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_第二百零八章 先出王炸,再扔四个2(六千大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八章 先出王炸,再扔四个2(六千大章求订阅求月票打赏!) (第2/3页)

演,我觉得效果比上综艺会更好的吧?”

    “坐下说。”

    苏艾嘉拉过来两个高脚凳子,说道:“这个问题,我以前也琢磨过,觉得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是啊,你比如米国那边。出新专辑的话,就会全米路演,一个州一个州的路演。不管是成名的歌手,还是新歌手,都是从路演做起的。”

    迟余说道:“汉城那边,你像lisa的blackpink也是,我见过一次,其实就是在街头广场,但是你看她们现在,最火的女团之一吧?”

    “嗯,确实很火。”苏艾嘉点了点头。

    “所以我在想,这种形式下来,会不会让粉丝的粘性更好一些?”

    迟余说道:“我个人的感觉是,现场看一场演出,总是要比隔着屏幕,甚至是从耳机里听,记忆更深刻一些。”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似乎没有人这么做。”苏艾嘉说道。

    “不,有人这么做过,而且还很成功!”

    迟余摇摇头,然后说道:“还记得那个疯狂英语吗?他那个形式,基本上就是路演的形式,一个学校一个学校的路演。”

    苏艾嘉皱起了眉头,随后又问:“但是,路演的费用会不小吧?而且,如果没有观众呢?”

    “不要担心没有观众嘛。费用的话,我看lisa她们的路演,一开始也都是街头的一块小场地,比如商业广场什么的,人多的地方,应该不至于太高的花费。”

    “再说了,咱们是搞路演,又不是演唱会。不需要门票什么的,观众想来就来的那种。观众上,应该不用太担心吧?”

    迟余说道:“而且啊,我们还有高校啊,完全可以从高校搞起来。”

    苏艾嘉听迟余说的很起兴,不由笑了:“怎么今天突然想起要说这个了?你来公司这边,不会是就想跟我建议,让我们的实习生,搞全国路演吧?”

    “哈哈哈!当然不是了。”

    迟余哈哈一笑,摇头说道:“我就是因为最近一直在做《杀破狼2》的路演,又听你说实习生要参加选秀节目,一时有感而发,有感而发而已。”

    苏艾嘉却是点点头,道:“你的这个想法,应该也有人说过。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国内没有推行这种形式。”

    迟余想了想,他对娱乐圈的了解,目前还是一知半解的程度。

    “不过,我觉得可以做一个调研。如果可以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做一个尝试。”苏艾嘉说道。

    随后,二人就说了一些公司的其他事情。

    迟余来这里,确实也没有什么正经事,纯碎是想过来在苏艾嘉,以及其他公司艺人,以及工作人员面前刷个脸。

    以安定人心。

    实在是前一段时间,网上又疯传说,他已经与苏唐传媒解约了。

    这种事,虽然也影响不了迟余的心情,但是确实会影响到苏唐传媒的正常运营,于是迟余就过来了。

    ……

    4月中旬,《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先导片和第一期先后播出。

    粉丝们早就是翘首以待,看完之后,纷纷评价说: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向往的生活。

    尤其是迟余的铁粉安妮,她现在已经是个媒体人,于是直接在先导片之后,发了一篇长文。

    佛系嘉宾!

    硬是把一档下乡体验综艺,做成了一首陶渊明式的散文诗!

    安妮写道:“在这里,我不仅仅是位小鱼干,更是一位向往粉!

    第二季的《向往的生活》终于播出了,且一上线就被推上了热搜榜。

    某瓣评分从第一季的7.9涨到了第二季的8.6,让人惊喜。

    作为一档生活服务纪实类的节目,《向往的生活》,有着与其节奏不匹配的热度。

    倒回到去年,彼时的节目组恐怕还不会想到,这档没有人设、没有流程、没有任务的田园综艺,会成功火到第二季。

    且成为了芒果台的王牌综艺之一。

    让我们来看看,《向往的生活》有多慢呢?

    节目形式是把几位固定嘉宾带到某间蘑菇屋里,准备好基本粮食、犁田工具、锅碗瓢盆等最基础的生活用品。

    然后让他们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在蘑菇屋度过一段陶渊明式的日子。

    期间不得带钱和通讯工具,想吃菜得自己去田里采摘,有时候甚至还得自己下种。

    想吃rou得自己捉鸡捉鸭,或者用农副产品交换。

    总之基础原料都有,但后期如何生活、如何形成自己的通货系统以持续生活下去,都得嘉宾自己想办法。

    是一套完整且系统的桃源生活没错了。

    而且除了几位固定嘉宾,节目组还会有流动嘉宾的加入。

    蘑菇屋的人为了尽好待客之道,还必须满足流动嘉宾对吃方面的需求。

    大到红烧牛rou、小到番茄炒蛋,都得给来一遍。

    听起来很艰难,但几位佛系嘉宾,硬是把一档“下乡体验”的节目,做成了一首陶渊明式的散文诗。

    而节目之所以能办得如此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得益于嘉宾的心境和磁场。

    几位嘉宾分别是黄雷、何炯、迟余和张梓枫。

    回头再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四位嘉宾,实在是太适合这档高品质节目了。

    每位嘉宾在蘑菇屋的分工也很明确,黄雷黄大厨主要负责做饭,热爱美食又懂得生活的黄老师,还因为参加节目厨艺长进了许多。

    从一开始的特色名吃,到如今的地方大菜,只有你点不出的,没有黄老师做不出的。

    何炯何老师呢,万能的好帮手 碎活王,做起事来井井有条,喂养起家禽狗宝们也是细心又耐心。

    家里的大小事他都会想到,也都会默默记在心里。

    是蘑菇屋绝对的暖心家长担当。

    迟余和张梓枫呢,则是打下手的主力,也是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大家分工明确,把蘑菇屋的小日子过得有板有眼儿。

    以及最重要的是,大家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对于他们来说,因为常年奔波忙碌,导致自己从未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感受过生活,感受大自然的一切。

    但是《向往的生活》提供了这个契机。

    所以不仅黄老师由小厨变为了大厨,何老师也收获了一堆家宠。

    据悉节目组曾看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近40.4%的人希望远离喧嚣,回归农村,寻找内心的声音。

    所以《向往的生活》这个节目才诞生了。

    并且为了给蘑菇屋建立一套完整的循环生态系统。

    节目组还要提前半年在蘑菇屋旁边种植玉米、西瓜、土豆等农作物。

    目的是让所有的绿色植物都以非常自然的状态存在,导致后来导演组也成了半个农业专家团队……

    如今,第二季播出了。

    虽然客人还没有来,但是一个场景一个动作,都能让网友大呼,还是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