝聚而成,得石头之脑袋,而后得憨厚之性格。 所以,其实,这一切,都是必然的! 也只要这样憨厚的性格,才能够无所谓岁月的煎熬。 长生不老,多有渴望者。 可是,试问当欲望被岁月磨灭之后,偶然长生不老之人,他,又有何凭仗,去面对接下来看不到头的岁月呢? 当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全部都变得枯燥乏味,那到底,是做呢?还是不做呢? 故而,长生不老,本来就是一种历练。 唯有看淡了世间的生死,无大喜大落之辈,方能迈进长生不老之大门。 也唯有泯灭一切,不在乎生,不在乎死,不掌生,亦不执死之人,方能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从而做到不生不灭,无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