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6更) (第1/1页)
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正文第三百六十九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现在有了冯逍这只蝴蝶的诞生,大秦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新旧势力的交替之际,如何缓和矛盾,平稳过度,才是最为主要的事情。 否则,江山都是别人家的了,那么嬴政这么努力的意义又在何处? 随着冯逍在朝堂上深入了解之后,他才发现,以往对于大秦的认识有些片面了。 他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错误。 那就是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所谓的君王昏庸暴戾都不过是表象。 如果大秦一直兵强马壮,百姓安稳生活,那么胡亥再蠢,也不会有旧贵族翻身的机会。 前世当中,秦始皇压了这些矛盾十多年,但并没有从根源上消除这些矛盾。 所以大秦二世而亡。 而如今,冯逍最终的人生奋斗目标,就是压制住矛盾的爆发,然后通过时间来消除矛盾。 至于说怎么压制? 要么延长嬴政的执政时间,要么加强大秦的国力并富足普通平民。 而这次北征就是一次实验的机会。 在当初的大殿上,冯逍之所以提出向咸阳的贵族募集粮草。 除了他说出来的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考虑,没有说出来。 以前,大秦和匈奴打仗,打胜了那么就胜了,顶多朝廷欢呼几声。 但因为这次大匈奴,是向贵族征集的粮草,所以从还没有出兵,大秦就背负了债务。 那么在打仗的过程当中,以前大秦根本不在乎的战利品,就成为了朝廷还债的最大资本。 所以,草原上的牲畜,甚至战争时的俘虏,都将成为秦朝的目标。 如果说之前,大秦是睁着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只希望匈奴不要侵犯的话。 那么这一次,大秦将会化为两只眼睛都瞪得狰圆的恶狼。 草原上的一切,都将是大秦争夺的目标。 起码朝堂上,大部分大臣都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匈奴的资产。 而一旦增加了侵略性的大秦,战胜了匈奴之后。 所得到的大量战利品,将会向潮水一样涌入大秦腹地。 然后无数的马、牛、羊,将成为大秦还债的资源,冲入大秦的经济市场。 然后畜牧业将会首先受到冲击,紧接着因为生产力的增加,农业也会受到冲击。 紧接着在食品市场,rou食品将会大幅度的降价。 而这一切的受益者,将会成为普通的平民百姓。 因为短时间大量的倾销,将会使可以养殖于北方的牲畜,遭到大幅度的贬值。 使得过去根本买不起牲畜,或者吃不起rou的普通平民百姓,都能参与到这次的战争红利分配当中。 虽然在这个倾销的过程当中,贵族的利益会受到部分的牵连。 但因为一点五倍的偿还,足以消除贵族损失的那部分利益。 就相当于贵族将钱借给了朝廷一段时间。 百姓赚了,贵族没有亏本,那么谁赔了? 朝廷吗? 虽然所获得的大量战利品,都低价倾销到了民间。 或许收获不如往日,但数量却翻了无数倍。 最为关键地是,大秦的所有战利品都是掠夺而来,不是辛辛苦苦生产劳作出来的。 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啊。 所有人都没有亏,那么亏的就只能是匈奴了。 这也是为什么,冯逍始终没有对大秦和匈奴的战争提出过劝谏。 一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他更加清楚匈奴的威胁。 二来,这样的事情,也非是他的专业,所以冯逍就没有心思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说三道四。 劫富济贫是平稳社会环境,缓和社会矛盾的不二法则。 没有看到前世的现代社会,鹰酱国一旦在国内闹出大的动静来,那么立马会有战争发生。 以此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虽说这种行为治标不治本,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就不是治本的存在。 冯逍总不能直接跨入社会主义吧,那绝对不是消除矛盾了,而是找死了。 王莽的行为,为前世无数渴望穿越的后辈们,做了一个醒目的事例。 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领先一大截那就是死人。 任何先进的社会制度,都是在旧有制度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 政体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永远都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节奏。 任何奢望与跳跃式发展的,都将摔倒在地上,成为别人借鉴的经验。 所以哪怕明知道大秦制度的缺陷,冯逍依然实在法治的基础上,引入其他学派的思想。 然后希望通过一系列手段,利用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外壳,将锐利坚硬的法家尖刺给包裹起来。 就像是坚硬的果核外面,永远都有一层rou质鲜美的果rou一样。 任何制度都要包装之后,才能呈现在民众之前。 否则那赤裸裸的利益现实,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所有的社会现象,都要有其生存的土壤,绝对不会是个例的呈现。 就比如嬴政之前从冯逍这里获取的科举制度,现在最多也就是一种选官的模式。 而无法像后世一样成为一种制度。 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科举制度没有雄厚的底蕴和基础。 大秦没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参与到竞争之中来。 万里挑一和十里选一个的质量,绝对是截然不同地结果。 也正是因为基础的贫瘠,嬴政瞬间就看透了制度过于先进的缺陷。 也使得他没有像李世民那样,闹出一个“天下英雄尽入我掌中”的笑话。 绝对的数量之中,才能诞生出绝对的质量。 尤其是在培养人才方面,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所以大秦如今连前世幼儿园水平,都无法普及的现实,使得科举完全没有了发挥的空间。 所以这才是冯逍无比重视大秦学府的根本原因所在。 大秦学府,将是冯逍教化天下的摇篮,将会是冯逍培育文华种子的孵化器。 有个一二十年的积攒之后,大秦就会有足够的传播教育的种子,然后教化天下的大模式就可以正式启动。 到了那个时候,无数大秦学府的学生。 共同奋斗上一二十年,将是大秦正式步入辉煌的开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