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丹药到手 (第1/2页)
死囚营十余万人,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各有各的绝活。 像贾定贵、燕天元之流,胸有沟壑,智计百出,聪明才智几乎碾压张直, 就连马勇和朱三门,也是真正的伶俐人,性格讨喜,眼色极佳,换个适合的环境,很快就能混的出人头地。 就算档次再低一点,像赵巧手、牛坨子等人,也是有着手艺在身,不论到哪,都能混口饭吃。 这些还只是张直认识的,其他不知道的营中高人,更是不知繁几。 所以,张直从来没有所谓的智商优越感,他甚至认为自己很笨,万事都要小心谨慎。 这样的天赋和心态,按理说只能求个平安,一事无成,百万斤的不化骨就是做梦。 但让张直庆幸的是,他还有项独特的优势,那就是观念上的领先。 或者说是观念上的格格不入。 死囚营的很多传统,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意义,只是多年流传下来,当大家都习惯之后,就成了习俗。 如同现代社会的键盘,就十分具有讽刺意味,它即没有顺序,也没有规律。 它的排列方式来源于一种古老的打字机,目的是防止打字速度太快,损坏了机器。 后来就算有人设计出更科学的键位排列,但上百年的习惯已经养成,这个错误也就成了习俗,将永远的流传下去。 何其可笑也。 死囚营的情况,也是如此。 偏将们每十天前去天坑上供,死囚们跟着上山收集不化骨,找够数量后大家往天坑里一推,这就是习俗。 其根源是死囚营成立之初,那时的尸鬼远比如今厉害,大家必须抱团才能生存,所有人都将此事当成了巨大的折磨,不到迫不得已,绝不上山。 而为了防止有人偷懒,或者错过时间耽误上供,营内还规定了天黑之前,所有人必须集合之类的规矩。 大家同进同退,显得理所当然。 但这些东西放在如今,简直就是荒谬! 张直敲敲黑板,对着院中的校尉们,一脸的痛心疾首。 “如今我们死囚营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着一堆破规矩,我们要改革,我们要创新! 上供这件事情,和死囚们进山,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只要不化骨够多,偏将大人带着百十人搬运东西,很轻松的就能完成任务。 其他人跟着去,只能是看热闹,只能是浪费时间,这是巨大的人力浪费! 而且,我们为何要干一天,休九天呢?这简直就是可耻的放纵! 我们要用鞭子将营中的懒汉们打醒,全年无休,统统赶上山去! 只有这样,在兄弟会的领导下,大家的的不化骨才能富裕,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刹那间,全场掌声雷动,校尉们交头接耳,激动地谈论起来。 “对啊,我们以前怎么没想到?” “现在一想真是亏死了,那帮闲汉天天晒太阳,真是浪费了大把的不化骨。” “哎,都怪我们以前太仁慈,竟然还给手下留两成,才惯出这种坏毛病。” “不过这个税收制是什么意思?能比分成制更好?” 张直并没有细谈所谓的税收制,只是点到为止,说了句集体分红。 他挥手制止了众人的喧哗,开始分配任务。 “下面我们兄弟会,将由八位偏将带领,进行巡山、安保、守库、上供、演武、财算等各项任务,请大家积极报名、、、” 在校尉们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各项任务分发了出去,其中巡山之类需要动用武力的,最为抢手。 只因这类任务不用动脑子,流程也简单,武力高强的校尉们最喜欢了。 所以到了最后,这莫名其妙的“财算”,就落在了张直的头上。 八位偏将见诸事已定,直接快刀斩乱麻,带着大家去了校场,向死囚们宣扬兄弟会的成立,把此事做成定局。 张直独自站在院中,望着远去的众人,有些怔怔出神。 今天这事说起来复杂,办的却极为利索,只因偏将大人们,才是此事的最大受益者。 张直的作用,只是一个前台推手,不管成与不成,偏将们都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除了最热心此事的管太粗外,其他偏将全程一言不发,直到最后计划成功,才带着人行动起来。 整个事情,终究是相互利用罢了。 这时粮官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张直身边,满脸的疑惑不解。 “你这么做,到底是何用意,这样能赚到不化骨?” 张直回过神来,行了一礼,已经习惯了粮官的神出鬼没。 “见过粮官大人,不过我这可不是赚不化骨,我这是剥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