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昔日大人物,今朝阶下囚!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二百六十七章昔日大人物,今朝阶下囚!翁婿两个下朝之后就直奔林府,低调庆祝了一番。 林如海还带着冯一博和黛玉两个,给贾敏的灵位上了香。 算是告慰了亡妻的在天之灵。 随后,因为证据确凿,又有林如海参与。 兰台寺的复核工作进行的也格外顺利。 只是甄家被判的是斩监候,属于秋审的范畴。 兰台寺复核之后,还要转交刑部。 之后再由刑部上报,等皇帝批复。 批复后,才能在秋审后,统一执行斩首。 一般涉及秋审的桉件,复核的时候,都会分为四种情况。 也就是:缓决、可矜、留养承嗣、情实。 这个“缓决”并非现在的死缓。 而是暂缓执行,重新审理。 类似于证据不足,发回重审。 一般是桉情尚有疑问,需要暂时将人犯继续监禁。 留待下一年秋审的时候,再进行一次审理。 在此期间,也会按照程序进行调查取证。 “可矜”的意思,就是情有可原。 也就是说桉情虽然属实,但有可以宽恕的情节。 类似防卫过当,或是捉jianian在床之类的情况,都会酌情减少处罚。 这个核定之下,大多是可以留下性命的。 “留养承嗣”则是礼法社会的产物。 类似于孕妇不执行死刑的规定,只是主角从孕妇换成了男人。 且需要符合“霜妇独子”等留养条件。 符合条件的,需由刑部提出申请。 在获得皇帝的批复后,还会给与一定处罚。 最终大多会免于死刑,并准其留养。 以上三种情况,可以说都有生的希望。 而甄家,则属于第四种情况。 也就是“情实”。 “情实”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情况属实,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而下一步,就是奏请执行。 一样需要由刑部转承,等候皇帝批复。 最后,要在秋审后,统一在菜市口斩首。 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到了冬天。 即使甄家核为“情实”,也能再苟活一年。 兰台寺复核结束后,就将结果转给刑部。 这天,冯一博就转悠到了刑部衙门。 他也不直接进去,只和门口小吏说了声。 没过一会儿,杨明新就迎了出来。 “哎哟哟!冯都尉怎么想起到我这视察工作了?” 他在年初的时候,终于官升一级。 从翰林院正六品的侍读,调到刑部任从五品员外郎之职。 为此,冯一博和刘正还讹了他一顿状元楼的酒。 此时听他的口吻,冯一博不由失笑道: “新民兄,你的同僚和属下可都看着呢!你确定要在这里继续聊下去?” 平日三人交情甚笃,却都是私下往来。 这还是第一次在部里相见。 杨明新平日又和两人“嬉笑怒骂”惯了。 今日一见冯一博,就习惯性的玩笑起来。 却忘了这是自己办公的地方。 “嘶!” 见小吏和同僚果然都看着这边,杨明新连忙拉着冯一博就往院里走。 一口气到了他的办公室,又让小吏上了茶。 等屋里再没有别人,他才缓了口气,道: “一博你今日不用坐班吗?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 冯一博此来,其实是有些事想要找他。 不过这事又不太好说,他一路上都犹豫着要不要开口。 杨明新见他模样,就微微皱眉,猜测道: “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需要人陪你喝点?” 一连三问之下,也不等冯一博回应,他就已经起身,口中还道: “你等我和同僚说一声,咱们去找浩然,到老地方聊聊。” 他说的老地方,自然是状元楼。 那里离六部不远,三人时常在那喝酒。 从科举之后,就已经成为了习惯。 “不必了新民兄,我就是来找你的。” 冯一博还在犹豫之中,见杨明新起身,连忙叫住他,道: “我此来只是想问问甄家的事,不过到了刑部,自然要和新民兄说一声。” 杨明新一听这事,顿时松了口气。 他坐回自己的位置,才道: “甄家的事证据确凿,甄家上下也都供认不讳,这事兰台寺复核之后,我又看了一下,基本没什么问题,就交到上面去了。” 刑部员外郎这个职位,是直接对侍郎、尚书负责的。 而这个职位最为重要职责,就是掌管每年的秋审。 杨明新还以为冯一博找他,就是确认这事的。 当下,便难得正色道: “我知道一博你出身江南,又参与过剿倭,定然对甄家的罪行恨之入骨,不过你可以放心,这事铁证如山,想必不会再有什么反复了。” 当日朝会之上,冯一博力劝景顺帝重惩甄家。 杨明新虽没上朝,却也听闻了一些。 今日听他提起此事,就以为是冯一博不放心。 过来刑部找他,问问此事的进展。 免得还有什么反复。 “那就好。” 嘴上说着好,可冯一博眼中却有几分闪烁。 可想来想去,他还是没和杨明新说出自己真正的来意,只是道: “对了,不知我是否方便,见见甄应嘉?” 他来刑部,确实与甄应嘉有关。 然而,却并非是想见他。 冯一博此来,其实是想在刑部托人想想办法。 看能不能送甄应嘉提前上路。 这事说起来,还要从那天下朝之后,贾政对翁婿俩的话说起。 此前翁婿二人,显然都忽略了后宫的事。 当日得了贾政提醒,翁婿来才后知后觉。 冯一博还因此想到了更多。 除了元春求情之外,还有一件事对此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甄家的事都可能会有反转。 这件事就是,明年元春的孩子满周岁。 到时候,景顺帝会不会大赦天下? 若是到时候立了太子,出现大赦天下的可能就更大了几分。 若是如此,说不得甄家就能逃出生天。 这可不是凭白担心,大赦天下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 一般来说,新皇登基、更换年号、封皇后、立太子等等。 大多都会大赦天下! 甚至于,皇后、皇太后过寿,或者生了皇子、公主。 只要皇帝一高兴,也都可能大赦天下。 元春生下皇子后,景顺帝不想太张扬,生怕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就没正式昭告天下。 因为他之前的皇子夭折过,这样也是为了避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