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唐_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心所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心所向 (第2/2页)

有些不自在,说什么都有,倒是没有一统江湖。

    此时万岁还没有忌讳,所以说了也没什么,否则光凭这一句话,高顺就吃不了兜着走。

    今天高顺带出了陈国的旧臣,就是想给他们看看齐国的朝气,读书人是国家队的脊梁,农民是国家的命脉。

    看着众多学子,高顺缓缓抬起手,现场渐渐安静下来。

    “国子先生晨入铜雀台,招诸生立台下。

    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今日孤在铜雀台授书,实为授学,诸生既闻,某乃劝学,赠诗一首,警戒后人。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玄门非有闭,苦学当自开。

    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晨鸡固自勉,男子胡为哉。

    胸中一片地,无使容纤埃。海鸥尚可狎,人世何嫌猜。

    勤慎君子职,颜闵如琼瑰。克薄小人事,斯辈真可哀。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亦灾。将心须内疚,祸福本无媒。”

    一首诗念罢,学子们纷纷下败,身后的陈国旧臣目瞪口呆,显然是被高顺的才学震撼。

    良久,徐陵长叹一声道:“先帝败的不冤!”

    一句话,说明他已经服了。

    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齐国赢得侥幸,陈国要是能团结一点,陈国根本不会灭亡。

    然而这根本不是团结的事儿,而是人心所向,高长恭父子一文一武,皆站在当世之巅。

    高长恭勇冠三军,万夫莫敌,一生戎马,未尝一败,可谓是盖世英雄。

    高广敬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少年老成,长于事故,可谓是当世人杰。

    这样的组合,莫说是陈顼一人,就算加上宇文邕,也不一定是父子的对手。

    不过此时陈顼依旧重病昏迷,宇文邕已经死了,吴明彻受到惊吓后暴病而亡,萧摩诃被高长恭条于马下。

    淳于量被斛律光搓了锐气,守在建康不敢出城,陈顼御驾亲征好好的计谋,奈何两个儿子太不争气。

    好不容易有一个有头脑的,知道稳扎稳打,可惜为时已晚,大势已去。

    回想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江山转眼易主,曾经的人和事都变了。

    看着意气风发地高顺,徐陵心里五味杂陈,他并不是愚忠之人,当年他和魏收也曾共事过。

    只不过陡然间的转变让他接受不了,如今看到这一幕,不由得大为震动。

    “罪臣徐陵,拜见殿下!”

    徐陵突然下跪,给高顺行礼,高顺脸上带笑,连忙把他扶起来,道:“徐公何罪之有。”

    “罪臣之前不识时务,妄想与殿下抗衡,如今想来……”

    “哈哈哈,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非公之罪也!”

    徐陵这一投诚,其他官员也绷不住了,纷纷下跪表示归顺,只剩下裴忌一个。

    “裴公莫不是不愿意事孤,如果真不愿意,孤也不勉强。”

    高顺笑着看着裴忌,裴忌脸色变了变,又看了徐陵,良久叹了口气。

    “罪臣愿意归顺,只是臣乃武将出身,不知殿下为何把臣留在这里,不是应该……”

    裴忌说完,高顺笑了笑道:“因为兵部需要你!”隆唐最新章节地址:隆唐全文阅读地址:隆唐txt下载地址:隆唐手机阅读: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喜欢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