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若白的厨艺,陈无极的凡尔赛(2章求订阅!六千大章求月票!) (第1/3页)
“啊!” 迷迷糊糊中,迟余感觉有人在晃动自己,便胡乱地挥了一拳,然后就听到了一声惨叫。 睁眼一看,就见迪丽若白委屈地撇嘴,手揉着胸口。 哎呀! 迟余忙赔笑,伸手按在她手上,轻轻揉着,柔声问道:“我不知道是你。打痛了吧?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不是在象山那边拍戏吗?” “哼,人家特意请假回来,还被你打,啊!唔唔唔!” 迪丽若白话还没说话,就被迟余一把揽过去,封住了嘴。 一个长吻之后,她气息紊乱地白了迟余一眼:“你晚上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我又学会了一道菜!” “什么都可以啊,只要是你做的。”迟余笑着说。 “就知道嘴甜,不知道能甜倒多少女孩子!”迪丽若白想撑着迟余起身,就听到“嗷”的一声。 “你这惨叫也太假了吧?” 迪丽若白吐槽着,就见迟余不像是作伪,忙问道:“咋了?我,我没有使劲吧?” “呼!你,你刚刚按住我受伤的那两根肋骨了。”迟余痛的冷汗直流。 虽然没有骨折,但其中两根肋骨,还是有些轻微的骨裂,刚刚迪丽若白正好按在上边,那痛感,叫一个酸爽。 “啊,你,你你你,没事吧?肋骨怎么了?迟余,我我,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有要报复你的。” 迪丽若白一听迟余肋骨受伤了,急了起来,有些手足无措。 “傻瓜,没事,就是拍打戏的时候,被托尼一肘肘的有些骨裂。” 迟余伸手揉着她的额头,轻轻地调着呼吸,道:“不过放心,我当时就还了他一脚,裂了三根!” 肋骨骨裂,不敢提气,说话都有些不敢大声。 “好吧,你们拍打戏真够拼命的。” 迪丽若白见迟余都不敢出气的感觉,她知道拍打戏的人经常受伤,无奈地说道:“我去超市买些大棒骨,晚上给你熬个骨头汤吧。” “嗯,好。”迟余点点头,慢慢地站了起来。 痛感过了之后,只要没有大动作,还是没问题的,便说道:“我陪你去。在那边待了好久,感觉快与现代社会脱钩了。” “有那么夸张吗?那边又不是原始社会。” “但是当你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之后,别说是原始社会了,就算是让你回到农村一段时间,估计大部分人都会不适应吧。” “倒也是。” 随后,二人就去了商场。 家里虽然东西缺了不少,但是接下来如果《霸王别姬》开启路演模式的话,大部分时间还得是在外边飞,所以就只买了一些这几天吃的用的。 主要是吃的。 迪丽若白一来是想展示她新学会的菜,二来还要煮大骨汤,就七七八八地买了一大堆。 “你去歇着,我饭做好了叫你。” 回到家,迪丽若白把迟余推出了厨房,便是埋头若干。 拖着一身伤病之躯,迟余自然是扭不过她,只能吃现成的了。 倒也没有完全歇着,拿着水壶,给屋里那些绿植浇浇水,与它们聊聊天、谈谈心,又去书房,擦了擦这些日子以来积的灰尘。 京城有个讨厌的地方,就是太容易积灰。 清扫了灰尘后,迟余在书桌上铺开毛毡,铺上宣纸,砚台里倒了墨汁,一支戴月轩的青山挂雪,沾了墨,便在纸上挥洒起来。 顷刻间,便是满室生香。 一幅四开的字写完,看上去,还是带着九成迅哥儿的痕迹。 想了想,就临了一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想要抛弃一个人的痕迹,最好的办法,便是如此了。 “迟余,吃饭了。” 不知不觉间,天已经黑了,迪丽若白推开门,轻声说道。 又走进来,看着迟余写的字,一脸崇拜地说道:“天呐,迟余,你写的也太好了吧。” “是吗?哈哈,只是写的好看而已。” 迟余笑了笑,然后拉着她的手:“要不要写两个字玩玩?” “你得一笔一划教我。” “嗯,我手把手地教你。” 迟余让她在自己怀里,一手抱着她,一手抓住她的手:“握住毛笔,对,就是这样,你想写什么?” “写个长歌行吧。”迪丽若白想了想,说道。 “嗯,好。” 迟余说着,就把着她的手,准备写个青字。 结果,迪丽若白是想写长字。 好在第一笔都是横,只是繁体的长的横是短横,而青的最上边的一横,显然是要长一些的。 “你是说直接写长歌行这三个字吗?”迟余这才意识到。 “嗯啊。”迪丽若白一脸的理所当然。 好吧。 迟余便耐心地问道:“你那知道,长歌行和短歌行一样,其实是乐府古题吗?” “哦,短歌行我好像记得,是曹cao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吧?”迪丽若白有些脸红,她觉得自己在迟余面前,总是像个文盲。 “嗯,是的。很厉害,还能记得。” 迟余找到了她的嘴巴,亲了一下,又说道:“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还有印象吗?” “嗯嗯,记得呢!” “这句就是长歌行里的一句话。” 迟余说着,便诵读出了全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迪丽若白侧脸,看着迟余:“你怎么能知道那么多呢?” “这就是童子功啊。” 迟余笑了笑,突然说道:“唉,你说,如果我给你们写个剧名,你们导演会不会用呢?” “肯定会用的!”迪丽若白眼睛一亮,肯定地点头。 “嗯,那行,我们先去吃饭。吃完饭再写,我还欠兢哥和骞哥两幅字呢。”迟余想起七月和吴兢、于骞他们一起喝酒时,答应过的。 正好这两天彻底放松下来,能调集一下状态,写两幅字。 写字这种东西,如果只是寻常的写、寻常的临摹,自然是不需要所谓状态和情绪的,但是要创作的话,就不能心有旁骛。 七月那会儿,刚刚从《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