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宁府贤孙_第三百二十八章 雨丝飘处东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雨丝飘处东风 (第3/4页)

海关到京城耗费了不少时间,足够城中有所准备。他没有想过其他可能,毕竟他当下得到的一切都是真的。十万大军,五万精锐。有谁能用这么大手笔,来给他做局。不可能的。“北城方向,再调三万大军过去,让围困城南的大军到东城来。”“李将军,本王要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伤亡,只要最快的时间,事成之后,本王许你异性王。”“臣,谢主隆恩。”将领拜道。......荣国府。此刻无论是后街的伯府,还是东府之人,此刻都聚在西府之中。贾政贾珍此刻都不在府中,两人已经入宫去了,当下关头,文武百官全都聚集在奉天殿前,谁不到,谁就得死。荣庆堂上,人人脸上都挂着忧色,宝玉在贾母旁边静坐默不作声,袭人晴雯几个房中丫头陪侍旁边,贾蓉站在一旁,随时听后吩咐,探春胆子要大些,不时低声安慰着湘云宝琴几个小的。其他女卷们则都围拢在一起,以期能给彼此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数月未曾在这等场合露面的凤姐也在其中,她到底是见过场面的,又经历了琏二和二姐之事,反倒看开了许多事情,此时带着平儿一面安稳屋内的众人,端茶递水膳食,还要维持府中下人的秩序。贾母到底是经过风雨的,堂屋之中,唯有这位老人还能保持静气。却唯独不见黛玉的身影。南大厅。黛玉此时总有种被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回思往日,她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姑娘。今日残剪红烛心在柳梢枝头,明日对语桃花葬下愁绪一抔,幸余庆上有亲长,叹良人何必觅封侯,顾盼那红妆十里何时能成俦帱,梦黄粱他日凤冠霞帔唱得一曲知否,闲暇时读书吟诗对咏,烦闷时窗前坐看日升暮落,雨丝飘处东风,青山依送斜阳,蛾眉一展,纵梧桐深院难锁清秋,看行雁南归,顺道寄走了相思离愁。可如今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却不得不走到台前,莫名间,担起了府中上下的安危,这当然不是她的追求,女孩子做令姜易安有何不好,用瑛二哥哥的话来讲叫文艺女青年。可惜她的瑛二哥哥不在京城,她不想让他有后顾之忧,更要为他也为自己守住最在意的心安之所。不管这府中如何,都承载着她们曾经的遇到过的美好,若被刀兵付之一炬,谁会甘心。齐思贤也被黛玉接到了贾府,此时也没有待在荣庆堂,而是在南大厅同绿绒一道陪着黛玉。贾瑛在京中有许多安排,可有些事情并不适合府里人都知晓,总要有人来掌控全局,老仆在这方面从来不会擅专,这是为人的本分。喜儿匆匆走了进来,说道:“两位姑娘,老爹,大个子派人来报信说叛军主攻的是北城,咱们的退路被堵死了。”老仆脸色一沉,黛玉和齐思贤相视一眼,同样面露担忧,黛玉开口问道:“可说战事如何?”喜儿回道:“战况惨烈,城内守军不足,东城和北城交锋激烈,蓝侯已经放弃了外城,命令大军如内城据守了。”老仆听完喜儿的话,沉思道:“如此说来,纵是蓝侯心中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能守三日,也是,毕竟是辽东精锐,京营和禁军的战力差的不止一筹,巡防营和兵马司最多算是壮勇,局势堪忧。”“城外如何?”“尚没有动静。”老仆看向黛玉三人道:“姑娘不用担心,二爷还有安排,咸宜坊附近有一所荒废了的宅子,被二爷提前买了下来,宅子的地下有一处暗室,足以供府中人避祸之用,那里地处荒僻,叛军若是进城烧杀抢掠也都盯着豪门贵胃,还有皇宫,那里反倒不易引人注目。”这时林之孝走了进来,说道:“姑娘,府里有下人趁机偷盗财物,被瑛二爷的护卫抓住了,该如何处置?还有几人因说担心家中有事,想要告离的,也请姑娘一并示下。”黛玉端直了身子,说道:“那些个偷盗财货的,一律送到城门上守城去,你再去通告一声下面的人,自即日起,府中便以军法治家,若有要离府归家的,得了你们二奶奶的允准,他们自会放人离开,若没有而擅逃的,或是偷盗财物的再被抓到,或趁乱闹事的,一律不会轻饶,他们这些就是前车之鉴。”“至于那些想要告离归家的,你去找你们二奶奶拿主意,府里的事依旧是她管,伯府的护卫只负责守卫内外。”带林之孝离去,黛玉才松了下来,她大概还不大适应如今的身份,尤其是方才一言或可决人生死,这于她而言,尚是头一回,心中虽有不忍,但正如贾瑛平日所说的,一切都要照着规矩来,越是危急关头,越是不能乱了规矩。黛玉目光不由转向一旁的齐思贤和绿绒二人,想要从她们那里得到一些回应。两女一个掌着云记,平日自是少不了杀伐果断,一个则是自南疆而来的巾帼女子,论杀伐果决都在她之上。有些东西是与生自来的,而有些东西则是经历过后才会慢慢养成的。齐思贤回以黛玉一个微笑以作鼓励和肯定,绿绒则是更加霸气的挥了挥手中的短刃。有了两女的鼓起,黛玉方又转向老仆和喜儿说道:“外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我尚要去回禀老太太一声,免得她焦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自接了旨意后,贾瑛便一刻不停的往被赶去,十数名护卫紧随其后,月夜的霜露打湿了明鞍亮甲,战马吞吐着白色的气雾,重重的喘着粗气。“吁!”辕门在望。“下官宋律,拜见钦差大人。”严华松人已经到了山西与河南交界之地,朝廷任命贾瑛为招讨钦差副使的旨意也已经传到军中。此刻最激动的莫过于宋律了。任他如何也未曾想到,行军北上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将军但慕封侯意,怅然关中四海平。如果没有遇到贾瑛,他宋律或许这辈子候补卫指挥使就到头了,而今朝中有了靠山,他官拜都指挥同知,甚至可以谋一任边关总兵,但想封爵......可如今,就连老天都在卷顾他。手握重兵,朝中有人,传世的军功就在眼前,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缺的只是一个能够将他推到皇帝身边的人。杨佋或许可以,但还是那句话,论领兵打仗,宋律信不过他。虽然他此时一心想着建下盖世功业,可宋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他的备倭兵本来战力就要弱于边军,何况只有三万人。如果听了杨佋的话,说不定此时已经与叛军撞上了,到时候京城倒是保下了,自己可就惨了。十万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