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风骤雨却疏_第七章:使臣被召回国,暗夜偷袭蜀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使臣被召回国,暗夜偷袭蜀军 (第1/2页)

    京中瘟疫虽然已经结束,但后来发生的王奇山谋逆一案,西蜀使臣仍旧被软禁在下榻的驿馆中。后来先皇突然驾崩,使臣隐约预感到京城将要变天,便乖乖呆在驿馆内,安静本分地与丞相商谈议和事宜。

    其实双方谈了近两个月,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况且使臣也收到了国内的消息,知道很快新任皇帝就会召他回国,和谈一事就此化为泡影。

    这日,使臣大人上奏请求面见陛下,作为返回西蜀前的最后一次通话。陛下一身玄衣缟素,在资政殿接见了他。

    “先帝崩除,朕忙于守孝,疫情又刚平息不久,未能抽身召见使臣大人,还望见谅。”

    “哪里哪里,适逢多事之秋,还请陛下节哀。”

    “今日收到贵国国书,称新帝继位,急召使臣大人回国。朕昨日得到前线回报,说蜀君御驾亲征,大军已经出了夔关。想必两国即将再起战事,使臣大人此去,要多多保重才是。”

    “谢陛下隆恩,臣虽未能完成和平使命,回国后必定竭力谏言,以和谈代替兵戈,免两国生灵涂炭。”

    “那就有劳使臣大人了,朕命丞相大人为使臣送行,一路保重。”

    “谢陛下,臣告退。”

    王政希与使臣同乘一辆马车,平缓驶出皇宫。政希观察着面前这位与之唇舌争斗了数日的异国使臣,实在看不透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初来京城时是傲慢张扬的,会谈时是不知廉耻的,可现在却是一副老实人的嘴脸,其变幻莫测,实在令人忌惮。

    “使臣大人此去,不知是否还有再见的机会。”政希试探道。

    “此话一言难尽呐。慕容皇室本为求和,奈何老国师逼宫自立,臣不过一介文官,又能如何?恐怕你我再无见面的机会啦。”

    政希心中微微泠然,此人竟然当面直陈新君的暴行,似乎完全不把自己的身份立场摆在心里。

    “好了,本官就送到这里,使臣大人一路保重。”

    马车出了皇宫腹地,忽然加快了速度,飞驰在中央大街上。飞奔的马车惊扰了路上的行人,人们赶紧躲闪避让,愤然在背后议论着这驾慌张的马车。

    建宁城上,周蒙生站立在城头,极目观望远处的平原野草,空中万里无云,一颗红日当空照耀。

    “启禀大将军,探子来报,西蜀大军还有一日路程即将抵达城外。”

    “他们在何处扎营?”

    “葫芦谷附近的山谷中。”

    周蒙生转身返回城头阁楼内,走到一张大的地形图面前,寻找着敌军的位置。

    副将参谋用手指在地图上的一片山谷处,指出了确切的地点:”大将军,您看,这里就是西蜀大军驻扎的营地。”

    “这个地方山势崎岖诡异,最是适宜我军夜间偷袭。传我命令,今夜五更时分,派一股游击小队,烧毁敌军粮草辎重,趁机袭扰敌军。一旦的手,立即撤出,不可恋战。”

    “大将军,您是想让敌人在同一个地方再失败一次?”

    “葫芦谷是他们前往建宁城的必经之路,他们别无选择。听说北凉的巨舰已经下水,不出五日便可到达若江南岸,他们耗不起这个时间绕道走的。”

    “是,末将领命!”

    周蒙生的目光停留在江陵城以北的沿江防线,只要他这边拖住西蜀大军,就能破坏两军的合围路线。他真正担心的,是桓贞与婉灵能否在北凉大军登陆之前,将其阻挡消灭在若江以北。

    周蒙生心中所想的沿江防线,其实就是驻扎在这一代的江陵水师。在皇帝的主持下,兵部的征兵工作进展顺利,百姓踊跃参军,导致新兵数量庞大。可偏偏他们要面对的,是北凉铁骑。且不说那北凉铁骑骁勇善战,单是北凉名将沮渠将军的威名,足以让周蒙生不敢掉以轻心。

    还有一个变数让周蒙生放心不下。一连数日的探查,都没有探查到慕容绝的身影。他担心慕容绝会与北凉军合谋,用卑劣手段打破战局平衡,帮助北凉铁骑踏入城北近郊。北凉铁骑摆脱船只登上陆地,平荡坦途便是他们的天下。

    思虑再三,周蒙生决定修书一封,派人送到江陵大营中去。

    若水河中,一艘艘巨舰停靠在岸边,北凉士卒铁骑正排队逐个登船。北风呼啸,将西北的寒冷刺骨,不断向南方输送。沮渠将军在其中一搜巨舰的船头上,面南而坐。

    “启禀将军,蜀国皇帝又派人来催问咱们何时到达若江南岸?”

    “不去理他,他的灵士不是很厉害吗?北凉与慕容氏结成的只是临时盟约,不必太过认真。”

    “可是,我们该怎么回复?”

    “看这季节,很快就要进入冬季了。若江上正好刮起北风,我们的巨舰顺风顺流而下,用不了五天,就能看见江陵水师的桅杆。”

    “诺。”

    沮渠子车起身走到船头围栏边,深吸一口气,清凉的气息进入鼻腔,经过喉咙,滋润肺部,依旧凉意不减。他觉得这北风来到了南国,凌冽刺骨的干冷都会被这里的雨露滋润而变得和煦。在心中暗暗祈祷神灵保佑,他能够常驻南国,好好体会南方的富庶与繁华。

    婉灵接到了大将军的来信,沉思片刻,觉得自己有必要前往水师大营一趟,去和程老将军就退敌之策进行深入推敲。

    江陵水师营寨,就在若江南岸沿线。主舰船只聚集在江陵城河段,舰身宽厚,可容纳十名骑兵并排立于其上。巨舰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瞭望塔台和指挥室,两侧船身为防止火攻巨石,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包裹了一层铁皮。

    一根粗重的桅杆上面,升起一面巨大旗帜,上面绣着一个偌大的程字。桅杆直通第二层船舱,内里摆放的是箭支弓弩、碎石火药罐、燃油和部分粮草等军械物资。夹板间用结实的粗木以三角形作为支撑点,分散缓冲夹板上的压力。

    最后一层也是第三层,两侧附有巨大船桨,如果船只需要冲锋或改变航向的话,就需要浆夫们奋力摇摆巨桨来实现了。角落处摆放着两根巨大木棍和铁锚粗麻绳,与一般船只并无二致。

    主舰周围围绕的是前军战船。他们比主舰体型要小一半,但灵活机动性强,且与主舰船头的方直不同,这种战船两头都是清一色的尖头。穿上只有一层船舱,可供士卒休息和躲避。

    前军左侧,是中军战舰,右侧是后军战舰。这两军战舰体型只比主舰小上一些,但两头与前军战船相同,船舱有两层,也带有巨大船桨。整个江陵水师,战舰旌旗密布,连绵不绝数百公里,宛如江上的城堡要塞。

    “程伯伯,灵儿有事特来向您请教。”

    “哎呀,我都有好些年没看见你啦。上一次见你,还是五年前呢吧,哈哈哈,如今都长成大姑娘了。今晚就别回去了,在我这尝尝河鲜,咱们爷俩好叙叙旧,哈哈哈。”

    这位程老伯,是江陵水师的主帅,叫程盖。婉灵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婉灵小时候最喜欢听这位老伯将那江水上的奇闻异事。

    可惜婉灵晕船,营中风平浪静还好,若是到了江面上,波涛汹涌,不免要上吐下泻好几日。记得小时候第一次上船玩耍不知道,婉灵差点儿因此脱水死在船上,后来就再也不敢上船了。

    “嘿嘿嘿,程伯伯,只要您的船不出营寨,我待几天都没问题。”

    “哈哈哈哈,你还是当年那个德行,这旱鸭子的属性,可一点都不像你父亲和你哥哥。”

    “程伯伯,这都多久的事情了,你还挂在嘴边,每次见面都要取笑一番。人家如今好歹也是一军之将了,就不能留点儿面子嘛。”

    “你小子还要面子?你从来就不知道面子为何物。少跟我这装蒜,管你多大官儿,到了面前就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