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公主下嫁王氏,周家再生孽缘 (第3/5页)
田螺姑娘,可否教我?” “你真要学?” “有何不可,你都能学,我为何不能?” 婉灵便手把手教他间隔多远、如何深插,只消学了一刻钟,王政希就因腰酸而直不起腰来了。 “想不到这么简单的动作,做起来竟然这般困难,真是辛劳呀。” 他有些明白婉灵为何会亲自上手,若非身临其境,绝对感受不到这其中滋味。身为世家大族的贵公子,从不知民生疾苦,又有何资格谈论治理国家。 “昔日孟子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婉灵答道。 “是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这农时耕种,就是治国之本,社稷之根呐。”王政希放眼整个田庄,陷入沉思之中。 “好啦,说吧,过来找我何事?” “哦,差点儿忘了正事。前些天陛下突然下旨将三公主赐婚给我,昨天突然私自庭仗打伤宁王殿下。今日我盘查内廷司,发现三天前王公公竟私自从宫外带一莫生男子进宫,我查不出此人身份,故而过来问问你,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陛下庭仗殿下的罪名是什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何人传的旨意?又是奉谁的旨意?” “王公公传的,说是皇后娘娘的懿旨。” “看来,王家已经着手对付宁王了。走,我们赶紧到府上去商议。” 正欲转身离去,田里的老伯唤道:“田螺姑娘,这就走啦?” “老伯,我明天再过来,有急事,剩下的就交给你啦。“婉灵摆摆手,匆忙地跑到田垄上,赶紧出庄去了。 老伯笑道:“这孩子,见了英俊青年,也学会偷懒喽哈哈哈。” 两人跑到庄园围墙处,婉灵正要俯身从狗洞钻出去,忽然想起还有王政希跟在身后,赶紧停下脚步,告诉让他从正门出去,与自己会和。 “那你从哪儿出去呀?” “放心吧,我从狗洞出去。” “啊?!这下田也就罢了,还要爬狗洞?灵儿,你这也太没形象了吧。” “哎呀,你赶紧去吧,我女孩子家家的要什么面子。除了狗洞,你还能想到别的法子把我明着带出庄园吗?那不是不打自招嘛。” 王政希瞥了一眼婉灵,觉得真是没救了,一边摇头一边自己从正门走出庄园。就这样,两人骑着一匹快马,消失在尘土飞扬中。 清宁独自坐在宁王殿下的书房中,泪眼婆娑地看着挂在梁上的无数副画像。宣纸在日光的映射下,透着墨迹。微风轻轻吹起,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自从知道殿下被庭仗至重伤,她是夜夜悲恸,形容日渐憔悴。为解相思之苦,干脆住在了殿下的书房中,以丹青墨笔,稍稍疏解心中的情思。 早上王妃来过书房,对清宁一阵冷嘲热讽。她也股不上家宅内院的争风吃醋,呆呆地痴想出神,回忆往日两人的郎情妾意。 王妃虽然嘴上不依不饶,但始终不敢做些什么。 “王妃,恕奴才多嘴,为何不将那些画像统统烧掉?”王妃身边的婢女抱怨道。 “你以为我没烧过吗?她嫁进来的第三年,我受不了殿下成天在房中围着那些画转,就趁殿下不在,烧毁了几副。可是没想到,殿下发现之后,竟不顾夫妻情分,逼我给他们二人重新作画,以补偿损失。从那之后,我便知道,在殿下心中,我这个正夫人,压根就比不上她这个娇弱的侧夫人。” “啊?殿下怎可如此凉薄?您为什么不告诉王家?” “告诉王家?王氏一族本来就没打算扶保这位皇子上位,我又何必给娘家添事,自找没趣?反正我不曾诞下一子半女,王家未必将我放在心上,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主子这般可怜,真是便宜了那个狐狸精!” 眼不见心不烦,王妃带着下人走出书房,进宫伺候殿下汤药去了。 王夫人这几日正忙着跟宫中的女官们,核对三公主殿下和王政希的生辰八字,占卜吉凶。先前过了纳彩之礼,虽然王政希没在府上,但这些琐事份属后院,自然就由丞相夫人代劳了。 太常太卜占得一卦:“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也。公主八字与王公子契合,卦象为上吉,王夫人可安心筹备婚礼。” 信王自从围猎之后,就对婉灵起心动念的,每天派人到周府门口打探小姐的行踪,琢磨着是不是能在街上堵到佳人,好诉下忠肠。这天好不容易遇到王政希骑马进府,根本连小姐的影子都没碰到,气得信王一脚踹在了下人身上。 婉灵与政希下得马来,快步进至院内。先让王政希自去书房等着,换好衣服洗了脸,婉灵才到书房说话。这期间,只有一位贴身侍女在书房内奉茶。 “你说说那带进宫的外人,可有什么奇特之处?”婉灵单刀直入。 “听内务府的公公说,那人生得高鼻梁、深眼窝,耳垂处有耳洞,上面还有云雷纹身。” “有耳洞,云雷纹......想必是西蜀人,你等等,我去去就来。” 婉灵起身走到书架前,在一处格子上翻找着,把一张宣纸抽了出来,拿到王政希桌前,指着纸上的一副画像给他看。 画像上正是西蜀人的头像,与公公描述的那个人极为相像。王政希认真阅读旁边的文字说明,才知道原来西蜀人长这个样子。 “去年与家父一同攻打建宁时,有幸参与军情刺探,就留下了这个资料。男子打耳洞是西蜀人的习俗,云雷纹象征着他们的宗教信仰图腾。” “这西蜀人为何会进宫?他到底来干什么?” “当时还曾探查到,西蜀的苗疆之地,盛行一种术法,可控制他人神智,毒性强而变幻无形,当地人称之为‘灵鬼’。此毒以12种毒物相互吞噬炼制而成,看陛下的症状,应该是中了其中一种叫‘癫蛊’的蛊毒。中此蛊者,会性情大变,喜怒无常,单需一个小小的铃铛,便能控制他人的神智。” “这也太可怕了吧,后宫怎会用这种卑鄙无耻的手段,难道不怕被人唾弃吗?” “后宫之人,最擅长不折手段。如今正值夺嫡的风口浪尖,成王败寇,自然有人会铤而走险,出此下策。” “我真的不敢相信,父亲或是皇后娘娘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对陛下下蛊,这是死罪,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