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交换灵器(一) (第1/1页)
聂源愣愣地看着光芒消失之后,在地上躺着的东西,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要如何描述自己的心情。 【下士剑】 【品质:灵器】 【品级:鬼斧神工】 【术法:颇具殊慧,灵rou相异,御剑凌霄,锋锐难挡,固本培元,清心明性】 【技能:御剑术,御炁术,道法随心,绵绵不绝】 【元灵:鵸鵌(伤损,未炼化)】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那畸形的怪鸟名曰鵸鵌,读作歧途。 所谓翼望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食之不魇,又可御凶。 吃了它的rou,睡眠好,不做噩梦。 也不知道这炼化为器灵的歧途,还能不能让人不做噩梦。 不过给自己换一件灵器剑丸,应当是绰绰有余的。 整体比较起来,剑胎的伤害更高,运使难度更低,基础掉率也更高。 而剑丸则有些不同,它的基础伤害稍稍弱于剑胎。 但是剑丸有练剑成丝,专擅破法,所以整体伤害是有超过剑胎的。 而运使难度,这就不用说了。 现在的乾坤志里多少玩家还没法熟练掌握御剑的同时使用御炁术飞行呢? 分光化影的状态下灵活cao控剑光,这种高端应用只能是少数玩家的专利。 普通玩家只能是分出去一大堆剑光,然后一心一意地驾驭这一大堆剑光。 至于爆率,剑丸这玩意对道法的限制极其严格,甚至于对使用者都有着特殊要求。 所以即使剑丸的爆率也不低,但是恰好入手自己能用的,那是难上加难。 综上所述,一把灵器级别的剑胎,换两三颗同级剑丸都可以,总归能换到自己需要的。 可惜了,术法跟技能不是很满意,大概是换不到特别极品的剑丸。 这柄下士剑,端正地放在生门之中,大概就是这座八门金锁阵的压阵之物。 灵器压阵,真真是好大的手笔。 生门已过,坦途在前。 然后聂源就发现,这八门金锁阵的生门出路,居然是在地火窟内,而且大概率是逍遥的地火窟。 毕竟把逍遥的门徒送到天魔的地火窟中,总是有点不合理啊。 而且游戏而已,会直接从枉命窟的深处传送到逍遥山门,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地火窟,这地方聂源已经许久没有来过了,上一次想到这里的时候,还是入手煤精小麻雀却火的那次。 地龙翻身再加上幽魂乱世,依靠勾连地脉真火运行的地火窟早已无法使用。 这一次聂源从枉命窟中脱出,通过八门金锁阵居然来到了这里。 也不知道会不会跟后续的剧情有关系? 比如说无数的幽魂从地火窟喷涌而出,席卷逍遥山门之类的。 心里越来越觉得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极大,聂源驾驭着剑光飞出了地火窟。 聂源出现的位置在地火窟的极深处,平日里不是趟地图的玩家估计都不会往这边走。 如今地火窟中的地脉真火依旧鼎盛,只是其中难免混杂着些许秽气,已经无法拿来炼丹了。 出了地火窟,果然是回到了逍遥的山门就近。 山门,薪火苑,竹林。 之前进竹林都是要走一段距离的,没想到这一次聂源才刚刚迈步走上那石阶,眼前立刻就出现竹林小筑。 李化缘坐在那张摇椅上,问道:“枉命窟中,出事了?” 聂源将自己进入枉命窟之后的事情挑拣着重要的陈述了一遍。 其中重点描述了那只泥水草木与血rou组成的马鹿,以及奢侈到用灵器作为压阵之物的八门金锁阵。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李化缘重复着这句话,摇椅轻轻地摆动着,似乎在展示着老人此时摇曳的心神。 “你将那件压阵之物取来我看。” 聂源老老实实地将下士剑递了过去,完全不怕这位长老将自己的东西密下。 李化缘伸手接住,将剑柄握在右手之中,伸到眼前细细观瞧。 这柄剑造型上很是绚丽。 笔直的剑身在剑锋处划过一道弧线,剑身之上篆刻着细密的花纹。 剑柄便是那只名为歧途的灵禽造型,雕工极为精湛,将那歧途的姿态与气度还原得很是贴切。 总而言之,闪动的建模还是那么无可挑剔。 “这把剑,便是以幽魂性灵炼制的法器。”说着,李化缘将下士剑递还给聂源。 聂源接过下士剑,没有立刻收起来,而是像李化缘那样放在眼前仔细观瞧。 李化缘悠然摇动着摇椅,问道:“既然到过琉璃境,后面又入枉命窟,如今你可有什么话要问我?” 聂源收起下士剑,问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因真的是我佛道魔三教惹下的?” “对!”李化缘毫不避讳,当场承认。 “……”聂源沉默,然后问道:“弟子不懂。” 这话有些质问的嫌疑,但是聂源又不知道要如何换一种方式,所以还是问了出来。 李化缘问:“你修仙为何?” 鬼使神差地,聂源回答道:“上天入地。” 这是他给那只马鹿的回答,此时心中想到,也就脱口而出。 李化缘再问:“如今可修成所想之事?” 聂源谦虚道:“弟子愚钝,入门日浅,当仅是初窥门径而已。” 李化缘点头,再再问:“那便是没有,你可知如何才能修成所想之事?” “勤学苦练,勇猛精进” “肤浅而已,表面罢了,你可知更深之处为何?” “……”聂源再次沉默,然后又是一句“弟子不懂。” 李化缘呵呵一笑,又一次问道:“那你可知为何你成就元婴之时,会引来天地劫数?” 聂源回答:“修行乃是逆天而为,意期突破桎梏,自然引动天地劫数。”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人相悖,劫数自来。” “弟子领教。” “可明白枉命窟之事?” “弟子明白。” 说白了,枉命窟这事儿从本质上就和修士历劫一样。 修士修行,采汲天地元气,突破之时便有天道劫数降临,惩戒前事。 三教联盟在枉命窟中镇压性灵,炼制通灵法宝,积威之下自然就有“报应不爽”。 竭力跨过去也就是了,没必要因为性灵的反击,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问题。 无非就是与天争命之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难道每个修士修到一定地步之后。 就应该被应势而来的雷劫劈成飞灰? 就活该将一身法力尽数散化,重新回归天地之间? 还不是要逆天而行,拼尽全力去抓住那缥缈一线的最后生机? 再直白一点,就是三教的确是因为拘束性灵才引发如今的劫难,但是聂源又能怎么样呢? 是叛出山门还是主持正义?确定要主持的就只正义吗? “且去修行,莫要多心。”李化缘一摆手,聂源便回到了竹林之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