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 老狐狸的敏锐嗅觉 (第2/2页)
听到甄应嘉把事情都怪到祖宗头上,冯一博自然气不打一处来。 “难道荼毒江南,使得无数百姓受害,不是你的选择,是你祖宗的原因?” 这话让甄应嘉一时沉默。 “甄大人本是通透之人,可惜行差踏错。” 见他不说话,冯一博感慨一句,又摇头道: “说实在话,你若没勾结倭寇,甄家还勉强有些活路。”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只冷冷看着甄应嘉。 见他欲言又止,却依旧没有反驳,才又道: “可你勾结倭寇、荼毒江南的那一刻起,甄家的下场就已经注定了。” 这时,甄应嘉微微皱眉,有些惊讶的道: “没想冯都尉竟是为江南百姓,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林如海呢!” 林家被下毒之事,甄应嘉猜测对方已经知晓。 不然这对翁婿应该不会这样,死盯着甄家不放。 可现在听冯一博的口气,似乎自己勾结倭寇的事,更让他愤怒。 这让甄应嘉难免有些摸不着头脑。 是因为他剿过倭寇,就仇视自己吗? 不应该啊! 难道这世上真有忧国忧民的君子? 甄应嘉自小,就有个做君子的理想。 也是因此,才养成满口的仁义道德。 只是可惜的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 当他接过甄家家主的那一刻,这个君子就做不成了。 除非,他愿意抛弃家族。 或者,将家族献祭,当做他君子路上的踏脚石。 可惜的是,这一套在亲亲相隐的宗族社会就是离经叛道。 大义灭亲,只存在于戏曲和历史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下,根本行不通。 若是真的那样做了,只能被人当做傻子看待。 “都有。” 冯一博不知他心中感慨。 事到如今,他也不用否认什么, 当下,他便点点头。 大方承认了,与甄家作对有林家的因素在内。 随后他还补充道: “国仇家恨俱全,可不管为了谁,我们也都代表了正义,而你,还有甄家,则充斥着罪恶。” 说到这里,冯一博又嘲讽道: “我若是你,在死囚牢里可吃不下睡不着。” 他想要用言语,刺激一下甄应嘉。 没想到,甄应嘉根本不吃这一套。 “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踪迹虽隐还显。存心若有半毫未净,事为虽公亦私。” 这话显然是在讽刺冯一博,嘴上说着为了江南百姓,实则就是挟私报复。 “冯都尉也不必讽刺我,你我不过半斤八两。” 甄应嘉笑了笑,又得意道: “不过,自从到了都中,我已经彻底放下,现在吃得饱睡得香,比在金陵之时还逍遥百倍。” 显然,冯一博的讽刺他并不放在心上。 不仅反过来讽刺冯一博一句,还对现在的处境安之若素。 “怪道甄大人会和倭寇勾结,原来是这般恬不知耻的人。” 冯一博闻言,冷哼一声,又继续嘲讽道: “我若是你,可能早就寻根绳子吊死,哪有机会等到现在?” 他来此本是临时起意,现在又临时想要试试。 看能不能刺激到甄应嘉。 两人毕竟没有太多接触,万一他自尊心强些,没准就在牢中自杀。 那样就省却了自己的麻烦。 可没想到,他越是这样说,甄应嘉笑得就越发灿烂。 “原本我还真有一点这样的想法,现在听了冯都尉的话,我却觉得我不能死了。” 这次甄应嘉没说什么大道理,可脸上的喜色显然已经安耐不住。 他强忍着不让嘴角上翘,神情一时难免有些古怪的道: “若是我没猜错,甄家的事可能还有反复,冯都尉此来,莫不是想让我自裁吧?” 冯一博心中一惊,面上却丝毫不漏。 “自裁?那不是便宜了甄大人?” 他自然不会承认,还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又道: “来年秋审之后,甄大人就会被押送菜市口斩首。” 说到此处,还阴森一笑,才道: “现在还有不到一年时间,甄大人以后,可以掰着手指度日了。” 自己的试探不仅没起到效果,还让这老家伙嗅到一些信息。 冯一博只能留下一句,希望能给他造成一点影响。 说完,他便转身欲走。 “多谢冯都尉探望,让我明白还有生的希望。” 甄应嘉见冯一博要走,还在后面晃了晃重枷,似在拱手。 “甄大人想得开就好,希望过些日子还能见到你如此乐观。” 冯一博身形一顿,随后笑着说了一句,才转身离开。 狱卒连忙前面带路,杨明新也连忙跟上。 这时,甄应嘉又朝他的背影喊道: “冯都尉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数着,不会轻易放弃的。” 这个老狐狸! 被甄应嘉猜到,事情还有反复的可能。 让冯一博的心中有些烦躁。 听到甄应嘉的话,他没有回头。 因为,他不想再给甄应嘉透漏更多的信息了。 这就是官场中人有了矛盾,可哪怕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表面上也要一团和气的原因。 该争的时候绝不留手,在朝会上打出狗脑子。 或者,背后使绊子阴人。 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若是说起来,一定要是对事不对人的模样。 而平时,就是双方比拼内功的时候了。 如果当面压不住火,沉不住气。 那往小了说是没城府,往大了说就是没格局。 传出去也只能让人看不起。 还会因为愤怒,被对方抓到机会。 或者被套取信息,或者被拿住把柄。 甚至被愤怒冲昏头脑,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来。 冯一博刚刚的试探,就让甄应嘉嗅到了生机。 现在,这个老狐狸就是想挑起他的怒火。 好获借机取更多的信息。 冯一博想通这些,哪里还会让甄应嘉如意? 今日,甄应嘉让他吃了教训。 以后对付这样的老狐狸,绝不能再打无准备之仗。 一定要做好准备才行! 从刑部大牢出来,冯一博没跟着杨明新进刑部衙门。 两人就在刑部门口分别,相约休沐的时候在状元楼相聚。 冯一博转身上了马车,在车中继续思考。 他想着后续的事情,该做什么样的安排。 杨明新肯定不能找了,那就要从别处入手。 正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马车已经离开刑部。 至少拐了两个弯。 但显然,离冯府还有很远的距离。 可就是这时,马车毫无征兆的停了下来。 只听他的长随大平,大喝一声道: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拦住我家大人的去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