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勿吉和格物院 (第1/2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隆唐笔下文学”查找最新章节! 勿吉,华夏东北古代民族名,是通古斯诸族的先祖。 汉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 名称始见于南北朝,但族名和族源很悠久。 秦以前的居就,秦汉之际的夫余、沃沮、隋唐以后的乌惹、兀的改、斡拙、吾者、如者、乌稽、窝集之类的氏族、部落、民族的名称,与勿吉很有关联。 勿吉源于诸稽,是“窝集”的转音,满语为森林之意,东北人叫“树窝子”。 勿吉人,就是林中人。在气候寒冷的东北,森林既是人们的好住所,也是他们狩猎、采集的好场所。 记载:“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 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言语独异。 常轻豆莫娄等国,诸国亦患之。去洛五千里。 自和龙北二百余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环水,水广里余,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鲁水,又东北行十八日到其国。 国有大水,阔三里余,名速末水。 其地下湿,筑城xue居,屋似形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则步推。 有粟及麦穄,菜则有葵。水气醎凝,盐生树上,亦有盐池。多猪无羊。 嚼米酝酒,饮能至醉。妇人则布裙,男子猪犬皮裘。 初婚之夕,男就女家执女乳而罢,便以为定,仍为夫妇。俗以人溺洗手面。 头插虎豹尾。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 其父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湿;若秋冬,以其尸捕貂,貂食其rou,多得之。 常七八月造毒药傅箭镞,射禽兽,中者便死,煮药毒气亦能杀人。 国南有徒太山,魏言“大皇“,有虎豹罴狼不害人,人不得山上溲污,行迳山者,皆以物盛。” 作为北方民族,勿吉的文明程度并不高。 南北朝之初,松花江一带的勿吉人,摆脱了邑娄人的控制,占据了先前肃慎人、邑娄人的故地,成了肃慎文化、邑娄文化的继承者和光大者。 起初,勿吉人在松花江流域定居,一度加入了邑娄。 在长年征战中,邑娄族消耗了本部的实力,难于驾驭旧肃慎地的各部落。 公元五世纪初,勿吉人踏进了奴隶制的门槛,他们很快取代了邑娄族。 如今的勿吉国,是一个半奴隶制国家,国力不如高句丽,却也拥有军事力量。 高成阳病急乱投医,想借助勿吉国的力量打败齐军,这无异于白日做梦。 得到勿吉有异动,高顺直接下旨,命辽州的刘须达,带领契丹的骑兵讨伐勿吉。 当初高长恭打室韦的时候,就想过收了勿吉,可是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冬季寒冷,也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如今高顺坐镇辽东,身边并不是没有军队可以调动,当初让独孤永业经营辽州,就是为了这一天。 以夷制夷。 刘须达得到命令,立刻带领一万骑兵出发,他们要赶在下雪前击退勿吉军。 大军从辽东出发,经过玄兔城,刘须达特意来拜见高顺,高顺勉励了他一番,让他带兵北上。 齐国对高句丽用兵,很快就引起了隋国的注意,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火器的出现,让杨坚格外重视。 长安城,太极殿。 “陛下,据我们的探子来报,这次齐国动用了大量的火器,比起之前的震天雷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火器如果用在对我朝的战场上,我朝恐怕要吃大亏,陛下需要早做打算。” 高颎站在杨坚面前,满脸的凝重之色,这个时代火器本不应该出现,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一个震天雷,就可以扰乱我军阵营,他们还有那什么炮,和会冒火的棍子。” “陛下,齐军叫那炮为红衣大炮,冒火的棍子为火枪,臣已经派人研制,只可以齐军太过谨慎,无法弄到样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