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_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能说的秘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能说的秘密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二百一十四章不能说的秘密冯府书房。

    李守中和林如海两人,都是一脸急切。

    一个上来就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训斥道:

    另一个也是跟着附和,却是一脸懊悔的道:

    两人一散朝,就立刻奔赴这边。

    冯一博回到府中,屁股都没坐热呢。

    就被恩师和岳父叫到书房。

    当即就开始了轮番轰炸。

    李守中一脸不解,觉得自己这个弟子不该这么冲动。

    林如海则一脸的沮丧,觉得自己没能拦住女婿,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冯一博却以微笑应对。

    他连请带让,让两人坐了下来。

    又喊人上了茶,不紧不慢的先喝了一口。

    等奉茶的人退下,才说道:

    两人本就正强压情绪,等着他的解释。

    结果却听到这样的回答,顿时都是一瞪眼。

    冯一博见其神色,连忙又安抚道:

    见两人都眉头紧锁,他又小声补充道:

    其实还是爵位,东海郡王。

    只是他不能说。

    两人本就不信他还有什么后手,只以为是在劝慰。

    现在听他这么一说,还那里能忍?

    李守中闻言,顿时怒道:

    林如海也叹了口气,附和道:

    冯一博自然知道自己这个上轻车都尉的分量。

    没有实职,又不能世袭。

    纯属立功之后,奖励的荣誉称号。

    当然,还是有些好处的。

    除了身份贵重几分,还能支领对应等阶的钱粮。

    好歹也是有工资的。

    冯一博知道,今天若不透漏一点,两人怕是放心不下。

    当即笑着问道:

    两人对视一眼,都微微点头。

    就算听从张松越的安排,去了鸿胪寺。

    怕也要止步于此。

    可总比现在这样好啊!

    林如海一直犹豫着,此时忍不住道:

    冯一博当即打断他的话,问道:

    林如海想到黛玉,摇了摇头,苦笑道:

    他一路上已经想了很多,却都是鱼和熊掌。

    不可兼得。

    李守中心中却一直有个猜测,此时便问道:

    他一直觉得冯一博不是冲动的人。

    若是没有几分凭恃,自然不会这么做。

    如今李守中唯一能找个的,就是东海郡了。

    可是,他又有几分游移。

    觉得不可依仗。

    虽然被李守中猜到几分,冯一博还是不能说透。

    但也只能稍稍透露一点,道:

    两人都是一愣。

    李守中皱眉沉思。

    到底什么样的秘密,能让冯一博觉得能够超越礼制?

    林如海闻言,心中升起一丝希望。

    他面露希冀的问道:

    虽然冯一博说是秘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

    可惜,冯一博点点头,却不再解释更多。

    李守中这时轻拍桌子,训斥道:

    在他看来,就算冯一博和东海郡王有些牵扯。

    也超越不了大魏能带给对方的利益!

    林如海也是叹气,又附和道:

    这话更是说到了点子上。

    就算东海郡宣布脱离大魏,景顺帝也不一定就能突破礼法的束缚。

    冯一博摇了摇头。

    见两人都有些恼火,便咬牙又透露了一点,道:

    这已经是最大程度的解释,再多就有可能暴露身份了。

    虽然冯一博说的极为自信,但两人显然还是忧虑不已。

    李守中还点出这个计划的漏洞,道:

    如果非冯一博不可,那这东海郡就如弹劾他的御史所言。

    投的哪是大魏,投的是冯一博这个人!

    冯一博虽然话中透着无奈,但显然并没真当回事。

    说到这里,他还笑着补充道:

    林如海依旧面露忧虑,因为冯一博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而且他觉得这个女婿还是太年轻,甚至觉得是李守中教育的问题。

    因为这话显然有几分书生意气。

    他叹了口气,道:

    没想到,这话却得到李守中的首肯。

    他点点头,附和道:

    揣测实属正常。

    但觉得自己揣测的准,那才是真正的大忌!

    「我知道天威难测,但至少据我所知,圣上一心想

    做李世民。」

    冯一博不能透露太多东海郡的事,更不能透露自己的计划。

    但在这件事上,倒是没有什么隐瞒。

    两人对视一眼,依旧都面带无奈。

    李守中闻言,不由叹道:

    魏征最大的功劳,是招降李世绩。

    这倒是和冯一博差不多。

    只是他接下来,一生犯言直谏。

    没少得罪皇帝。

    不过,李世民自己却曾经说过:

    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

    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

    就连凌烟阁中,魏征也排到第四。

    可见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不管怎么说,两人勉强被安抚住了。

    虽然依旧面带忧愁,但也不至于再像开始那样着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