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林府之中,谈婚论嫁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二十六章林府之中,谈婚论嫁林如海这话里,其实多多少少暗藏了那么一丝…… 没错,就是酸味儿。 只是这丝酸味儿隐蔽的很,再加上他平日的为人谦和有礼。 所以就连在对面的女婿冯一博,一时也没往这方面想。 当然,以林如海的格局和为人。 自然不是在酸冯一博这个女婿升官。 但要说起来,又和他升官的事脱不开关系。 因为,林如海是为了黛玉这个林家的掌上明珠而酸。 本来女婿科举中了探花,注定是个文官。 即使再怎么升官,也就只有一房能获封诰命。 那这个诰命自然顺理成章的,就归明媒正娶的大房正妇。 成为他女儿黛玉的掌中之物。 然而事实上,却是二房那边后来居上。 先是靠着宫里娘娘的恩赏,二房那边有了个请封诰命的可能。 再后来,冯一博又立下滔天之功。 破例以文官之身,给了个上轻车都尉的勋位。 等到宫里赐封的时候,这个诰命就和勋位挂靠上了。 也是在那时,冯家初步定下了规矩: 大房诰命从文,二房诰命同勋。 可是谁又能想到,事情竟一再反转。 这个女婿,文官之职升快不说。 勋位更是出人意料的,升得更快了几分。 黛玉还没过门,他勋位就是三品上轻车都尉,和三品侍郎平齐。 本来,这就已经殊为不易了。 若正常来说,这样散阶勋位很难在意有提升的机会。 可这次高丽告急,他持节奉诏督军东海。 爵位先降再升,出发前就到了从二品。 最为关键的,他携大胜还朝。 勋位不仅又升一级,成为二等镇海将军。 前面还加了“世袭”二字。 林家祖上四世列侯,对这些东西最为熟悉不过。 这一下,即使林如海这般谦谦君子。 心中也难免为女儿不平了。 众所周知,勋爵分为两种: 一种是只授终身,另一种则可以世袭。 虽然不论世袭与否,都会颁发诰券。 但这含金量可就大不一样了! 黛玉将来嫁过去,虽然也是诰命。 却已经在品级上低了二房一头。 不仅如此。 除非皇帝开恩,再给恩荫。 不然文官的诰命,是影响不到下一代的。 而世袭的勋爵,却能延及子孙。 即使按照降等袭爵的规矩,二等将军只能袭一代。 就如贾珍,他的爵位是三等将军。 将来贾蓉就无爵可袭了。 但只一代也是世袭啊! 二房那边只要生下儿子,就有爵可袭。 长大后至少是个三等将军的命! 这样的事,难免让人羡慕。 更何况,冯一博现在才二十几岁。 如果继续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 谁又能说他将来不会封侯拜相,混个超品的爵位呢? 这样的情况下,你让林如海如何能不为黛玉酸一酸? 当然,这样的酸意也只是一闪即逝。 就连对面的冯一博,都未能察觉分毫。 他不仅没有察觉,闻言还忙摆手,毫不在意的谦虚道: “不过侥天之幸罢了。” 常言道: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他今日的身份地位,早就已经强到用运气无法解释。 文官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勋爵世袭二等镇海将军。 无论哪一个,说“侥天之幸”都已经难以遮掩一二。 文武百官之中,像他这样年纪轻轻,就官居要职的都不多、 若是无祖宗福泽,靠自己打拼到这个位置的。 整个大魏朝堂之中,也就只有他一人! 林如海虽然因为女儿的原因,有那么一点酸了。 但见女婿这样谦虚,还是欣慰的笑了笑。 不过,他也没有真的纠缠这事。 而是转而说起正事,道: “黛玉明年开春就要办笄礼了,前些日子我还和你恩师商议,想等春天一过,就让黛玉过门。” 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正是仲春时节。 也就是说,明年春天黛玉就成年了。 林如海的意思,显然是宜早不宜迟。 春天一过,大约四月份左右。 距离现在刚好还有半年左右的时间。 若是想要成婚,现在也是时候定下日子了。 只是,冯一博之前一直在东海。 林如海只能和李守中会面,简单商议了一下。 “你恩师的意思,这事还要听你自己的主意,这几日你又忙于议和条款的事,也不知你恩师可曾和你提及?” 师徒俩秘谈之后,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外。 冯一博也没再和李守中私下谈过什么。 两人其实也都明白,师徒俩这一次的立场并不一致。 因此在这个敏感时期,谁都不愿意先开口。 免得因为政见不同,再生出什么嫌隙。 那样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所以两人都默契的选择,等这事风头过了再说。 到时候,师徒俩肯定还要好好谈谈。 李守中没来得及提这事,冯一博只能一脸的歉意的道: “这几日确实一心忙于朝堂的事,我和恩师相见,也只顾着问及朝堂形势,倒是还未曾提及。” 林如海闻言,心中顿时一紧。 就想转移一下话题,避免自己的尴尬。 不过,他还没开口,就听冯一博又补充道: “不过这事我自然没有意见,婚姻大事两位长辈做主就好。” 这话一说完,林如海的心中才微微一松。 正常来说,婚事该由男方那边主动。 只是,冯一博的父母走得早。 他这才放下面子,先一步和李守中提起。 若是冯一博还要拒绝,那林如海的面上多少有些过不去。 好在,这话一出,显然就代表冯一博同意了。 不然他就该说,回去再和恩师商量一下。 林如海满意的点点头,不由开始畅想未来。 “等黛玉过了门,我也该告老了,到时候堂前听雨,煎学烹茶,也能享享清福。” 这样的话,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说了。 原本冯一博还以为,是他身子不大好的原因。 可现在林家这三人的身体,都已经调养的不错了。 此时听林如海还坚持要告老,冯一博难免有几分怅然。 “寒窗苦读数十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