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三章 剑指条款,弹劾不断!【下】 (第2/2页)
说是与不是,都不对。 说是,那就是说东海郡王和仇栾侵吞利益。 说不是,那就是你也有份! 而说它又是个台阶。 则是因为,只要应对得当,对方就帮你先把自己先摘出来了。 最后不管结果如何,可能还得要念贾雨村的人情。 这样的话术,冯一博自然听懂了。 他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笑着道: “哦?这话从何谈起?” 我不说是与不是,你先说说原因。 反正,只要不是我说的。 那是不是的,你随便说。 我不钻你的套子,也不下你的台阶。 这样就不会被你套住,更不同欠你人情。 贾雨村自然也不会觉得,自己一句话就能搞定冯一博。 “这份议和条款,老夫看了便知,是大人居中斡旋的结果。” 他笑了笑,又继续给冯一博台阶,还道: “可大人想没想过,这样的结果就是那二人得利,而大魏失利?” 又是一样的套路,依旧是熟悉的陪方。 但这一次,冯一博却不能不回应了。 “东海郡的黑龙军、辽东的边军,皆我大魏兵将,在这次战争之中,都是一致对外,各自都是一战而定,自然大魏是都得利的,又哪来的失利呢?” 这话的意思是,东海郡和边军都是大魏的势力。 他们得利就是大魏得利。 所以大魏哪来的失利? 显然,这是在故意模糊边界。 贾雨村自然不会 “冯大人,他们对外之时都是大魏兵将,和大魏自然不分你我,可那条款上为何各代表一方,而不是奉诏持节的大人代表圣上签订呢?” 两人的交锋,和之前大不相同。 看起来像是两位老友叙旧,处处都为对方着想。 丝毫没有刚刚和那两个炮灰之间的剑拔弩张。 但两人之间,每句话都别有深意。 稍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 其激烈之处,都在毫发之间。 比起之前的剑拔弩张,这样的交锋更为凶险。 两人像是两只耐心的狐狸,都在等对方先露出破绽。 随时准备合身扑上,一举拿下对方! 若是到了该翻脸的时候,两人肯定都不会吝于压死对方。 贾雨村现在的这个问题,就极为刁钻。 他问完之后,就一脸和煦, 可他的眼睛却死死的盯着冯一博。 就像要从冯一博脸上的表情之中,找到什么漏洞一样。 实际上,这也是在给他施加心理压力的方式, 好在,冯一博对此早有准备。 当初他签订条款之时,自然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所以,任凭贾雨村如何死盯。 冯一博只当清风拂面,毫不在意。 “当时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这一句,乍一听没有什么。 可稍一想,就明白对方说的是: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冯一博奉诏持节,有临机专断之权。 若是贾雨村在这个上面继续纠缠下去。 那得到的答案,大概率是一句: “你在质疑奉诏持节,临机专断的权威?” 那质疑的就不是冯一博了,而是景顺帝。 贾雨村之所以绕来绕去,本就是想要避开这个。 可惜,冯一博早有所料。 在他出海督军的时候,就想到了“临机专断”这个权力该用在何处。 之前和那两个炮灰交锋,还没等用到。 只一个“仁德”就轻易怼回去了。 现在遇到贾雨村,终于派上了用场。 这样的话一出,贾雨村接下来就只能如一开始一样。 继续弹劾东海郡王和仇栾。 想再弹劾冯一博,就要掂量掂量会不会牵扯景顺帝了。 冯一博明明放出了一个大招,却还一脸的无奈的又道: “倭国狼子野心,想要以高丽作为跳板,侵扰大魏边地,所以就需要给他们施加持续的威慑,才能让‘畏威而不怀德’的倭人知道害怕。” 贾雨村闻言,自觉得计,笑道: “若是我没记错,倭国二十万精锐都被冯大人尽数歼灭于海上了!” 可惜,他以为得计。 冯一博等的就是他这一句。 “倭国有七、八百万人口,所谓的二十万大军,也只是上百大名拼凑出来的杂牌军,真正的精锐并没出动。” 贾雨村是兵部尚书,要说边地的事。 他自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但倭国的情况,别说是他。 满朝文武真正清楚的人也不多。 “即使这样,还是被东海郡占据了地利,在海上才能一战而定。” 对外事务一向都是冯一博负责,又有谁能比他更了解呢? 冯一博就是利用他的信息差,设下了一个小小的陷阱。 他就是故意卖个破绽,让贾雨村提出这二十万大军的事。 你不提,我自己还不好提。 毕竟这是我的功劳。 “若是继续战争,就难免将大魏拉入战争沼泽,若是如此,必定劳民伤财,军费靡费无算!” 景顺帝不是推崇李世民吗? 不急功近利,避免劳民损兵。 这就是李世民帝范的内容之一! “可若是不战,那必定要给与倭国足够威慑,可没有好处谁愿意管?” 打,就要劳民伤财。 不打,也要保持威慑,不然就不得不打。 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 “不论是我,还是那两位大人,这笔钱一分都不会动,只是用来充作未来的军饷,分发给手下的将士们!” 如果说,十句话里九真一假,就是绝妙的谎言。 那这一句肯定就是那个假的。 但你不好拆穿的,也恰恰就是这句。 我说用来做军饷,就是军饷。 别管我发没法,只要你不给,那就肯定没发。 到时候若是军心不稳,肯定不是我的事。 “只有这样,两边将士才不会有任何放松,注定会关注倭国的一举一动,起到长期威慑的作用啊!” 冯一博一番话,说的入情入理。 任谁听了也是为国为民,为长久计。 说到这里,他看向贾雨村,面带哀求的道: “所以,大人可以弹劾我擅用圣上赐予的临机专断之权,此事实与那两位无关!” 这还不算,他说完又朝丹陛一拜,禀道: “启禀圣上!臣自觉大义无亏,但小节却有不全之处!若因此让诸位同僚对两位大人产生误解……” 说到此,他顿了顿,先哀叹一声,才道: “就请圣上治臣之罪相抵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