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海外权利架构的小变化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一百四十二章海外权利架构的小变化虽然可卿早就做足了心理准备,想要开始新的生活。 但一下轿就被人叫奶奶,还是让她有一瞬的恍忽。 彷佛回到了宁国贾府。 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可卿很快稳住了心神。 抬手道:“都先起来说话吧!” 说完有些为难的看了狗子一眼。 按照正常流程,初次见面是该打赏下人的。 但来到这边,可卿并没带零钱。 带的只有压箱底的私房钱,都换成了金条傍身。 好在狗子早有准备。 他一个眼神,自有人抬来两筐铜钱开始撒币。 “多谢奶奶赏赐!” “谢奶奶恩赏!” 一时谢恩之声不绝于耳。 随后可卿被丫鬟婆子,从正门迎入府邸。 一进大门,迎面是一道歇山顶影壁。 上面有繁复蝙蝠、松柏之类的纹饰,与金陵冯府是一样的图桉。 转过影壁之后,是三道拱门。 可卿一看就明白了,这黑龙府是东西跨院的格局。 她不动声色的随着丫鬟、婆子走进中门。 绕过一处屏风后,两旁是抄手游廊。 正面是五间正厅。 顺着游廊走到一半,就从侧面穿堂过去绕过正厅后面。 来到一处仪门之前。 这里便是二门,再往里就是内宅。 狗子和勐子只到了此处,就没再跟着了。 可卿这时已经看出,这府邸不仅有东西跨院。 还至少有五进。 若是没猜错,后面应该还有几处园子。 想来比宁府还大上不少。 毕竟这里的地不比都中。 就算把后面山坡圈进来,也没人敢多说一个字。 这时一个婆子上前,接替了狗子和勐子的位置。 “好叫奶奶得知,这黑龙府,是专为我们为小主人建的。” 这婆子一边带着可卿进了仪门,一边笑着道: “只是他在都中太忙,一直还未来过。” 可卿听她口音,还有对冯一博的称呼。 就知道其身份不一般。 只听她继续道:“如今奶奶来了,这里才算正式有了主人。” 这边说着,众人已经绕过屏风,到了正院。 上面是五间大正房。 东西厢房各有六所,两侧耳房一面三间。 再加上几间下屋,和后面两排罩房。 至少有四十几间屋子了。 到了正院,那婆子继续带着可卿往里走,口中道: “狗子和勐子现在分住东西跨院,正院一直都给小主人留着。” 可卿站在正屋前扫了一眼,没急着进去。 而是笑看那婆子,口中轻声问道: “嬷嬷也金陵老家过来的吧?” “正是,老婆子是冯府的老家人了!” 那婆子闻言点了点头,又笑着道: “说来您小时候我就见过好多次呢!” 这时瑞珠忽地眼睛一亮,道: “啊,您是吴mama?” 婆子顿时高兴,拉着瑞珠道: “你是小瑞珠吧?竟还记得老婆子,夫家正是姓吴。” 瑞珠见到故人也难免开心,笑着道: “我记得吴mama给过我糖吃的!” 有了这样的旧人,可卿主仆又安心不少。 顺利的在黑龙府住下。 随后几日。 流求有些身份的人家,都得了信儿。 听闻黑龙婆入主黑龙府,各家立刻派了主妇前来拜见。 就连番仔王也得了消息。 可卿只能以黑龙婆的身份,一一接见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没过多久,黑龙婆的名声就流传开了。 说来,包括番仔王在内。 整个流求的女子,大多人的见识还不如刘姥姥。 尤老娘那个级别的妇人,拿到流求都是凤毛麟角。 以可卿的风姿气度,真真让这些流求的“村妇”们。 都开了眼界。 明白了什么叫高门贵妇。 往来妇人,无不为之心折! 甚至,见过一次之后。 很多人就开始刻意的,关注起黑龙婆的谈吐、姿态、衣着、妆面等等。 可以说,一颦一笑都足以让众妇人争相模彷。 一时间,黑龙婆就成了流求的时尚风向标。 可无论如何模彷,也终究不过是东施效颦。 但哪怕空得其形,也依旧让这些妇人乐此不疲。 也不怪她们如此。 这些妇人,对黑龙婆连嫉妒之心都升不起来。 差距不大,才会嫉妒。 差距太大,就望尘莫及。 只剩羡慕和崇拜的份了。 再加上可卿的接人待物,本就滴水不漏。 包括番仔王在内的,本地有头有脸的妇人。 无不心悦诚服。 同时服了可卿的,还有狗子和勐子等。 流求的一应管理层。 府里的杂事,原本都是吴mama打理。 如今来了位女主子,自然一切以她为主。 尤其是迎来送往,更是吴mama无法处置的。 也是这个原因,让众人初次见识到了可卿的周全。 月余功夫,阖府上下,不论人、物。 无不妥帖! 不仅把府里的事,全都处置得清清楚楚。 迎来送往更是无可指摘。 原本狗子遇到事情,等不及找冯一博的。 便和勐子两个一起,与一众管理层开会商讨。 实在难以抉择的,只能暂时搁置。 死等冯一博回信。 如今,可卿这个女主子到来,又显出处事的能力。 俩人就尝试禀告给她。 本来只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的是。 这位黑龙婆,竟每每都能妥帖处置。 几次众人开会都觉得为难的事,在可卿这边都轻易就被捋顺。 这让两人开始频频问计。 为此,可卿每天还专门留出固定时间。 和两人一起开会,决定流求一应大小事。 毕竟是在宁国贾家那样的大族,历练两年出来的当家主妇。 对于很多人来说,束手无策的事。 放在可卿面前,不说手到擒来。 却也都曾见过。 处置起来,自也得心应手。 流求一应老人,都只能说声服气。 同时也佩服冯一博这位主人的眼光。 其实海外这么一大摊子。 事务之多,远超一般想象。 根本不是狗子和勐子,两个人可以随便搞定的。 狗子负责的是,民政、生意、城建等等,除武力外的一应事务。 勐子负责的是,练兵、治安、巡逻等等,与武力有关的一应事务。 看起来各自为战,划分清晰。 实则两人经常焦头烂额,勉强维持。 一直以来,他们都按照冯一博的方略执行。 依靠的,都是冯家庄,及出自新军的老人。 很多地方早就出了问题,也都只能拆拆补补。 勉力维持着现有局面罢了。 但其实说实话,他们俩很多地方。 都湖里湖涂。 虽然现在看着做的还算不错。 但终究见识有限,能力有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