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城管大队 (第1/2页)
“车吏目,那些犯人都录好口供了吗?”中城兵马司,贾瑛斜靠坐在太师椅上,颇有些百无聊赖。 皇帝让他上疏自辩,可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期限。 贾瑛并不着急。 “回大人,口供都已经录好了。大人,这些人当真是我大乾的败类,人中渣滓,作恶多端,没一个是冤枉的。好在大人英明如炬,为我大乾、为这京城一举铲除了这些败类人渣,实乃我大乾百姓之福啊!” 四十多岁的车贞,此刻像极了贾瑛前世记忆中的狗头师爷,堆着一副笑脸,站在堂下的桌案旁,毫不顾忌的拍着贾瑛的马屁。 不是车贞圆滑事故,专爱溜须拍马。好说他也是中城兵马司似的五号人物,大小都是头儿。吏目虽说不入流,可那也是领着朝廷俸禄的,月俸三石五斗,折兑成银子,三两半,一年下来,将近四十两的收入。 别看数字不大,可就这些银子,足够车贞一家子在京城里足够体面的活着了。 这还不说兵马司其他的进项,一年下来,他也能捞到二三十两,甚至更多。 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身为在兵马司待了十多个年头的老人,他车吏目也是有头面的一号人物,不是谁都值得让他舔着脸往上凑的。 实在是贾瑛出手太狠了些,这才上任兵马司多久,于世友便被罢了官儿。 孬好了那于世友也是朝廷钦任的六品官,贾瑛也不过从五品的员外郎,两人之间只差一阶,谁知于世友这么不中用。 老实说车贞有些看不大明白,贾瑛不是五城兵马司的第一任提督了,也不是第一个想要拿掉于世友的,可在之前的争斗中,灰头土脸的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提督,最终只能如散家之犬一般,仓皇调离兵马司。 车贞搞不懂,为何对上贾瑛,于世友怎么看上去就那么不堪一击呢? 看不明白的不止是车贞,其他三位副指挥,这两日也变得老实本分了起来,不敢表现出丝毫不满的情绪。周士元则依旧是原先的模样,对贾瑛不卑不亢,只做自己分内的事。 贾瑛自然也不会向他们解释什么。 真正让车贞感到危及自身的,是贾瑛新进招募的几名书吏,他那可怜的侄儿都快要被挤的无事可做了,这下一步,是不是就轮到他了? 由不得车贞不多想。 贾瑛大有深意的看了车贞一眼,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这是好事,感到了威胁,就有了动力,兵马司需要一个勤快肯干的老吏目来把舵。 贾瑛不接茬儿,车贞准备了一肚子的马屁就没法继续下去,他的脸皮还没厚到说单口相声得到地步。 “咳咳,大人,接下来,还需要小人做些什么?”车贞决定主动出击,找贾瑛要事情做,来稳固他的位置。 “确实有新的任务要交给你。”贾瑛淡淡的说道。 “大人但请吩咐,小人必当竭力。” “嗯。” 贾瑛点了点头,从袖口中拿出了一张折纸,递给了车贞。 上面是贾瑛写的关于接下来兵马司的发展计划。 车贞打开扫了一眼,嘴里还不忘夸赞一句:“好字!” “京城治安管理疏议?”车贞嘴里轻念着最前面的几个俊逸墨字,不明白贾瑛这是又要搞出什么新明堂来。 只从标题来看,疏议,既像是奏章,又像是文书。 “兵部严部堂明禀......” 嗯,看来是写给兵部的文书。 “是让自己帮忙参详吗?”车贞猜度的贾瑛的用意。 越想越觉得有几分道理,看来大人心中还是很看重我的。替今朝最年轻的探花郎参详文章疏议..... 车贞内心赶到无比的激动,他只是一个秀才,却一直觉得自己不该只是一个秀才,怪只怪当初乡试的主考官眼神不好。 车某人,那么优秀的答卷,你们看不到吗? 怀才不遇,说的大概就是自己吧。 车贞双眼浮起了一丝淡淡的忧郁。 一个举人,车某足足考了四次! 三年、三年又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更让他气愤的是,四次之后,他特么居然还是个秀才! 是老天瞎了眼,还是他车某人太废了? 这个问题困扰了车贞许多年,甚至一度让他回避。 今天,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坐在堂上的贾瑛,此刻正以一种诧异的目光看着车贞,这老头突然激动什么,心绪起复这么大? 贾瑛没等车贞看完,缓缓说道:“你帮本官草拟一份文书,转递各司,让各司将所有的帮闲都组织起来,重新组成一支队伍,就叫城管大队。今后五城兵马司的帮闲,不再是有事则来,无事则去的帮闲,而是有固定执事的兵马司正式部属。” “城管大队的律令条例,随后本官会派人给你送来,你让人誊抄过后,同样转递各司。还有去找一些裁缝来,将来的城管大队,服饰也要统一,具体什么服饰,就交给你来定了,可以参考各部衙差。当然,若是你看完这份草案之后有什么提议,也可以写下来交给本官。” “果然。”车贞心道一声:“看来大人是要重用我了。” 车贞一时竟有些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绪,胸脯剧烈的起伏着。 他这匹老千里马,终于遇到伯乐了。 年纪是大了些,可他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大人放心,小人定不负大人栽培。” 贾瑛摆了摆手:“先不着急,还有其他吩咐。” “大人请说。”车贞极力的摆正自己的位置,让自己表现的看上去尽量谦卑一些,好给自己的新主子留下一个好印象。 贾瑛手指轻点着光洁的桌面,自从他来了兵马司之后,他坐这个位子的时间,比廖文斌还多。 也不知他们怎么想的,干脆把中城兵马司的大堂里里外外全都换了新,听说,廖文斌即便是上衙,也从来不做这个位置。 贾瑛也懒得管这些,唯上,不是汉人的独有特点,而是整个人类保留的最原始的一众观念,就像胜者为王的丛林法则。 “还有一件事,我已经和各司的指挥说过了,此后五城兵马司各司的行文联络事宜,都交由你来管了,今后我若有什么吩咐,也由你来通知各司,给你调配的那些书吏,不是为了分你的权,而是......你今后可能没有时间去处理那些琐碎了。” “大人......”车贞花白的胡须轻轻颤抖着,显示着他此刻内心的激动。 “不要急着谢我,把本官交给你的事情办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你......可不要让本官失望。” 给了好处,同样少不了必要的敲打。 原来大人增加书吏是这个用意。 车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