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五章 弑君!请皇兄上路!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五十五章弑君!请皇兄上路!听到这话的时候,冯一博忙低下头去。 他怕被忠顺亲王看到眼中涌出的几分杀意! 虽然早有所料,知道忠顺亲王杀了景顺帝之后不会善罢甘休。 不然忠顺亲王也没必要藏头露尾,掩盖自己幕后黑手的身份。 这显然要假作死里逃生,或者直接以奔丧的名义回到都中。 到了那时,只要再想办法杀了小皇子。 那子嗣薄弱的大魏皇族,就只剩他一个男丁了。 哪怕他弑君之事暴露,也不过是皇家内部的倾轧。 照样会有无数人劝进,支持他登上皇位。 当然,如果能不暴露就更好,继承皇位就更顺理成章了。 忠顺亲王见冯一博迟迟不动,倒是没有怀疑到这些。 只以为他在权衡利弊,想着自己登极之后该如何面对。 不过,忠顺亲王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自然不会耽搁,笑着催促道: “走吧,既然来了,就给我做个见证,也让你见识一下皇帝死前的丑态,这可不多见啊!” 杀心归杀心,但也没必要急着动手。 冯一博现在身处对方的包围,一旦动手最多也就是个同归于尽。 因此稍一犹豫,他就又把刚刚的绳子拿起来? 默默给自己套上。 忠顺亲王以为他和自己一样,都不想暴露身份。 对他的缜密还投来赞赏的目光。 当即,他配合的上前接过绳子的一头,笑道: “等本王登极,要不要给你个恩典,让你以东海郡王的身份在朝中做官,到时候你就不用这样藏头露尾的了。” 冯一博心中想着该如何处理元春和皇子的事,闻言随口回道: “多谢王爷好意,但我觉得还是维持现状轻省些,只要王爷能继续帮我保密,就是最大的恩准了。” 虽然是随口一说,却也算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 东海郡的发展迅速,但显然还离不开大魏的支撑。 不论从人口引进,市场红利等等,各个方面。 就连议和条款的执行方面,也都离不开大魏这个后盾。 大魏的体量在那放着,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是极大的威慑。 一旦东海郡脱离大魏,倭国说不定直接翻脸。 甚至转过头来和大魏合作,来个以战促赔也说不定。 如果是低调发展还好,但现在东海郡已经上到了台面。 若是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就很容易被人拿捏。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默默无闻没问题,但风光过后没有足够的威慑,就难免引来群狼环视。 更何况,现在的东海郡王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难以捉摸。 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一旦他的身份曝光,开国一脉的四王八公也好,新晋勋贵,或是新党也罢。 就要和他当面锣对面鼓,直面各种站队问题。 再没了半分斡旋的余地。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这样做的后果,和回去做个土皇帝算是半斤八两。 全都是在给自己找不自在。 “好!本王答应你!” 忠顺亲王只是给他卖个好,对他是否曝光自然也是无可无不可。 闻言便点点头,又大手一挥,霸气的道: “到时候再给你颁一道密旨,就说你奉命隐藏身份,即使暴露也没什么影响。” 这样的大饼没什么用,但你也得先承情。 冯一博闻言,捆着的手还举了举,笑道: “那冯某就先谢过陛下了!” 看着他有些滑稽的模样,忠顺亲王大笑道: “哈哈哈!你现在叫的有些早了,不过你是第一个叫的,这劝进之功定然少不了你了。” 虽然看不到面具下的表情,但忠顺亲王的得意已经要藏不住了。 当下,他就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带着冯一博往后面去。 说来,他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候就要杀死亲哥哥。 而且不仅要亲自动手,还专门找人见证。 如此种种,确实也算是“真·六亲不认”了。 两人一路无人阻拦,顺利来到一处守卫严密,看着更加华贵的马车前。 到了御驾前,冯一博的心中难免有些恍忽。 大魏,真这么轻易就要改天换地了吗? 这时,忠顺亲王大手一挥,周围守卫就都撤到稍远处。 他缓缓打开车门,低头笑道: “皇兄,没想到你也会有今日吧?” 冯一博顺着车门一看,就见往日高高在上的景顺帝灰头土脸,屈辱的被人五花大绑扔在地上。 不仅如此,他的腿上插着一支箭失。 这是他之前骑马逃跑时,被人一箭射了下来。 冯一博不知怎么就想起铁网山秋狝的那一次,元春以为自己腿上中箭的事。 现在景顺帝的腿真的中箭了,却没有那样福气。 原本还在地上挣扎的他,听到忠顺亲王的声音就安静下来。 他抬眼看着带着面具的弟弟,有些复杂的道: “朕其实早该想到,是这几年皇子的存在,给你的压力太大了吗?” 可惜,才只称了五十天的“朕”! 这位以李世民为榜样,却还来不及一展胸中壮志的皇帝,就落得这个下场。 但他终究是当了十几年的一代帝王。 此时没有痛哭流涕的求饶,也没有声嘶力竭的怒吼。 事已至此,自己绝无幸理。 景顺帝似乎只是想在死前问清楚,这个亲弟弟为什么要如此对他! 眼见景顺帝哪怕灰头土脸,却依旧人倒架不倒。 竟然还有脸质问自己? 忠顺亲王面具下的脸上全是不屑! “当然不是!” 他嗤笑一声,随后冷道: “别人不知道我为什么恨你,你自己心里也没点数吗?” 兄弟俩对视,一个眼中充满怨毒,一个眼中却充满了自问。 “朕自问,从小到大对你呵护备至,并无半点对你不起,除了因为皇嗣之事,朕想不出你这样做的理由。” 景顺帝虽然处于劣势,却似乎站在了道德制高点。 “你犯错,朕为你向先皇求情,和你一起受罚,你要什么,朕也从不拒绝,只要朕有的,全都给你,甚至朕之前还打算传位于你,你……” “嗤!” 忠顺亲王再次忍不住嗤笑着打断,满是怨恨的道: “看似对我极好,甚至别人都以为皇兄将我当作继承人,可谁又能想到,你不过是在效‘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冯一博在旁听得一愣。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一个典故,讲的是郑庄公设计亲弟弟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