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新定义战争认知!(3更) (第1/1页)
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正文第三百五十四章重新定义战争认知!而且按照秦国的实力,以及老秦人渴望战功的心情。 他们要立下多少功劳? 依照大秦的政策,要是父兄战死沙场,那么所积累的战功,可以由接任的儿子和弟弟继承。 五级以上的勋贵,大秦没有三万也有两万了。 否则也对不起大秦以战立国的威名。 想想一下日常的现实情况,所有人的心情都放松下来。 而接着所有人又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冯逍,既然冯逍能够想到这个方面,而立场又在刚才表露出来。 如果说没有想到好的办法,别人也不相信。 而最为着急的就要数依然雄心壮志满怀的嬴政了。 很干脆的,就没有给冯逍停歇的时间,立即追问了起来。 “冯爱卿,有什么办法赶紧说吧,不要吊大家的胃口。” 看着眼巴巴地盯着自己的众人,冯逍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始说道。 “让大家无偿地拿出自己储存的粮食,当然是不可能了,可是如果是有偿的呢?” “哦,爱卿说说,什么是有偿?怎么个有偿法?” 对于嬴政这么着急地催促自己,冯逍也很无奈。 “在说有偿之前,我想先请教陛下几个问题。” 听到冯逍忽然话题一转,又扯到了自己身上,嬴政非常好奇。 “爱卿尽管问!” “陛下对于和匈奴的战争,准备打到什么样的程度?” “当然是把那三十万的匈奴兵都留下来!” 一提到匈奴,嬴政就非常愤怒,只要是因为大秦本来大好的局面,眼看着一两年之后,就是收获的时节。 而这个时候,匈奴人竟然南下,严重影响了大秦对于六国百姓的安抚工作。 可以说如果一旦大秦在战争中无法取胜,或者战争拖得时间过长。 那么大秦原本日趋稳定的太平日子,将会再次暗流涌动起来。 “那么,陛下,对于击败匈奴,陛下有多少信心。” “大秦只会胜利,不会失败!” 听到嬴政那斩金截铁的话,一众武将顿时各个热血沸腾起来。 但站立的冯逍反而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陛下,臣问的不是您的决心,而是在客观的情况下,我们大秦有多少胜算。” 说完之后,估计嬴政也无法给出客观的答案,冯逍干脆扭头对着一旁的蒙毅问了起来。 “蒙将军,你认为呢,大秦的胜算有多少,需要打多长时间?” 看嬴政没有反对,蒙毅沉吟了一下。 “八成胜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时间的话……半年左右应该就可以结束,匈奴人甚至连半年都坚持不了。” 对于蒙毅的答案,冯逍还是比较认可的。 毕竟若论和匈奴的交战经验,整个大秦,就没有能够出蒙家之左右了。 “既然大秦必胜,而且半年时间也足够了。” “那么,陛下,诸位大人,这场战争,除了稳定的边境环境之外,还能给我们大秦带来什么?” “这……” “能带来什么啊?” “战俘算吗?” “好像没有什么吧?” “……” 大臣们一个个都议论纷纷,可是好半天,都没有讨论出。 这场战争,除了和平的环境之外,大秦还能收获什么? 摇了摇头,冯逍苦笑了两声,果然,炎黄子孙们果然都是这么实在。 在没有见识到西方那些强盗之前,大家确实对于战争所能带来的利益,有些严重认识不足。 “首先,战俘算是一个方面。” “而这些战俘也算是战争的收获,因为有了这些战俘,我们的许多徭役,就可以让他们去做,然后给予我们百姓做出见面。” “这样一来,既不消耗我们大秦的民力,又能让天下的百姓都感念陛下和诸位大人的恩德。” 听到冯逍的话,众人都点了点头,利用战俘充当劳力,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 只不过以前大家都没有,去有意识去做这方面的事情。 大都是能俘虏多少,算多少,哪怕没有也无所谓。 “而第二个,就是战马,这也算是一块巨大的收获!” 听到冯逍的话,不少人都皱起了眉头。 以往都是国家发动战争,所以收获的战马都算是国家的,然后又被分配给军队。 甚至于这种战略物资,大家都不希望流落到民间去。 虽然大秦并没有限制私人养马,但绝对不会做出用战马来奖励百姓的事情。 “当然,鉴于战马是战争物资,可以这算成金钱,算在战争的收获当中。” “而第三点,才是最为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收获。” “那就是我们击败匈奴之后,面对没有了军队保护的匈奴大小部落,那些属于部落财产的牛、羊等家畜,就是我们大秦军队的战争收获。”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打赢了匈奴之后,将会有着巨大的收获。” “而以这些收获为保证,我们可以向着大秦的贵族,暂借军粮等物资。” “等到我们大秦打赢了战争之后,我们可以用所收获的财富,按照一还一倍五成的比例,归还给大秦的贵族们。” “当然,如果大秦的百姓害怕战争失败而血本无归的话,那么大秦可以用明年的赋税作保证。” “一旦战事不顺,那么大秦就可以用明年的赋税,来偿还从百姓哪里借来的粮食。” 等到冯逍把话说完之后,所有有见识的人,无不用着放光的眼睛看向冯逍。 冯逍的话,相当于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从没有关注过的大门,让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到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利益。 当然,也有一些食古不化的人,认为冯逍这种向着百姓借粮的行为,有损大秦的威严。 而对于这些人,冯逍根本就没有任何惯着的意思。 “大秦的威严?这位大人,很抱歉我们罗网的消息或许收集的不是太过准确。” “怎么我们听闻,在以前的民间,我们大秦除了爆秦的恶名之外,就没有其他任何的威严可言?” “也就是这两年,陛下的仁政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大秦的名声才正常了一点。但依然没有你所说的威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