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只为母亲展颜 (第1/1页)
来宣读禅位诏书的人是中书舍人,与他同来的还有魏国公裴寂,应国公武士彟。 此时桌案、香烛等物已经准备妥当,李世民带着天策府诸位重臣武将,以及王府中人一起跪拜接旨。 在王府队列中,世子李承乾跪在了第一位,长孙无垢在第二位,而第三位赫然就是李文武。 中书舍人缓缓展开了一卷黄绫,用又尖又细的嗓音开始朗读诏书: “五德更始,日月迭代,司牧黎庶,是属圣贤……” 开始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听的李文武是昏昏欲睡,内侍令足足念了一炷香的时间,才念到了戏rou部分。 “今便效仿圣贤,逊位别宫,敬禅于太子世民。” “武德九年,七月初三。” “太子,接旨吧。” 中书舍人满面春风的要把诏书交到李世民的手上——他就等着完成这一步,然后马上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了。 而他身后的裴寂和武士彟却是老神在在,根本就无动于衷。 倒也不是这二位有多效忠李渊,实在是……还没到火候啊! 果然,李世民膝行退后几步,一个头磕在了地上:“请舍人回复父皇,儿臣才疏博浅,恐无力担当此大任,不敢奉诏,还请父皇收回成命啊。” 李文武在一旁看的直撇嘴,这三次三让的把戏还要玩啊? 别看李世民现在恨不得当场登基,可是从古传下来的传统让他不得不做出如此姿态来。 这个中书舍人也是个不学无术的,也不知道是哪个世家门阀推举上来的,他满心欢喜的等着改天换日,结果李世民来了这么一出,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太子殿下,这是陛下的诏书,您如果不接的话,小臣该如何回去交代啊?” 如果不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李世民估计已经哭出来了:我特么比你还急啊,可规矩就是如此,我能有什么办法? 明白人就根本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可对着这样的中书舍人,堂堂太子也没了办法。 最后还是裴寂给解了围,上前拉了拉中书舍人的袖子:“既然太子殿下如此说,那我等便照实回禀陛下即可。” “可是……” “可是什么可是,如果陛下真的怪罪下来,那就又老夫担着。” “喏。” 这中书舍人虽然是李渊的秘书长,可对于裴寂这样的两朝老臣也不敢多说什么。 等他走远了,裴寂将李世民扶起:“太子殿下,您还是要体谅陛下的一片苦心啊。” “魏国公放心,世民省得。” 施了一礼,裴寂和武士彟离开了。 可让李文武感到十分不安的是,武士彟那老家伙临走前居然还给自己递了一个十分诡异的笑容。 他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知道父王李世民马上要当皇帝了,讨好我,要和我拜把子? 不能够啊,你多大岁数,我多大岁数? 我要是和你拜了把兄弟,那辈分岂不都乱套了? 李文武正寻思呢,李承乾正好从他身边走过,抬头呆萌的问长孙无垢:“阿娘,为何父王不肯奉诏啊?当皇帝多好,多威风啊?想砍谁的人头就砍谁的人头。” “不得胡说。” 听了李承乾这话,李文武忍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大胆宜都王,居然敢笑我?待父王登基,本世子就是太子,到时候第一个就要砍了你的脑袋!本……哎哟!” 李承乾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长孙无垢一巴掌烀在了头上:“如若再敢胡说八道,罚抄三字经一千遍!” 现在的李承乾也不过七八岁的年纪,生平最怕的就是抄书。 上次看到四弟李泰被罚抄一百遍三字经,足足用了三天时间,李承乾还在那里幸灾乐祸,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倒霉了——而且还是多了十倍的一千遍。 被母亲这么一吓,李承乾马上就不敢说话了,只是瞪着眼睛,气呼呼的看着李文武。 李文武心中好笑:我要是能让你个小屁孩给吓住,那就白穿越了。 李世民在拒绝了禅位诏书后,仿佛没事儿人一样,还在书房中处理着朝中的事情。 李文武看了,是十分的佩服,别的不说,就是这份定力就足以让他学上个十年八年的了。 他正羡慕呢,就有下人来禀报,说是如月正在到处找他。 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李文武赶回了自己居住的小院: “如月啊,这么急着找我干什么?是不是食髓知味,想要……咳咳咳!” 李文武的话才说了一半就再也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长孙无垢正端坐在院子中喝着茶汤,秋香在一旁伺候。 而且,地上已经堆满了一箱又一箱的铜钱。 至于如月……现在已经快要把脑袋缩进腔子里了。 知道自己失言,李文武打了个哈哈:“见过母亲,不知道母亲找儿子可有什么事?” “怎么,你赢了好几万贯钱,是大富翁了,没事就不能找你了?” “母亲说的哪里话?儿子的钱,不也是父王和您的钱吗?” “呵呵,本王妃可不敢当。你这一次把天策府所有重臣都一网打尽了,那本王妃且问问你,你下次还打算骗谁?” “母亲,儿子冤枉啊。这怎么能是骗呢?”李文武叫起了撞天屈,“明明是打赌的事情,那怎么能说骗呢?分明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 “再说了,儿子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那些伤残军士和他们的家属,嗷嗷待哺。儿子总不能真的食言而肥,那样会给父王和您丢人的啊。” “是吗,想不到文武你如此的孝顺,能为太子和我考虑的如此周到。嗯,也真是难为你了。” “母亲,您看这样如何?” “儿子一共赢了六万七千贯钱,儿子就捐出一万贯,请母亲替儿子泽被我大唐的子民,如何?”。 长孙无垢笑容不变:“文武,你这是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怎么会在乎那些阿堵物?” “母亲,您的光辉如同这日月星辰,不仅可以照遍华夏大地,还能令儿子迷途知返。 “所以儿子决定了,拿出三万贯来,只为母亲展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