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从斗笑社开始_第一百三十二章:音乐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音乐家 (第2/2页)

导演自己。还有现在站在舞台上,正在跟周浩搭档说相声的栾总。周浩后面的包袱是现挂,并不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虽然被损了,栾哥却笑得很欢畅。能够给周浩这样的逗跟来捧跟,对于他一个量活的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所以他才笑得特别欢畅。“你接着说,我看你还能说出什么来。”这时候,栾哥又来了一句。他这就有点儿称量人的意思了。说白了,就是想要看看周浩的能耐。周浩一点儿都不含湖,马上开口给了他回答。“那您以后就只能蹲着上厕所了!”“哇!!”宛如一盆凉水浇到了油锅里,直接炸了。台下观众疯狂鼓掌。上场口的那些师兄弟们,也是拍桉叫绝。“亏他能想得出来…”师兄弟们赞叹了一句之后,心里也不禁开始疑惑。“你们说,周浩难道就不怕他这些包袱被剪掉吗?”“那有什么关系?”孟哥摇了摇头。在他看来,这根本不叫事儿。如果因为畏首畏尾,所有的包袱都不敢拿出来,那才有问题呢。事实上。之前他们这帮师兄弟,很多就在这方面栽了跟头。以至于他们节目的质量,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但实际上,问题根本就不像他们想的那么严重。首先这是网络综艺,根本就不会在上星的电视台播出。虽然他们也努力过,但因为节目时长的关系,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总之电视台这条路是肯定走不通了。那网络平台,就是唯一出路。网络平台的尺度,本来就比其他平台大的多。更不用说他们的节目,还是先行录制,然后剪辑,最后才播出。真要是节目包袱不合适,或者审核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完全可以把这一段包袱整个拿掉。并不会影响到周浩的整体表演节奏。只是他表演的时长缩短了一点儿,节目精彩度下降了一点。那那又怎么样?相比于节目平庸,稍微冒点儿风险,又算得了什么?孟哥是在录制到中途的时候,才想明白这个道理。一开始因为对团综太重视,再加上节目的点击率屡创新高。师兄弟们都有些被架懵了。他们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么高的流量,心里难免踹踹不安,做事情的时候,也难免有所收敛。反而是周浩。不管是因为天生个性的原因,还是成长环境造就的。人家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从第1场节目开始,周浩在舞台上的表演就以大胆着称。随着节目的录制,他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是越来越好……在录制团综的过程中,其他师兄弟只是或多或少的有所提升。到了周浩这里,人家直接利用这个节目,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最开始的时候,他的能耐在10个师兄弟里,也就排在中游。到了现在,周浩的能耐已经名列前茅了。如果单纯只说在节目里竞演的表现,他甚至是表现最好的之一。唯一能够跟周浩竞争的,似乎只剩下了孟哥一个人。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儿。其他师兄弟因为没有竞争关系,这种感觉还不太明显。孟哥就不行了。作为周浩主要的竞争对手,再也没有人比他感触更深了。他是亲眼目睹,周浩一步步成长到可以跟他分庭抗礼的地步。就在孟哥心里暗暗感慨的时候,周浩和栾哥的表演,又整出了新的段子。“这人呐,总要有一颗向上的心态。”“说的没错。”栾哥也已经调整好,跟周浩配合的非常默契。就好像两人已经配合了许久。“我有一个小侄子。”“你不是独生子吗?”栾哥好奇问道。“我不说亲的,我有个搭档,他有个儿子。”“哦,这么回事。”“我喜欢小孩,所以我们爷俩关系特别好,没事儿就聊聊天儿。”“跟小孩还能聊天呢?”“别瞧不起现在的小孩,成熟着呢。那天我问他,豆包!”“豆包是谁?”“我的小侄子叫豆包。”“有叫这个名字的吗?”“你姑娘都能叫盆,我侄子怎么就不能叫豆包了?”周浩的反问,让栾总队长哑口无言。台下观众露出默契的笑容。熟悉栾总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掌上明珠小名叫盆。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当年郭老师给取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周浩有个侄子叫豆包太正常了。这才是一脉相承。“我说豆包,你以后有什么梦想啊?你猜他怎么说?”“怎么说的?”“叔叔,叔叔,我以后想当个音乐家!跟贝多芬一样!”“有志气!”“是有志气。”周浩也跟着点了点头,“我这当叔叔不能白问啊。”“那你怎么做?”“我当时就带着我那小侄子,去了钢琴行。”“吆!”栾总队长感慨了一声。钢琴行里的消费可是不低。台下观众也是深有体会。“到那儿我就买了个哨回来。”这突如其来的反转,差点儿没闪到栾总的腰。他愣了好一会,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然后他不敢置信的盯着周浩,“你到钢琴行给人家买个哨回来?这是人干的事儿吗?”“这你就不懂了,我这可都是为了他好。”周浩一脸坚定的说。“你想想,我这小侄子这么聪明,这一学肯定能成艺术家。成了艺术家以后不得下乡慰问啊?”“这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你不管是下乡慰问,还是下乡演出。你这钢琴是不是得找人抬着,估计还得雇辆专车吧。这一路上的挑费,起码也要大几百。他慰问演出呢,一分钱演出费不给,顶多就给点儿餐饮补助。你琢磨一下,一百块钱的餐饮补助够不够?”“那是不够!”“这都是最高标准,团长级别的才有呢。一般底下的演员,顶多也就八十。这不得赔死!还是买个哨好,不管到哪里,自己揣兜里就去了。”周浩解释的理直气壮。但他越是这么一本正经的说,台下观众就越乐不可支。到最后,观众的笑声都连成了一片,把整个剧场都给填满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