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府贤孙_第三百二十章 乡试副主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章 乡试副主考 (第2/3页)

连宝玉,此时心中的怨气,也消散了七七八八,与众人一听围了过来。反倒是贾环,此时听了心中却是又起了妄念,只盼朝廷不要派瑛二哥出征才好。心中刚刚升起这样的想法,贾瑛的声音就传入耳中。“就算朝廷不用我出征,也要送环儿往军中去,江南太过安逸,九边苦寒,倒是个历练人的地方。”因又问道:“环儿你可以趁事情未定下来折段时日,仔细考虑考虑要去哪里,甘州的湘军营,又是舅老爷帐下,山西镇肃忠王爷那里也成,蓟州镇山东备倭总督宋军门也与我有旧,任你挑选。”贾环听罢,再次蔫儿了下来,想不明白,贾瑛为何总与他过不去,这抬举,还不如不抬举呢。这边事了,贾瑛又去了贾政那里,将两桩儿事情分说了一边。赵姨娘哪里,他也算仁至义尽,此番是再纵容不得了。至于贾环参军一事,贾政倒是起了犹豫之心,宝玉和贾环都是自己的亲子,虽说看着平日更宠溺宝玉一些,嫡出还在其次,更多的是老太太喜欢,事实上他对贾环也并未落下什么。军中不比别处,是真会死人的,贾政既有担心,可心底又觉得此法或许不错,知子莫若父,贾环平日除了斗鸡遛狗,与丫鬟厮混,可谓是一件正事都不干,这么下去人总要荒废掉的。“瑛儿,我知你是为他好,只是不如再缓上一二年如何?他如今毕竟还小。”贾瑛说道:“本就是趁着年轻才好纠正他身上的毛病,要说年纪,也不小了。都说十五从军,可边镇之地,多少似他这般大的兵娃子,不止他去,菌儿还要比他小一岁呢,此次也要跟着去。”“菌儿也去?”贾政愣了愣道。贾瑛点点头:“那孩子是块儿领兵打仗的料,往常总担心咱们府里后继无人,如今却是好了,菌儿和兰儿,一文一武,将来正可相互照应,兰儿已经在准备明年的府试了。我将菌儿带在身边,早早熟悉军中的事务,将来还要依仗他呢。”贾政忽然笑说道:“你尚且年轻,又是翰林出身,文武皆有功绩,将来路还长着呢,要依仗也是他们依仗你。不过说起来,瑛儿你到底是强过我们这些做长辈,稀里湖涂四十余载,家业传到我这一代,每况日下,哪像你这般年纪轻轻就开始考虑将来之事,咱们贾氏一族合该重耀门楣啊。”听贾政这么一说,贾瑛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二老爷,正是因为文武皆有功绩,朝廷也跟忌惮,恩师说东来公近年来总是有意压着我,未尝不是一种爱护。”贾政也是点了点头,年轻能为是资本,但未见得就全是好事。说罢正事,贾政又与贾瑛闲话起了今日的邸报。“如今看来,西边进展是出乎意料的顺利,东胡人不敢擅动,匈奴内乱未平之下,想来不日北面也将有捷报传来,只是如今东中西三路人员已满,瑛儿为何觉得朝廷还会派你去?”贾瑛说道:“正是因为太过顺利了,顺利到传世的功业信手可摘,舅老爷已经是九边总督了,如今又有拓土之功,若是最后连灭国之功也收入囊肿,让朝堂诸公如何心安。”“嘶!”贾政担心的吸了一口凉气,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于官场的敏锐程度远远比不上眼前的侄儿,他却是为考虑到这点。其实功劳太大还在其次,有句话贾瑛没有说,以他对嘉德帝和傅东来叶百川等人的了解,他们绝不会想看到大乾会出现第二个老北静王。“那岂不是危险了?”贾政心有担忧道。虽然贾王两家前阵子也闹过不愉快,可王子腾到底是他的内兄,两家的姻亲关系,也不会因为一些矛盾,而就此做罢。贾政为人虽然迂了些,可还是明白宫里娘娘能有今日,未尝不是因为宫中收到朝堂之上的影响,如果王子腾出事,那宫里的娘娘还有皇子杨倬还能好过吗?却听贾瑛说道:“我已经托贾雨村给舅老爷带信过去了,至于他能不能听得进去,就看天意了。”贾政又担心道:“可若因瑛儿你影响到内阁几位的布局,岂不是......”说道这点,贾瑛反倒不担心了。只说道:“二老爷放宽心,凡是都要讲一个规矩,就如朝堂诸公,他们忌惮的是继拓土之功又兼灭国之功的九边总督,但只是舅老爷本身,还不至于让他们行“莫须有”之事,这就像是一条底线,只要我不踩过界,那一切就是合情合理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满朝朱紫,又有哪个不为自己考虑的,哪怕如东来公百川公这等人物,不也贪个身前身后名吗?”贾政听罢,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事情如何发展,还要看接来的朝堂对舅老爷此次的开疆之功会有何种反应,怕只怕捧得太高,摔得太狠。”......事情却如贾瑛所料的那般,朝堂上还真有人不怀好意。既是邸报,了解西边详细的就不止贾瑛一人了,第二日西军再创大捷的消息,便在京中传开了。只是市井百姓多数不过是凑凑热闹,看个新奇,真正能够左右大局的还在朝堂之上。进爵。王子腾的爵位,是在上次官兵首辅大同之后获封的,与贾瑛相差不多,也是一个不可世袭的伯爵,不过比贾瑛的靖宁伯要高上一筹的是,可以荫袭一子,也就是两代爵。这次大胜之后,有人提出为王子腾进爵,以彰其功。若仅仅是进爵,也无可厚非,臣子立了功,总是要赏的。所谓加官进爵,王子腾今以武功赫赫于世,赐土封爵再正常不过。但有人却偏偏不愿意。对曰:“开疆者侯,灭国者王。太祖立国而封四王,然自高祖降,未有封王旧例,今贼与吾攻守相异,本朝物阜,亦赖前人之功,帝为高祖世宗苗裔,即功不可逾祖,因是为孝,臣子从焉,岂敢居上。”上因是而问:“何赏?”对曰:“可加三师,绶大学士以昭其功。”既是大学士,那入值内阁才是官员应为本职,岂可久居朝外。再言,如今内阁四位大学士,杨廷敬为大乾朝廷效力大半辈子,位居首辅,不过是太子少保,傅东来以一己之力推行新政,让大乾重现巅峰,也只是太子少傅。文贵武轻,王子腾不过以武功称世,就能贵在首辅次辅之上,那帮子酸腐文人如何受得了这般刺激。皇帝没有当朝答应,但也没有反对,明显是动了心思的。只是如今的朝廷尚要仰仗王子腾北征,既然是赏赐,那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受赏者本人的意思再定。相信很快关于上面那番言论就会传到王子腾耳中,这既是一种皇帝对臣子表示信任的途径,同样也未尝不是一种试探。只看王子腾会如何回应了。于此同时,山西布政使奏表,言称乌斯藏各部使节已至潼关,正往京师而来,大概再有半月即可抵达。bidige.贾琏离京了,就在今日,随行之人除了尤二姐外,只带了几个家仆。贾瑛一行一直送至京外,不过稀罕的是凤姐与平儿也出现在了送行的队伍之中,只是任谁都能看的出来,曾经的恩爱夫妻,如今竟只剩下了名分,一路上,只是在到了京城外贾琏即将启程之时,与凤姐到了一句“安好”而已。贾瑛心中唏嘘,不过对于两人,他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处理办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刚送走了琏二,接着又是傅斯年。他也是携家带口到外地赴任,洛榕的孩子已经能蹒跚走路了,肥都都深得傅斯年宠爱。贾瑛一早就到了傅宅,却罕见的发现钟庆居然在这里。贾瑛不由细细回想,若非在这里看到了钟庆,他险些忘了,他这位好友与当朝次辅同出一宗,只是这些年下来,傅东来愣是没有凭借自己的权势帮衬过傅斯年半分。贾瑛几次到傅府,都是钟庆带的路,有时傅东来未回府之前,贾瑛还会与钟庆闲聊几句,唠一唠山西的风俗与南疆有何不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