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五章 高长恭禅位 (第2/2页)
言官的厉害,所以打算借这次机会敲打他们一下。 你们什么事都可以管,但要看清局势,齐国还没到坐享太平的时候,还轮不到你们出来说三道四。 高长恭要禅位的事,高顺早就知道了,拒绝了突厥和亲后,就需要一个人坐镇北境。 况且随着辽州的发展,北方也需要经略,他打算在幽州建立一座行宫,开始为以后打算。 大业元年二月初一,高长恭禅位高顺,自称太上皇,隆武皇帝,高顺登基。 父子二人这番cao作,直接亮瞎了很多人的狗眼,和宇文赟不同的是,高长恭没有贪图享乐,而是去了北方。 有高长恭镇守北方,高顺也算是实现了他说的话,可高长恭这一走,高顺还是有些心里没底。 第一次坐在龙椅上,下方是文武百官,很多曾经的老臣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轻面孔。 “朕初登大宝,诚惶诚恐,怕上负苍天,下负百姓,然乾坤两分,山河未固,朕愈感沉重。 父皇北迁,戍守边关,为的是大齐江山,和千万百姓,尔等身为臣子,理应学习。 ……” “陛下万岁,太上皇万岁!” 简单发言过后,随着大臣们山呼万岁,高顺算是成为了齐国的皇帝。 虽然高长恭也是皇帝,但不干涉朝政,只负责军事,父子二人分工明确,文武双全。 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册封李姝菡为皇宫,冯小怜为柔妃,顾依依未德妃。 之前也许觉得,高顺的女人不少,可现在一看,高顺后宫之中只有三位妃子,子嗣只有一个半。 高璟今年才五岁,高顺也没急着立太子,接下来他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所以他打算立贤不立长。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帝王家的争斗很残酷,若是过早设立了太子,对后面的子嗣不公平。 李姝菡对此没说什么,她已经是皇后了,地位尊贵优越,暂时满足了她的心愿,所以根本没想太多。 第二件事是开恩科,科举出现这么多年,已经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这也是齐国能够国泰民安的原因。 正所谓上行下效,高顺和高长恭平时生活都很节俭,日常所需并不奢侈,但也不丢皇家威严。 如此一来,下面的官员也就不敢太过分,要知道那帮言官连他都敢弹劾,还有什么不敢说的? 第三是做一些人事变动,高长恭去北境戍边,不可能一个人去,行宫之中要开府,也需要一些官员。 高长恭把高顺的人都留下,其余的带走大部分,把位子给高顺留出来,让他更顺利的接受朝政。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虽然高顺之前把控了内阁和六部,但却不能忽视高长恭。 高长恭毕竟也是皇帝,也有一批心腹大臣,平日里用来监管朝政,做到心里有数。 第四是大赦天下,其实齐国现在的大牢中已经没多少重犯了,那些重犯都被拉到北方修长城去了,牢里都是轻犯。 对于这些犯人,让他们做苦力有些不公平,养着走费粮食,自从公布了修建长城之事,齐军的犯罪率直线下降。 在很多人看来,北方就是苦寒之地,而且人迹罕至,去了受罪不说,还要修长城,简直生不如死。 但事实上北方并没有男的夸张,就算是东北地区,也是四节分明。 冬天虽然冷,可是有煤炭和火炕,只要粮食充足,冬天甚至很享受。 据刘永业统计,新出生的婴儿中,大部分都是七月份左右,一看就是冬天没事儿干,都开始造人了。 所以大赦天下后,官府大牢中就没多少人了,很多地方竟然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画面。 后世史书称这段时间为大业中兴。隆唐最新章节地址:隆唐全文阅读地址:隆唐txt下载地址:隆唐手机阅读: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喜欢请向你的朋友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