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有什么区别吗? (第1/1页)
至于如何在执矢面前表现的差劲,这也是有说道的。 不是说强硬对待就是对,软弱就是错,只能说是要根据形势来区别对待。 比如现在突厥军势大,按照正常的想法就应该示弱,不要太过于激怒对方,这样才是正确的。 既然这样是正确的,那李文武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反其道而行之,面对执矢的时候,表现的无比强硬。 这样做了,就可以打消李世民将其立为太子的念头了。 “突厥使臣执失觐见。” 依然是穿着突厥的传统服色,执矢大踏步而来,表现的极为嚣张。 确实,如果被包围的是突厥可汗的汗帐,那李文武可能比他更加嚣张。 执矢进来,却没有看到李世民,只是看到了他日夜都在痛恨着的李文武。 “执矢,好久不见啊。”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李文武还没说话,中书舍人颜师古就大喝道:“见了宜都王还不下跪?” 执矢轻蔑的看了他一眼:“本使臣除了突厥可汗,不需要向任何人下跪。而且本使没有膝盖骨,跪不下去!” 他这么一说,李文武倒是想起了以前听说过的一则流言:当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就是拒绝向清帝下跪,被降低了接待规格,险些酿成外交事件。 当时马戛尔尼用的借口就是,白人没有膝盖骨,弯不下去。 当然了,都知道这是一个借口,谁也不会当真,可如今听到执矢也是这样的说,不由得冷笑一声。 “既然贵使没有膝盖,那自然就不必跪了。” “宜都王,你这……” 颜师古愤怒不已:那执矢以前也不是没跪过,给李渊跪了不知道多少次,现在却用这样的借口糊弄你,你反而如此轻易的就退让了? 不行,必须写到史书里去。 “莫急,本王才疏学浅,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没有膝盖骨的。来人,将执矢按住,本王要亲自查验一下,这是否属实。” “喏。” 刚刚李世民已经说了,接待突厥使臣的事由李文武全权负责,他的命令侍卫当然要遵守。 几个如狼似虎的侍卫扑上来,按住了执矢就准备扒他的裤子,而李文武则找了一把锋利到极点的小刀: “执矢,本王倒是要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没有膝盖骨!” “你,你放开本使,本使是代表着可汗来的。如果你敢伤了本使一根汗毛,可汗他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哈哈,开玩笑!都到这个份儿上了,难道本王还惧怕你的威胁不成?就算本王现在弄死你,局面就会变得更糟?亦或是说,本王将你待若上宾,你家可汗就能退兵了?” “这……” 执矢一下子傻眼了——他知道颉利那个人一向不怎么把手下当成人看,自己死了,说不定还要将他的家产、妻女和牲口都占为己有。 就算颉利能给自己报仇,那也晚了呀! 想不到啊想不到,这汉人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强硬起来了? 真是失策。 “宜都王,本使知错了,请你……不,求您放过我吧。” 李文武见好就收,他也要把握一下分寸才行,不然真玩的太过火了,到时候李世民饶不了自己。 “哼,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执矢这一下子就老实了许多,跪在地上把颉利可汗的书信递交上来。 “颉利他说什么?” 李文武连看都不看——虽然突厥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文字,可十分粗鄙,看起来基本都是靠猜的才行,还不如让执矢口述。 “大汗说,让太宗陛下早日交城投降。” “白日做梦!”李文武猛地一拍桌子,“区区一个突厥的可汗,就想让父皇他投降?颉利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他是不是在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写的这封书信?” “是,是的……” 还真让李文武给猜到了,颉利可汗日常的生活不是喝得酩酊大醉,就是正在酩酊大醉的路上。 也就被张宝相俘虏送到了长安做寓公以后,经常为了练习歌舞,才逐渐喝的少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执矢,我也不难为于你。” “多谢宜都王。” “你就回去,告诉颉利,我大唐现在兵强马壮,猛将如云,如果他想来打秋风的话,那趁早死了这条心。我大唐军民万众一心,是绝不会被他给吓住的。” “外臣知晓了,这就回去禀报。” “且慢,谁让你走了?颜师,你说,回去禀报的话,是不是只需要嘴就可以了?” 颜师古也负责教导李世民的几个儿子,而且还是儒家四圣之一颜回的后人,尊称一声颜师不仅不为过,反而有着一股亲昵的意味在里面。 “回宜都王,自然如此。” “来人,将他的耳朵割掉,然后就送出城外去。” “喏!” “宜都王,你不能这样做,你不能啊!” 侍卫哪管他那么多,一刀鞘呼在执矢的脸颊上:“煞|笔,闭嘴。” 侍卫们拖着口齿不清的执矢下去了,而李世民也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 “儿臣万死,请父皇降罪。” “哦?你何罪之有啊?” “儿臣意气用事,重责了那突厥使臣,势必会引起颉利大怒,所以……” “所以,你就觉得朕会因为你为我大唐涨了威风而重罚你?你欲拿朕比成桀纣乎?” “啊?” 李文武愕然抬头:不对啊,父皇。你怎么应该是这种态度呢? 不是应该因为我激怒了颉利可汗,重罚我的吗? “颜师古。” “臣在。” “拟旨:宜都郡王李文武,孰立功勋,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封为秦王,加上柱国,司徒,豫州牧,检校太尉,开府仪同三司!” “遵旨。” 卧槽,父皇你这下子玩的也太大了吧? 秦王?那可是您做太子之前的封号啊! 上柱国和司徒这两个先不用说,李泰两岁封卫王的时候就已经加了上柱国了。 至于豫州牧…… 洛阳可就在豫州啊,而且州牧是军政一把抓的,虽然在现在是个虚衔,可其中有着怎样的意味,那还用多说吗? 你这和直接立我为太子有什么区别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