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迷惑行为大赏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一百七十章父子迷惑行为大赏别人上书保举谁,都是思前想后。 一副举棋不定的模样。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大多保举之人和被保举之人就会绑定。 从此被视为政治同盟,而强行归为一党。 可贾政保举,却只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读书好,有学问。 怀才不遇的感觉必须要强烈。 最好还被人排挤,满腹学问无处发挥那种。 当然,有学问的这个门槛不低。 起码是个进士。 第二,关系近,有亲戚。 和他有亲戚又有学问的,不多。 但没有学问不好速成,可没有亲戚可以认亲戚啊。 所以这个条件就比较灵活了。 上一个附和条件的人,是贾雨村。 贾雨村二甲进士出身,又有林如海的推荐信。 和贾家联宗之后,就成了他的宗侄。 所以贾政当时不遗余力的上本保举。 现在,有薛家这层关系,梅翰林也成了他的干亲家。 身为翰林院学士,梅翰林当初也是庶吉士出身。 比贾雨村的学历还高了一筹。 两个条件全都满足。 那剩下的,贾政就只有一个字。 “保”就完了! 上一次,他保举的贾雨村,如今已官至兵部侍郎。 在朝中,和身处边地的王子腾配合默契。 为四大家族也帮了不少的忙。 在贾政看来,贾雨村绝对是个知恩图报的。 之前贾雨村回京侯缺,还时不时还会邀他来府上走动。 只是后来补了兵部侍郎的缺,公务繁忙才来得少了。 但自从今年元春封妃,贾雨村似乎又有了空闲。 走动比之前频繁了不少。 兴隆街的大爷,阖府上下谁不认得? 荣府都已经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而且直到现在,也经常有人借贾雨村的事拍贾政的马屁。 都说他慧眼识人。 慢慢的,贾政自己都信了。 在他眼里,现在的梅翰林,就和当初的贾雨村一样。 需要自己的一双慧眼,给这位翰林院学士来一场雪中送炭。 要说贾政这个人是真能处,有事他真上奏疏不说。 还给远在北地的王子腾写了信。 当然,这是后话,现在王子腾还没收到。 此时皇宫和内阁这边,还在等四王八公一党的后续。 但很快发现,这就是贾政的个人行为。 因为几天过去,就只贾政一个人保举。 很显然,并不是勋贵一党的什么野心。 也不是为了拉拢旧党。 纯属极为少见的个人行为。 景顺帝这时也才想起,上一次元春封妃的时候,自己敲打贾政,他完全没有明白。 这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个人没有政治觉悟,全凭自己的感觉走。 也就是说,很可能这事不是他想的那样。 于是他把忠顺亲王叫来问话。 “你是说,这个贾政认了薛家二房的女儿做干女儿,所以和梅家沾亲,就上本保奏了?” 《剑来》 景顺帝听了忠顺亲王的回报,一副地铁老头看手机的表情。 忠顺亲王此时也不是平日的桀骜模样。 而是咂咂嘴,脸上都是一言难尽的表情,道: “不错,我们的人打探到的消息,差不多就是这样。” 要知道,忠顺亲王掌着龙鳞卫,少有人能逃过他的眼睛。 什么样的奇葩他没见过。 可显然,以他的见识,也没料到有人如此…… 该怎么形容呢? 平时看着谦恭厚道,大有父祖遗风。 绝非膏粱轻薄之流。 唯独办起事来没有脑子。 说他憨直都是夸他。 景顺帝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又确认道: “也就是说,这果然是贾政自己的行为,和勋贵一党无关?” 他用了“果然”这个词,就说明心中已经信了八成。 只是习惯性的又确认了一遍而已。 “看样子是的。”忠顺亲王撇了撇嘴。 景顺帝这才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道。 随后又摇头叹道:“当初东宫那边,还对这个贾存周存了顾忌,现在看来真是多此一举。” “呵呵!以他的才智,怕是中个进士都难。” 忠顺亲王冷笑一声,出言嘲讽了一句。 显然也知道这事。 随后又面露不屑,摇头否定了自己,道: “不,这样迂腐的,中个举人都是侥天之幸。” 对于贾政所作所为,忠顺亲王能想到的,也只有“迂腐”二字能稍微形容。 因为他是好心,而非为了利益。 可是景顺帝显然有了不同见解。 “当初荣国府宣称二房次子衔玉而生,那位才稍稍出手布置了一下。” 景顺帝想到贾政的表现,心中对曾出手对付他的东宫都看轻几分。 想到这里,又摇头道: “现在看来,这贾政不是迂腐,是愚蠢。” 以景顺帝的城府,很少会这样极端的评价一个人。 可见他今天被气到什么程度。 “可不是嘛!” 忠顺亲王点头附和,见景顺帝一脸郁闷,就想调节一下气氛,道: “老国公若是知道他现在这样,怕是要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了!” 他说的老国公,自然指的是最后一代荣国公。 史老太君的丈夫,贾代善。 他们兄弟少年时,都曾见过这位老国公。 没想到那样惊才绝艳的人物,竟落得个后继无人。 “你去和内阁那边打个招呼吧。” 景顺帝深呼吸了一下,朝身旁夏秉忠吩咐,又道: “就说这事就先放下,不必理会就好了。” “是!”夏秉忠连忙领命出去。 等夏秉忠离开,景顺帝又对忠顺亲王道: “这些勋贵真不让人省心,以后你这边也多加关注一些。” 忠顺亲王闻言点头,郑重道:“皇兄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转眼到了八月,初三就是史老太君寿辰。 因不是大寿,府里又在修建省亲别墅,史老太君就不让大办。 吩咐只关了门,自己家人吃个酒就算。 虽然这么说,但府里都知她素喜热闹。 王熙凤同王夫人等商议,提前几天就安排人,在史老太君院中搭了处戏台。 除了之前买来的戏班出演,还着人定了两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 等戏台搭好,还没到正日子,史老太君就迫不及待,邀了府里女卷来。 王熙凤早知她的喜好,于是让人在史老太君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