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深山里的明珠_第一百二十六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4/6页)

眼睛。

    在微风的吹拂下,和夕阳如血的映照下,湖面波光粼粼,发出璀璨的光。抬头观望四周漫山遍野的树木,连绵的群山展示着沧桑印迹。高端大气的亭子矗立在山巅,掩映在高大挺拔的松柏间,更加彰显了神秘与孤傲。

    老人洗手后都围坐在餐桌旁,放在火红的木炭上的火锅在沸腾,各种作料在沸水中熬出的香气散发在空气中。大家分别把盘子里的羊rou片,豆腐,青菜,逐一放进了锅里,翻转着夹出来,再蘸上麻汁酱,吃的既香美又有情调。

    由于作料有些微辣,老人们吃得满头大汗,谈笑风生,张省长和老人家相处非常融洽,大家都知道,张省长的父亲是周爷爷的老部下,两家相处得很亲近,所以不像原来的胡省长那么拘谨。

    小雨和老太太们吃着火锅,谈着小雨家的几个孩子,和海平他们几个小时候的趣事。一阵阵的笑声此起彼伏,给这个安静祥和的山庄,带来了欢声笑语。

    老人们临睡觉时,小雨安排海平,玉涛他们都端着热水盆,去给他们家的老人家泡脚。自己和婷婷分别给孔老夫妇和钱老夫妇去泡的脚。

    一切办完,就已经是十点多了,海平他们分别与自己的老人们住在了别墅。

    一夜无话转眼黎明。

    3

    清晨,从山庄传来鸡鸣犬吠声,就像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了,快起床,为即将升起的太阳接驾,行使最真诚的注目礼,感谢它给人间送来光明与温暖。

    当夜幕之间退去后,湛蓝的天上白云飘飘,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发出道道金光,秋风和煦,给这静谧的山庄披上了锦绣的衣裳。

    微风吹着路边的树木,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知道山庄来了贵客,飞来凑热闹。

    很快村子里传来母鸡的欢唱声,鸭,鹅的欢叫声,间或者还有群羊的叫喊声。从房屋的烟筒里飘起袅袅炊烟,随后就飘出饭菜的香味,给这静谧的山庄带来了生活气息。

    小雨让李红给老人准备好茶水装进保温护理。

    吃过早饭后,老人们以及省里,市里,和小雨他们一起朝着旅游景区开来。

    来到观景湖,车队停下,一行人沿着做好的台阶,陆续来到湖边的小道上,看到湖内已经蓄存了很多水,看到湖内树立起的根根水泥柱子,老人就能明白,这个湖与山庄的湖一样,也是截湖。

    有海平,玉涛,俊生和向华,韩市长向老人做着说明,小雨乐的的多费口舌。

    婷婷看着这么一片湖面,笑着问小雨“mama,这里也是你先想到的吧?”

    小雨莞尔一笑,说道“你俊生叔叔和向华叔叔就在东面的春阳县任县长,这里是山区,只能因地制宜,给这里寻找致富的办法。这里不但土地不够肥沃,最缺的就是水,也只能想办法蓄水了。”

    孔mama和几位老太太也听明白,湖里的水是今年蓄存的雨水。尤其是湖的周围已经栽上了许多柳树,和各种绿植与玫瑰花等,湖中一汪清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体看上去,使观景湖更加耀眼。

    车队继续开往景区,当车队通过一段往北的道路,就看到景区内的景色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新华小区那古朴沧桑,黑白分明的楼房,正好与村子里的旧房子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到村民们有的正忙碌的从旧房子里搬入新居。

    小雨明白,景区现在虽然只是个雏形,可是这样老人们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通过俊生他们的解释,很快就能想得出未来景区的前景。

    现在就是海平,俊生和韩市长他们表现的时刻,也是给他们脸上贴金的时刻。自己只要闷声发大财就可以。

    一行人来到珍珠池,看到池中突突地冒出的泉水,老人们听到俊生介绍是小雨姐起的名字时,也都笑着说“名至实归,非常贴切。”

    老人们又去参观了植物花卉园,以及将要竖立纪念碑的广场。

    看到季华正带着村子里的人,用布条缠在树干上,给树木保暖,希望它们也能过个暖和的冬季。

    当海平告诉老人们,北山那三个山头,左右山头各有一个观望亭,中间是一尊巨型的弥勒佛时,也都翘首观望,尽管不能看到观望亭的全貌,可是能透过树稍,看到观望亭的上半部分,高端大气,又古朴典雅,窥一斑而知全貌。

    当大家的目光看上中间的山头时,一座巨大的弥勒佛,正笑呵呵地端坐在山巅,就像看破人间,笑看人间百态。他正坦然俯瞰着人间的生旦净末丑,官商角徽羽,口中千古事,台上百万兵。

    所有的人为这尊神佛那如沐春风的微笑,与豪放不羁的形态所感染。也都萌生了上山亲临其境,近距离观看的想法。

    当来到了瀑布处,他们看到哗哗的流水,从山上倾斜而下,落进池塘里激起千朵水花,就像珍珠落入玉盘,大家看着美丽的瀑布,听着哗哗的水声,个个喜笑颜开。

    俊生指着将要做升降电梯的那处山崖,告诉大家,明年将会有升降电梯直达山顶。

    王老提议去山顶看看。可是看到周爷爷,又不好意思撇下他。只好说等明年再来乘电梯上山。

    其实小雨是有办法让爷爷上山的,可以从村子里借一把太师椅,帮上两条木棍,让人抬着上山的,可是又怕出现一点意外,责任是自己承担不起的。所以也只是想想而已。

    最后,又去看了编织厂,在这宽敞的车间,工人们正专注地织着编织袋,做方便袋的机器和薄膜的机器正运转着,生产出的产品也正有人包装入库。

    俊生给大家讲着开办这些厂子的目的,是为了给景区的村民找些出入。希望他们多挣些钱改善生活。

    大家都明白,旅游旺季是很短的时间,有很多闲暇的时间,有了这些厂子,村民们就可以有活干了。也都感到小雨他们想得很周全。

    一行人又上了车,开往俊生和向华的管辖的春阳县。

    车队在修好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着,大家透过车窗看到一片片蔬菜大棚,以及路上有的开着农用车,有推车的,有挑担的人们,正把自家大棚里收获的蔬菜往蔬菜加工厂,或者是蔬菜市场去出售。

    车队绕着公路转了一遍后,来到蔬菜加工厂和蔬菜市场。

    蔬菜市场内人员攒动,人们也都在忙着各自的买卖,有卖小吃的,卖饼的,卖菜的,卖各种rou类的,买糕点的,还有买鸡鸭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说笑声,与算账声汇聚成一个大杂烩,一片热闹繁荣的景象。

    一行人在市场里溜达了一圈后,来到蔬菜加工厂,看到这里的工人正忙着收购蔬菜,各种蔬菜运到车间,工人们有的在摘菜,有的在捆绑,有的在装箱。

    当来到做腌菜的车间时,看到了一大缸,一大缸的腌菜,咸鸭蛋,还有人正在做松花蛋。俊生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