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请罪 (第1/1页)
晃晃悠悠走出奉天殿,朱翊镜忽然发现殿前走过稀稀落落几个人,其中一位还拄着拐杖,右腿一瘸一拐。 “恩静,这些人是哪儿来的?” 刚刚走出殿门的恩静被朱翊镜这话吓了一跳,定睛看去也有些不知所以,于是挥手叫来一位侍卫,详细问过后才开口回复道: “禀三殿下,这些人是大皇子的边缘食客,经过调查并未与巫蛊案有牵连,便让他们自行回去了。” “哦。” 心说原来如此,朱翊镜看着那个落在最后,一瘸一拐的身影走出宫门,不知为何在心头泛起一道杀意。 但下一刻,杀意便被朱翊镜自行打散。 真是的,难道马忠开了个口子,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给那家伙当食客而已,罪不至此,罪不至此。 在心中安慰自己半天,朱翊镜这才长出一口气,向着居住的宫殿走回去。 …… 咔嚓! 暴怒至极的大皇子一把砸碎青花瓷,冲着一旁侍立的宫女怒吼道: “滚!别让本王看见你们!你们都是那个女人的眼线!本王什么都没做,想要害本王就直说!” 相互对视一眼,两位宫女也不惶恐,微微欠身告退,从屋内走了出去。 “混账!都是群忘恩负义的白眼狼!这还没到生死关头呢,人就全跑没影了!” 哗啦啦把整个书架都砸到地上,大皇子双眼通红,紧紧握住的拳头不断往下渗血。 既然都查出来你们和巫蛊案无关,为何不来见本王? 以后一定要让余春华把你们统统撵走! 只是想到已经许久未见的余春华,大皇子的拳头紧了一下后,无力地松开来。 难道本王就这么不懂得识人,满门食客连一个悍不畏死的都没有? 他也没想过,真正能够在他面前说上话,有一定忠心的食客谋臣此刻还在被审问,根本没机会出来见他。 内心悲凉无助的大皇子重重落入椅子中,过了许久才颤颤巍巍拿起茶杯,想要润一下刚才因为怒吼而有些生疼的嗓子。 刚喝下一口平日里泯人心扉,此时却淡然无味的好茶,大皇子忽然听到屋门被人从外面敲响。 “来者何人?” 嘶哑开口,刀锈斑斑的嗓音连大皇子自己都有些认不出。 “大殿下,是在下。” 听到这个有些陌生的声音,大皇子已然沉寂的心却又再次跳动起来。 这个声音,并不是宫里的女人声音,是本王的一名食客!本王还未被所有人抛弃! 激动地从椅子里起身,大皇子匆匆忙忙跑到屋门口,一把拉开了屋门,正看到门外站着一位黑发黑衣,右手拄拐的公子。 虽然眼前之人是个残废,但是大皇子也并未像以往一样流露出轻视之心,大喜过望地将其请进了屋子里: “这位先生,您实乃忠贞之士,快快请进吧!” 黑衣公子留意到两旁的宫女有所犹豫,于是带着微笑开口道: “陛下可没有说食客不能来见大皇子,两位jiejie就行个方便吧。” 这…… 两位宫女犹豫之际,却看到从殿门外走过的恩静侍卫长,匆匆一瞥间点了下头。 “那……先生请吧。” 得到皇宫侍卫长,女帝眼前熟人的首肯,两位宫女不再犹豫,主动退避到院门处。 有些费力地跨过门槛,黑衣公子对着合上屋门,满面激动的大皇子拱手抱拳: “大殿下,先生不敢当,在下只是百客宴上投奔的无名之辈而已,但也愿意继续为殿下效劳。” “好!好!” 大皇子激动之下,话都说不利索了: “那,先生,啊不,公子可曾见到过余春华余先生?他现在怎么样了?” 面对大皇子这个问题,黑衣公子遗憾摇头: “大殿下恕罪,在下只是在宫内被审问,未曾前去诏狱,余先生的情况也是一概不知。” “啊!?诏,诏狱?” 大皇子顿时手足无措,一屁股坐到了椅子里: “余先生,他怎么会进到诏狱里?难道说那个女人真的要对我下手了?” 看着大皇子此时的狼狈模样,听着他嘴里下意识间对女帝的不敬称呼,黑衣公子却面色如常,上前一步继续抱拳道: “大殿下莫慌,陛下只是叫走了殿下麾下如在下这般的食客,询问是否清楚巫蛊之事,大家都很清楚殿下与此事无关,但是也不愿意深陷其中,这才未曾回来。” 大皇子顿时表情一暗,整个人颓丧了下去。 见此情景,黑衣公子微微一笑: “大殿下,如若不嫌弃在下,在下有一计能保殿下安然无恙,余先生等友人也可以全身而退。” “先生此话当真?!” 绝境之中听到这番话,大皇子宛如溺水者紧抓救命稻草一般,上前牢牢握住了黑衣公子的衣袖: “先生若是能帮助本王死里逃生,本王,本王无以为报,但一定先让先生当上首席谋臣,而后入朝为官!” 轻轻拍打大皇子的手背,黑衣公子示意他先冷静一下: “大殿下言重了,为殿下出谋划策本就是在下应做的,在下身体有恙不适合入朝为官,更不敢窥测余先生首席谋臣之位,能为殿下解忧即可。” 此话一出,大皇子更加激动: “幸得先生助我!” 黑衣公子眉头轻挑,但很快便落了下来: “大殿下,自救之法在下可以提供,但是究竟能做的什么程度,还要靠殿下自身努力。” “本王知晓!还请先生快快阐述一番。” “这是自然。大殿下且听在下之计: 恕在下直言,殿下自救之法,实在于殿下本身。 明日上朝之时,殿下可以入朝向陛下谢罪,并诉说自己愿意退出皇位之争,以藩王,乃至庶人之身度过余生,只求放过自己无辜麾下,不要牵连过广。” 说罢,黑衣公子特意补充道: “此招以退为进,陛下本就无意处罚大殿下,群臣在殿下请罪后也会上疏求情,自然可保殿下和他人无事。” “多谢先生!” 大皇子虽然中庸,但也不是蠢货,立刻明白了黑衣公子的用意: “不知先生名讳,事成之后,本王还需多多答谢,参请指教!” “不敢,在下区区一介平民,姓包,名仁久,字峦释,日后还需多多仰仗殿下。” …… 次日早朝,大皇子孤身入朝请罪,群臣震惊,纷纷上疏求情,康宁女帝赞誉大皇子有良臣相助,顺势下旨留勘,勒令刑部将此事调查清楚。 后称,“俯首逆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