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黛玉出气,殃及袭人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一百三十六章黛玉出气,殃及袭人冯一博休沐的时候,约了刘正、杨明新两人。 许久未见的三人,又约在状元楼会面。 算是追忆一下往昔。 这一年多来,冯一博东奔西走。 两人在翰林院里也没闲着。 虽不及冯一博升得快,但一样表现耀眼。 升官速度远超同济。 刘正已经从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升到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 他在经延上有过几次精彩表现,得到了景顺帝的夸奖。 私下里又和张松越走的极近。 杨明新也一样官升两级,从编修升到了正六品的侍读。 与之前冯一博的侍讲类似。 两人这样的升迁速度,都已经是超擢。 若是冯一博还在翰林院,老老实实走清流路线的话。 此时可能已经被两人落下。 好在他出去折腾一趟,却是连升四级。 直接反超原本领先一级的刘正,成了正五品的礼部郎中。 两人对此难免吃味,但更多的却是钦佩。 毕竟相比二人,冯一博可是实打实的立功升赏。 酒酣人热之际,刘正借着酒意,笑着道: “一博,这半年你都不在都中,再这样下去,为兄可就要追上你了!” 冯一博请了半年的假,在都中销声匿迹。 他们这一科,就靠两人撑着。 如今两人就差一级,随时可能撵上。 “哦?” 冯一博闻言放下酒杯, 他闻弦音而知雅意,只惊讶了一下,便笑道: “看来浩然兄又要升迁了?” “这个‘又’字用的妙啊!” 杨明新在一旁摇头晃脑,已然有些微醺,口中念道: “浩然一日乘风起,青云直上跃三级!” 吟诵完毕,又不无羡慕的叹道: “自从张阁老找浩然谈过几次,他真就平步青云,实在是让人称羡啊!” 对此,冯一博自然也有耳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际遇。 他们这一科的主考官就是张松越。 刘正依靠座师,谁也说不出错来。 听到杨明新有些微酸的话,刘正只是笑了笑,道: “虽然我们三个之中,新民兄的官最小,但不也是连升两级,远超同济?” 话虽没错,可杨明新却摇了摇头,道: “我堂兄好歹是个提督,和各家勋贵也都有些渊源,多少能说上些话。” “但我能连升两级,已经是极限,再往后就靠我自己了。” 言外之意,之前靠的是家世。 再往上,就要靠能力了。 冯一博听出他的几分失落,举杯安慰道: “新民兄长早就靠自己了,若非有榜眼及第,任凭你家是国公,也做不得翰林院侍读。”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好在贾家人不在,不然听了非气死。 贾家虽是国公府出身,却都是荫官或者捐官。 两府就一个进士,还挂官出家了。 杨明新显然也知道这个情况,闻言不由失笑。 “一博最近和荣府走的近,本以为是攀上高枝,没想却只当普通亲戚?” 冯一博能说出这样的话,杨明新一听就懂。 这是没有攀附,只有普通交往。 不然今日这话传出去,他就要失了恩主。 刘正自也明白,闻言也笑着摇头。 又毫不避讳的评价道:“虽一门两国公,但也早开始走了下坡路,一博做得没错。” 他和张松越走的近,对这些人并无好感。 甚至,多少还有些鄙视这些酒囊饭袋居多的勋贵。 “若是这一代再无扛鼎者,仅凭祖荫怕难以维持两代了。” 在他眼中,贾府现在就如空中楼阁。 根基已空。 “一博不就是那个扛鼎的嘛?” 杨明新随口玩笑,说得自己都忍不住了,道: “就看他愿不愿扛这两个大鼎了!哈哈哈!” 冯一博自然连连摇头,道: “我两门亲事都与贾府有些渊源,但终究是外人,就算扛鼎也轮不到我。” 言外之意,因为是亲戚,可以走动。 借此建立一些关系网,也是无可无不可。 但他可没有什么攀附之意。 升官发财全靠自己。 就算贾府衰败了,也牵连不到他。 能扛鼎的,没有这个义务。 该扛鼎的,没有这个能力。 只能说,合该贾家衰落。 当然,也不是一点转机没有。 此时冯府之中,就有一个贾家子弟。 沉浸在经义之中,难以自拔。 若说贾府有人能扛鼎,可能就属他有些气象了。 可惜,贾府都是得过且过,无人关注这些。 李守中乃江南大儒,一身学问无比精深。 又做过十余年国子监祭酒,教书育人的经验无比丰富。 此时他讲解的经义,简直是: 精彩至极,引人入胜。 当然,这些是贾兰的感觉。 而和他一起来的贾宝玉,早就不耐烦听了。 寻个借口就奔往后宅,想找黛玉玩去。 门口的丫鬟拦之不及,就让他闯进了正屋。 尤氏姐妹知黛玉来,也过来伺候着。 忽地闯进一个男子,却是避之不及。 一时难免有些尴尬。 好在见他虽是男子,却满身脂粉气。 满头小辫和满身装饰,一看就知还是没长大的孩子。 一进来又和李孟氏、李纨等见礼。 只是没想到。 宝玉见礼之后,也扫到了尴尬的尤氏姐妹。 姐妹俩的模样体态,都是一等一的 宝玉这个颜控一看之下,竟自呆立当场。 等两人过来见礼,刚自报家门,就感觉不对。 宝玉原本痴痴看着两人就有些失礼。 得知了两人身份,情不自禁的幽幽一叹,口中道: “可惜如此两个人物,却埋没在这里了。” 在哪里不算埋没? 在你房里? 这话在这时候已经近于调戏! 姐妹俩闻言,都是勃然色变。 李纨见状,连忙出声: “宝兄弟可不要胡说,冯府虽是实在亲戚,却也莫要失了分寸!” 若是在贾府,李纨绝不会说这样的话。 哪怕她是长嫂,有这个资格。 但史老太君和王夫人溺爱无比,可轮不到她管。 只是这里毕竟算她娘家,自然不能眼看宝玉胡说八道。 她这样虽是训斥之态,实则也是回护之意。 若是不言不语,丢的更是贾家的脸。 等尤氏姐妹和冯一博告状,她怕也没脸再来。 毕竟宝玉是她带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