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冯渊咏梅,迎春含羞 (第2/2页)
,高声宣道: “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 宝玉今日连续吃瘪,此时却还想讨好李纨。 他一脸谄媚上前,挤出笑脸道: “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的评阅,我们是都服的。” 这话众人倒是认同,李纨却只作未闻。 她从头到尾一次看完,便指点着黛玉、妙玉,和宝钗的三首,开始点评。 “若论清雅馥郁,是‘槛内人’这首,若论风流别致,是‘竹影樵君’这首。” 说到此,她却顿了顿,才宣布道: “可若论含蓄浑厚,终都让‘山中高士’一筹。” 探春在也看了半晌,闻言点头道: “这评的有理,‘槛内人’和‘竹影樵君’不分上下,但亦都逊‘山中高士’半筹。” 众人纷纷过来看了,也都点头品评。 这时李纨又看向宝玉,毫不留情的道: “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 宝玉刚刚急躁得很,自是没有做好。 所以虽有些不服,倒也大方承认,道: “我的那首原不好,这评的最公。” 不过,说完他又看了看黛玉,道: “只是竹影樵君那首还要再斟酌一二。” 自己的不行,却想帮黛玉打抱不平。 黛玉闻言转头,给他个后脑勺,不作理会。 李纨闻言斜睨宝玉一眼,直接道: “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 宝玉听了,只得闷闷不语。 湘云看了半晌,心中暗自佩服,嘴上却是不服,道: “这次宝jiejie占了东道的便宜,下次咱们在稻香老农那里再论高下!” 说到此,她又话锋一转,道: “说来冯家三妇位列三甲,若是姐夫也作一首,不知能不能压她们三个一头?”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议论。 尤其是黛玉,听她一说顿时脸上通红。 “冯家三妇”,显然将她算进去了。 探春这时跃跃欲试的看向宝钗,劝道: “姐夫若在,我们便不好再做,可如今既然都作完了,不若让姐夫也作一首,给今日压场如何?”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 宝钗笑而不语,心中正犹豫着要不要找,李纨却接口道: “这倒是不错,现在他作好作坏,我们也不怕,正好让你们欣赏一番探花的诗才!” 李纨此时兴致正高,直接喊来儿子贾兰,道: “兰儿,你去找你叔父,看他能不能作一首咏梅的。” 她现在每日忙于俗务,今日难得放松。 又喝了不少葡萄酒,多多少少有些放浪形骸了。 先是拿出长嫂架势,让一群小姑都听她的。 如今又拿出师姐做派,准备让冯一博也来一首。 好似把平日的端雅形象都抛在脑后。 “好!” 贾兰应声领命,一路小跑朝前堂去了。 冯府他自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三个爷们儿喝酒的地方。 此时冯一博和薛蟠、贾琏正到酒酣人热时。 三人不觉间,都已微醺。 “叔父,她们都做完了,我娘让我问你也作首咏梅的。” 听到贾兰传的话,冯一博半醉半醒间便道: “拿笔来!” 立刻有下人备好笔墨,冯一博提笔三两下挥就而成。 往贾兰手上一递,道:“拿去!” 贾兰手捧墨宝,一熘烟又回了众人处。 “这么快?” 有眼尖的看到贾兰回来,顿时惊讶。 前后不过盏茶功夫,怕也才到前面就回来了吧? “叔父听了,随手而成。” 贾兰闻言微微得意,似又怕冯一博做的不好,还补充道: “不过叔父有些醉了,不知做的如何。” 黛玉难忍心中好奇,早已迎了过来。 可她接过来一看,却只道: “《卜算子·咏梅》……咦?” 只刚说了个题目,就眼神诧异的看着向迎春。 “怎么是词?我看看!” 探春耳朵尖,听到“卜算子”几个字就知是词。 她还以为黛玉惊讶的是这个。 可等她上前一看,顿时也有些惊讶。 “咦?” 她也轻“咦”一声,随后探春也和黛玉一样。 目光微微诡异的看向迎春。 迎春被两人的目光一看,顿时感觉莫名其妙、 可她刚要上前,史湘云却先凑了过去。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吟诵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读完这句,湘云也反应过来。 原来这词的第一句就暗藏迎春之名。 湘云同样惊讶的看向迎春,又有些不确定的道: “这是写给菱洲?哈哈哈!” 就算是如此,还不忘称迎春的别号。 不过,原本算没多想的,也都反应过来了。 一时众人也是面面相觑, 湘云干笑了几声,见除了迎春脸红,别人都没太大反应,又继续往下读: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李纨自也听出其中的歧义。 这时她一半圆场,一半真心的道: “这阙定然绝妙!” 李纨只听前两句,也知是好词。 史湘云也点头,附和道: “确实绝妙,好个一枝独俏!” 她话里有话,盯着脸红的迎春,还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这时探春见她只顾看笑话,便上前把着冯渊的词,继续吟诵道: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这下史湘云笑得更起劲儿了,连持卷的手都撒开。 笑得捂着肚子道: “这是要抱谁?谁抱?” “呸!你这鹿嘴里吐不出好花!” 黛玉早已不忿,轻啐一口,又道: “兰儿说冯家哥哥醉了,写的时候定未想到二jiejie。” 湘云闻言,却笑着反击道: “你叫错了,该罚!” 见两人要吵起来,宝钗就要出言劝解。 可她还没说话,就听一声: “别吵!” 原来是李纨不耐。 她一瞪眼,两人都各自讪讪的不再出声。 黛玉依旧气鼓鼓的看着湘云, 湘云避开她的眼神,微微撇嘴。 这时探春见不再吵了,便继续往下诵道: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众人纷纷称赞声中,唯有迎春脸色更红。 即使明知这词并非为她所做,可还是默默记在心里。 来回品味。 也不知想到什么。 一时,迎春竟有些痴了。 正这时,忽地宝玉一声高呼: “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