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0章 出兵匈奴 (第1/2页)
南匈奴现有人口五十万左右,这个是于夫罗当初离开匈奴时的数据,兵力目前暂时无法统计,因为匈奴人只要有弓马便可算兵丁,甚至妇孺老弱也能上马杀敌,按五十万人口算,人家搞出十几万兵马都是没问题的。 目前控制区域有定襄郡、云中郡、五原郡、朔方郡、上郡以及西河郡北部地区,还有一些部落分布于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鄂尔多斯高原,甚至有的占据了凉州的北地郡。 当年南匈奴休屠各胡反叛,南下入侵西河郡,休屠王及其部众被吕布斩杀,死者数万人,匈奴人被吓得够呛,这几年即便闹灾荒,即便有人邀他们一起入侵并州,他们也不太敢来捋吕布虎须,实在穷得没办法,也只是在边境打一打秋风。 匈奴孱弱至此,按理说早该出兵把这个隐患彻底解决了,然而匈奴人弓马娴熟,各部兵马散居于河套地区各个地方,几年前新单于骨都侯病死,各部落群龙无首,四处分散,乱做一团,不好剿是一个原因。 另一原因就是匈奴骑兵的机动性实在太强,他们是游牧民族,打不过就跑,等你走了他又回来,吕布先前兵力不足,难以在每个地方都派兵驻扎,才会一直拖着南匈奴问题。 这一次之所以决定出兵,是想趁着尚未和公孙瓒开战的这个空隙,将后方安定下来,出兵计划也不是临时决定的,在夏收刚完成时,吕布便和张茉商议了此事,定下的最初方略是先逮着其中一两部杀鸡儆猴,然后直捣匈奴王庭,建立新政权,再招纳分散各部。 至于会有多少人回来接受统治,多少人继续游走抵抗,那就不得而知了,只能打下王庭后再视情况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定下计划后,军令传达下去,以并州军司令张辽为主将,于夫罗、张杨以及新归入并州军的阎行为副将,郭图为军师,另有军事助理司马懿、庞统、诸葛亮随军实习,整兵一万,其中骑兵六千、步兵四千,分别自太原、西河郡发兵,在澜县汇集后再渡过黄河。 之所以选择这条比较远一点的路线,而非从雁门直接向西渡河,是因骑兵渡河本就不易,雁门西边渡过黄河便是匈奴王庭,从那里渡河必然会遭到对面匈奴骑兵袭扰,造成不必要的人马折损。 而西河郡澜县早已经是唐国治下,在自家境内渡河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张辽用了一天半时间渡过黄河,修整半天后便开往第一个目标,上郡治所肤施县。 肤施县有黄河支流奢延水流经,北面还有一条小支流汇入,两条河流给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河谷平原。 秋日,奢延水南岸的胡杨林镀上一层金色,白鹭漫步飞翔其间,绿头野鸭在泽中觅食,北岸广袤的草地里,有牧民在放牧牛羊。 “如此好的土地,匈奴人竟然拿来种草?” 三日后,张辽军抵达肤施县,看到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色,司马懿忍不住感概了一句。 于夫罗解释道,“我们匈奴人虽然在两百多年前便归附汉朝,很多人也会说汉语,穿汉服戴汉冠,也有种地,但更多人还是喜欢放牧。” 他指着河谷北岸的一大片草地,“这里前几年还是耕地,不过这些年战乱太频繁,大家觉得种地不如放牧保险,很多耕地才会退化成草地,不过现在我觉得,还是种地更有保障,等平定了那些叛徒,我要让这里全都种上水稻。” 司马懿又问道,“若是靠放牧,这一片草地根本无法养活一城人吧?” 于夫罗看了他一眼,笑道,“这就是你不懂了,我们匈奴只有贵族和首领才住城里,比如这个占据肤施县的吉布鲁部落,首领吉吉尔带着他的家族及亲信士兵住里面,其他牧民又分成一个个小部落,分散在这周边其他地方或放牧或种地,每年定期来向吉吉尔缴纳赋税即可。” “他们那么自觉?没有逃税的?” “除非你逃去依附其他部落,否则根本逃不了,大家也需要吉吉尔的庇护,灾荒年间如果没有吉吉尔带领他们去抢夺,他们只能饿死。” 司马懿了然点了点头,说白了,每个部落其实也是一个小统治集团,而所有部落的首领及匈奴贵族又组成一个大统治集团,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