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南阳新局面 (第1/2页)
铁血残唐正文卷第92章南阳新局面夜宴。 众文武齐聚一堂。 周宽作为长史、南阳国令,是李裕最为倚重的心腹,自然也是众臣的领班。 他首先举杯。 “主公,此次征战,战果辉煌,我南阳荆襄荆南拓土千里,意义重大,臣等为主公凯旋接风。” 李裕哈哈大笑。 “谢长史接风。” 众人都举杯喝了。 有侍者满酒。 而后,张浚举杯说道:“主公前方拓土,臣在后方为邓王随王启蒙,心虽惶恐,必尽心尽力,勿使我主失望。” “张公费心,本王感激不尽。” “臣不敢。” 又是一大杯干了。 随后,张格、高适、陈班、李怀仙、王厚协、魏艾、周武、方兴都一一举杯。 这车轮战一下来,李裕可顶不住了。 接风宴喝着喝着就变成了天下形势分析会了。 张浚放下酒杯,吃了口菜,这才开口说道:“主公,如今天下大势已经分明。” 他一开讲,其他人都放下筷子听着,谁让人家曾是大唐的丞相呢?如今还是做学问的学者,说的话很有分量。 “朱温逆贼与李克用在河北战的激烈,至今未分胜负。” “只是李克用已占优势,朱温勉强支应。” “东边的王师范,可做牵敌,实力不大,如今也缓过劲儿来了,朱温想要弄死他,非一日之功。” “淮南,刚刚吴王薨。杨渥立足未稳,已经无力进攻朱温。” “只有我南阳,如今又得房州、归州,已有三国三州之地,应好好经营几年,待根基稳固才可再有他图。” 众人听了都暗暗点头。 李裕也知道,自己刚得三州之地,不宜再动刀兵。 “张公所言有理,明日好好议议。” 当夜,李裕与王妃温存半宿,算是暂时解了相思之苦。 十二月初一。 一大早,众文武就来上班了。 国府大堂里挤满了人。 以前,李裕手下的干臣不多,这个大堂还显得空空荡荡。如今很多人都成长起来,也走进了李裕的核心圈子。 这个厅堂就显得拥挤起来。 众人看着这个破旧的国府,心里都涌起了建盖新国府和王府的念头。 “诸君辛苦,今天,咱们就好好议议南阳的发展,有什么好的建议,就开诚布公的讲出来。” 李裕开场定调,今天就是个头脑风暴会,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昨天接风宴上,张浚就提出了暂停攻伐,一心发展的策略。这个想法众人都没什么异议。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展南阳的问题。 于是众人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 李裕让王厚协把发言随案记录,会后进行总结。 陈班说道:“主公,房州、归州虽大,可与我境不相连,是为飞地也。能否与昭信节度使冯行袭相商,将他的均州让予我们,这样,房州、归州就与我南阳相连了。” 李裕当然知道,只有连成一片的土地才能真正的实施有效管辖,否则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块飞地就成别人的了。 他当然也想要均州,可是冯行袭肯定不会同意,提出这样的领土要求,无异于要他的性命。何况,冯行袭的发家地就是均州,他绝不可能同意。 与其让他心升异志,与自己翻脸,不如不提这事,以后再说。自己不能把所有人都得罪死,树敌太多,是为不智。 “不可。”李裕还没出言否决,张浚先说话了。 “冯行袭是我争取的藩镇,不可在小事上伤了和气,徒增强敌。” 陈班被张浚搞了个大红脸,退了回去。 李裕笑呵呵的说道:“此次畅所欲言,不分对错,皆可言说。大家继续发言。” 有了李裕的解围,陈班心里好受了许多。 他是从长安来的外来户,和这些本地户本就不好融入,如今被张浚驳了面子,他很是尴尬。 还好有主公赏识,不然自己的日子就难过了。 “陈长史所言有些道理,房州决不能成为飞地。” 周宽出班说道。 “讨要均州也是不妥,我建议,可找国丈商议,把襄州的谷城给予南阳管辖,走谷城还是方便的。” “哦?谷城是何所在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