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 (第2/2页)
坤如何进的京城?”蓝田玉此刻是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什么是猪队友,只是一切都晚了。只听陈文瑞说道:“他的人现在还在林府外盯着呢,不止是林府,贾瑛那里也有人盯着,可祖尚坤根本就不是从这两处出来的。”“那是哪里?”“有人说,在大理寺衙门外,看到了傅府的一辆马车离去。”“一开始就是一个陷阱?”蓝田玉回过神来,陈文瑞满是苦涩。或许皇帝和傅东来以及叶百川三人,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辽东,而是勋贵本身。史鼎,不过是一个开端罢了。“眼下咱们该怎么办?”陈文瑞此刻已没了主意。蓝田玉努力的平复着心绪,来回踱步道:“祖尚坤的状词中并未提及刺驾一事,这算是一个安慰人的好消息了。”“上疏吧。”距离上次上疏,不过才过了一日的时间。这次当然不是为史鼎说清,而是撇清关系。只是,还来得及吗?随着保龄侯的一封弹劾自家兄弟的奏疏一出,这场风波再无变故,向秃鹫乌鸦一般闻着腐味过来的言官和清流们最先反应过来,不过他们弹劾的可不止是史鼎,还有西宁侯陈文瑞之辈。几家府邸惶惶不安,甚至已经开始暗中转移财货,安排平日不受看重的庶出甚至私生子连夜离京。镇国公府保龄侯府等几家,却因站对了立场,躲过一劫。皇家的翻脸无情,素来是最常见不过的。“朕有容人之心,奈何天不饶你。”史鼎就此下狱。就在勋贵们担心被牵连的时候,一骑快马驶入京城,马背上的士兵插着“驿”“八百里”等滋养的旗子,径直到了兵部。随后严华松便匆匆入宫,会同内阁几位大学士,往华盖殿见皇帝去了。“右屠耆王于匈奴王庭被杀,其子右谷蠡王继位,率部众叛乱,西域大乱,玉滋国遣使团于玉门关外被被浑邪部截杀,一应朝贡之物被劫,王子腾不得已发兵追剿。”嘉德端坐御座之上,傅东来念着军报中的内容。“陛下,王子腾奏报中提及,右屠耆王是被匈奴大汗巴图温都苏的王庭被杀的,匈奴王庭此时已经大乱,正是出兵的好时机,他向朝廷请命,即刻发兵,率先拿下西域诸地,再行挥师漠北,不能给匈奴人平息内乱的机会。”“诸位爱卿怎么看?”嘉德听完奏报中的内容后问道。傅东来与叶百川相视一眼,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困惑,偏偏在这个时候。事实上,傅东来是不赞成北征的,匈奴王庭是巴图温都苏一手强行将草原诸部捏合起来的,各部族矛盾重重,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根基并不稳固。之所以能与大乾相争这么多年,全在巴图温都苏一人。只要等巴图温都苏一死,左右贤王的矛盾激化之下,匈奴诸部再难团结起来,到时候,不用发兵,只需扶持几个归化胡,就能坐看匈奴王庭的覆灭。草原上的匈奴早就成了历史,种族都不知诞生了多少,鲜卑人,突厥人,蒙元人,鞑靼人,东胡人,用汉人的话来说,老汗巴图温都苏这是不识天数,才会喊出了重复大匈奴的荣光的口号,草原诸部对“匈奴”这两个字又有多少归属和认同感?说罢了,巴图温都苏本身就是一个捡了便宜的幸运儿罢了。他这般想,可皇帝和叶百川未必会认同他的想法,一个想要做万世明君,一个想成为治世能臣,都想在青史上留下一笔,逃不过一个“名”字。叶百川自然是支持出兵的,可是刚刚之前,他还在立住拿辽东边军做文章,这会儿却又要让这些人去拼命,纵是养气的功夫再好,也得心中骂一句嘛卖批,也太会挑时间了。傅叶二人不开口,严华松只能紧紧的看大老表演,他在这里只有做小弟的份儿。反倒是首辅杨廷敬开口了。“陛下,辽东之锢,不过是内疾,北方匈奴才是危险我大乾安危的心腹大患。辽东之事可以暂缓,可北方好不容易等来的机会,却只有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