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户官开始_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桓的祭拜【求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李桓的祭拜【求订】 (第3/4页)

“若是如此,华阴县百姓定然感念于心。”

    夜幕降临

    汤家的大院之中,一间花厅之内,几道身影正聚在一起,若是有人见了定然能够认出这几人正是华阴县主簿汤震、巡检崔纪、典吏丁朝忠等十几名大小官吏。

    只听得丁朝忠面色难看的道:“该死的王智,他竟然敢防贼一般防着咱们,甚至还住进了粮仓。”

    崔纪捋着胡须眯着眼睛道:“那可是上万石的粮食啊,上等的精米,便是一石卖到四五两银子都没有什么问题。”

    听崔纪这么说,众人想到先前所见粮仓之中堆积如山的粮食,一时之间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一名吏员闻言不禁嘟囔道:“就算是有再多的粮食又如何,县令大人亲自坐镇粮仓,咱们就算是有再多的手段,也不可能在县令大人眼皮子底下将粮食给弄出来吧。”

    众人闻言脸上的兴奋顿时消散不见,有人恨恨的道:“王智他要做清官,可是他却要断咱们大家伙的财路啊。”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一时之间你一言我一语,许多人提及县令王智的时候眼中皆是充斥着恨意

    好像王智守住了粮仓,就直接断了他们的财路一般。

    汤震一声轻咳,做为华阴县最大的地主,汤震在这些官吏当中影响力也是最大的,这会儿见汤震有开口的意思,众人纷纷看向汤震。

    汤震看了众人一眼道:“本官就问诸位,想不想发财。”

    当即就有人道:“不想发财的话,咱们来做这官干嘛,真以为谁都像王智那人一样,想着一心为百姓做事啊,那就是个傻子啊。”

    “对,对,咱们做官就是为了发财。”

    丁朝忠看着汤震道:“汤大人,你莫非有办法将粮仓里的那些粮食给弄出来不成?”

    汤震微微一笑道:“这有何难?”

    众人不由一愣,不解的看着汤震,王智的性子他们还是了解的,既然王智选择住在粮仓,那么肯定不会给他们上下齐手的机会的也就是说正常的cao作根本就过不了王智那一关。

    眼眸之中闪过一道杀机,汤震淡淡的道:“不就是一个王智吗?他王智若是不在了,那些粮食还不是由咱们说了算?”

    众人闻言不由大惊,骇然的看着汤震,一名吏员颤声道:“大人,你是说咱们要害了县令大人吗?”

    汤震淡淡的道:“县令大人不是病了吗?他是病死的,而且是为了赈济灾民劳累致死,华阴县所有的百姓都会感念县令大人的恩德的,诸位说是不是……”

    一众人面面相觑,不过很快就听得巡检崔纪哈哈大笑道:“对,县令大人一心为民,cao劳过度而死,华阴县百姓将会永远感激县令大人的。”

    很快在汤震、丁朝忠、崔纪等人的注视下,在场的十几名吏员纷纷表态,所有人尽皆表示县令王智因为赈济灾民,太过劳累,以至于病死任上。

    达成了一致,丁朝忠眼中闪烁着凶光看向汤震道:“汤大人,咱们要不要今晚就动手……”

    汤震摇了摇头道:“急什么,既然县令大人是因为赈济灾民活活累死在任上的,咱们总要给县令大人一个赈济灾民的机会不是,总要让他走的安详一些。”

    说着汤震淡淡道:“明日大家随县令大人开设粥棚,当着华阴县众多百姓的面,县令大人旧疾复发,口吐鲜血,积劳成疾,身死当场。”

    崔纪拍手叫好道:“好,就这么办!”

    粮仓处,在仆从王城、王松二人的陪伴之下,王智就那么守在粮仓处。

    一阵剧烈的咳嗽传来,王城不禁关切的看着王智道:“老爷,您的身子。”

    王智冲着王城摇了摇头道:“不过是受了点风寒罢了,不妨事的。”

    说着王智眼中流露出几分希冀之色道:“有了这些粮食,我华阴县百姓总算是有救了。”

    王城低声道:“老爷,那些人怎么可能会那么好心,他们难道会眼看着大人拿这些上等的粮食去赈济灾民吗?”

    王智闻言冷笑一声道:“不愿意他们也得忍着,本官亲自坐镇,这次本官倒是要看看,有本官在,谁敢打这些百姓救命粮的主意。”

    王城看着王智,轻叹一声道:“华阴县百姓有老爷这般的父母官,真是百姓的福气啊。”

    王智看着身后的粮仓,眼中闪烁着明亮的色彩喃喃道:“明日我华阴县百姓就有米粥可以活命了。”

    崎岖的道路之间,一队锦衣卫风尘仆仆而来,为首之人正是李桓。

    看着前方绵延的道路,李桓向着身旁的杜广道:“杜广,此地距离西安府还有多久的路程?”

    杜广想了想道:“大人,咱们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大概明日便可以进入华阴县地界,再有一两日的路程就可以抵达西安府。”

    李桓闻言不由得眉头一挑道:“华阴县,华山就位于华阴县地界吧。”

    杜广只听李桓这么说就知道李桓肯定是想到了已经失踪了的岳不群。

    毕竟岳不群便是前华山派掌门人,而且前番岳不群失踪的蓝田县距离华阴县距离也不算太远。

    甚至遭受风清扬追杀之下,岳不群极有可能会选择逃往华山也说不定。

    就在这会儿,一骑纵马而来,向着李桓高呼道:“大人,前面有一条河,河中尚且还有河水。”

    李桓看了身后一众锦衣卫各个疲惫不堪,开口道:“大家前去歇一歇,也让马儿喝些水。”

    很快众人便到了那一条大河之前,放眼望去,那宽有十几丈的河床几乎全部露在了外面,只有一条细小的水流还在流淌,可见陕西大旱到底严重到了何等的程度,这么一条大河河水便如此之少。

    一众锦衣卫忙着牵着气喘吁吁的马匹前去饮水,很快一道身影端着一壶热水走了过来,声音有些尖锐的道:“公子,喝水。”

    这人不是别人,赫然是曹雨。

    本来李桓急着赶来陕地,没有回府,但是从冯永国口中得知消息的冯氏担心李桓身边没有人照顾,于是便将曹雨派来侍奉李桓。

    以曹雨如今达到了一流之境的实力,就算是落后半天,也很快便追上了李桓一行人。

    李桓接过热水,看着那几乎断流的大河,忍不住感叹,这等大旱之下,可以想象得出,陕西一地的百姓日子将会多么的艰难,不知多少百姓将指着朝廷派发下来的赈济粮续命。

    而那些连赈济粮的主意都敢打的大小官员,那真的是丧尽天良,因为他们的贪念,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因此而死。

    想到这些,李桓眼中闪过一缕杀机,此番他就是为了杀人而来,陕地的诸多官员最好是不要让他给抓住了把柄,否则的话,他会让这些人知道什么叫做杀人如麻,什么叫做有些底线是不能破的。

    明媚的阳光洒落大地,华阴县城之外,一大早便在县令王智的督促之下,县中大小官吏的全力配合之下架起了数十口大锅,大锅之中倒上了一袋子一袋子的米粮,开始熬煮。

    王智看着这些熬煮的米粮,闻着那散发出来的米粮的清香,脸上满是欣喜之色,看向四周那一张张几乎看不出模样来的百姓的面孔,王智心中忍不住为之一酸。

    只听得王智向着四周百姓大声呼喊道:“大家放心,朝廷的赈济粮已经下来了,本官在这里向大家保证,一日两次粥汤,但凡是还有一粒粮食在,本官就不许我大明的子民饿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